袁绍给韩馥封了个“奋武将军”的空头杂号,却任命跟韩馥不对付的朱汉为“都官从事”,负责监察究劾百官。果然朱汉带兵持刀冲进韩馥家,打断韩馥儿子双腿,韩馥侥幸逃脱,他本来就是个胆小懦弱的人,否则也不会把冀州拱手相让了,于是哀求袁绍放他跑路,投靠了张邈,但是更巧的又来了,袁绍使者来访,偏偏当着韩馥的面和张邈悄声耳语,于是韩馥彻底吓破了胆,而且估计他已经绝望了,觉得无路可逃,只好自杀。
袁绍是袁阀下一任家主继承人,不是韩馥的门生故吏,相反,韩馥是被袁隗安排出京另立朝廷,组建讨董联盟的一步棋子,所以袁绍官职虽然比韩馥低,但是在讨董联盟里,他是盟主,是韩馥的上司,讨董联盟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董卓、恢复皇统(袁绍不认刘协皇位的法理性,污蔑他不是灵帝儿子),所以在这个终极目标达成前,韩馥都不得不承认袁绍的领导地位,所以他被袁绍从冀州赶跑、自杀,他也不敢和袁阀彻底决裂。
韩馥这个人死不死对于袁绍来说无足轻重,袁绍想杀他,就不会杀朱汉为他主持公道,更不会放他走,随便找个罪名直接砍了或者放任朱汉捕杀他就行了。田丰之死也有逢纪在里面从中作梗,刚直如审配,也还活的好好的。所谓外宽内忌对比的只是当世的最高人杰曹孙刘,是相对的,不必妖魔化。
朱汉之前跟韩馥有仇怨袁绍都未必知道,而且,袁绍跟韩馥关系没好到那份儿上,就算知道,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那点私怨,而废用朱汉。其实,只是韩馥胆小如鼠,又没有安全感。袁绍在其他州郡的死党、部下、盟友也不少,张邈只是其中之一,除非他去袁绍影响不到那几个州郡,不然被吓死也只是早晚的事。
以袁绍为核心的圈子也就那么大,张邈、曹操、刘岱等等。韩馥也是袁绍这个圈子里的人,他的熟人也是袁绍的熟人。例如他投靠的张邈,袁绍称之为兄。然后他想不明白这个事,还要去投靠、依附与袁绍共同的朋友,那么感到恐惧不安也是必然的,因为他没有办法笃信张邈不会因为袁绍之故,害死自己。后来的张邈因恐惧不安而反叛曹操,原因和情况,也是跟他一模一样。这种事情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只有投靠袁绍的死敌,而不是共同的朋友,才能大概率规避风险,不让自己处于危险、恐惧之中。
在四世三公,士人领袖的袁氏家主面前,韩馥虽然是朝廷任命的刺史,也无力对抗抱团力挺袁绍的冀州世家,所以天子也好,皇族也罢,在这些人眼中不过是工具罢了。曹操和袁绍,就是士族集团内卷,只不过操赢了。反之如果绍赢了,结局大差不差。荀家2个兄弟在操,两个在绍,还有司马家,都是士族报团对抗。后来曹家想脱离士族,制裁士族,结果反被制裁。
袁绍后来背叛了他的理想,年轻时想的是匡扶汉室,可是当他为了成为割据军阀,又干过多少次与自己理想不符合的事呢,成为18路诸侯盟主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他四世三公,就是真匡扶了汉室,也不过五世四公而已。离理想很远的时候,他充满了憧憬。可是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他忘记了初心,以至于靠近理想的时候他犹豫了。不像曹操,能位居三公他就觉得赚了,能称王他也毫不犹豫。而且曹操的格局也更大些,上到抽象的道义,下到具体的黎民,总是能够都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