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它被凄美的传说滋养了千年,被曼妙的习俗铭记了千年

唐诗宋词古诗 2024-08-15 01:49:43

七夕,是独属东方的浪漫节日。古时,人们称它乞巧节,女儿节。女子愿心灵手巧,愿修得好姻缘,在七夕的夜晚许愿。

七夕节始于汉代,到了繁荣昌盛的唐代,成为皇家节日,民间亦是同欢乐。

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夕》,京城长安的一弯月,七夕夜分外皎洁明亮。不管是宫廷还是市井,热闹非常。

供桌上摆满瓜果糕点,女子焚香拜月,祈愿拥有美满爱情。穿针彩楼,女子个个凝神屏气,祈祷自己手中的丝线,顺利穿过七孔针,得一颗玲珑心,一双巧妇手。

女子衣袂飘飘,裙衫妍丽,佩戴步摇玉簪玉佩,装扮得秀丽端雅。这样郑重的仪式感,也许只是自己一个人的狂欢罢了,天上人间,尘路云海,遥不可及。织女牛郎哪会看得见听得到世间女子的深情祈福呢?

不管天上的神仙知不知晓,能否赐福,世间的女子依是乐此不疲,怀着朴素美好的愿望,每年七夕,穿针拜月,求得一世安稳。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唐·崔颢《七夕》

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七夕》,写了天上,写了人间。七夕的夜晚,天上鹊桥飞架,祥云朵朵。一年一度的相聚,织女和牛郎不再隔着浩淼银河苦苦相望,脉脉无言。

尘世的夜晚,不再有往日的安静。女子对镜装扮,面如芙蓉,发似乌云,衣裙素雅。于女子,这是极为隆重的节日。她们三三两两,相伴去彩楼穿针乞巧,愿有织女一样的巧手,为家人缝补衣衫,也缝起一生的苦乐。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唐·权德舆《七夕》

唐代诗人罗隐的《七夕》诗,写得绮丽浪漫,如美丽的神话。

七夕夜,天河璀璨,宛若缕缕银丝缠绕。牛郎织女漫步天庭,云端莲池盛开朵朵花儿,清香弥漫。尘世间,人们也张罗着过节。家家户户摆筵席,脸上都带着笑容。

才子佳人都想展现才华,为这美好的节日赋诗助兴。天上的罗帐已布设好,温馨浪漫。人间的女子,穿针乞巧,拜月祈福。

更漏无情,不肯为牛郎织女多做停留。更漏将阑,拂晓时分即将来临。又是一年的离别,牛郎织女的惆怅思念长过银河。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宋代词人范成大的《鹊桥仙 七夕》,牛郎织女相逢的七夕,天公不作美,风急雨骤。

也许是牛郎织女的恩爱缠绵,让天庭的神仙嫉妒。清冷空寂的广寒宫,形单影只的嫦娥秀眉紧蹙,牛郎织女相依相伴的幸福使她伤心。掌管风雨的神女也来作乱,天上愁云苦雨冷风遍布。

相聚匆匆,离别漫长,不如不相见。短暂的甜蜜怎能抵销数不尽的愁绪?反又添了新的愁怨,衍生更多的思念。

感情的百转千回,万千愁绪,不止是天上的牛郎织女在经历。这首词,写天庭神仙,却让尘世的有情人也感同身受。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宋·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的七夕词柔肠百结。苏轼的七夕词,独辟蹊径。不说爱情悲欢,只写友情旷达。

1074年的七夕,39岁的苏轼和友人陈令举泛舟湖面。知己相聚,饮酒畅谈,分别在即,只恨时光太匆匆。

苏轼在词里为友人抒解离别惆怅。不学牛郎织女羁绊纠缠若苦茧,为情所困实属小儿女情态。要如缑山仙人王子乔那样,品行飘逸高远如白云。月明之夜,他的箫声悦耳似凤鸣,箫音断,王子乔挥挥衣袖,辞别众人,飘然成仙。

苏轼想象友人若乘舟直上银河乘风破浪,返回人间,犹带天庭风雨,一身仙气。人海相逢,一期一会,是前世的缘。明朝离散,世路茫茫,各有各的方向和归处。

襟怀开阔旷远如苏轼,也不由得在诗末轻叹一句:风雨散、飘然何处?也许,苏轼为与好友分别伤感,也为自己命运的飘零感慨。这年秋天,苏轼调往荒僻的密州,从富庶之地杭州奔赴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宋·苏轼《鹊桥仙·七夕》

写七夕,秦观的词最为经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打动了天下有情人的心。

七夕夜晚,天庭云朵纤巧,变幻多姿。划过夜空的一颗颗流星仿佛都含着哀愁。银河浩淼广阔,唯有今夜可以渡过。初秋西风晨露,微凉好时节。短暂的甜蜜相会,胜过尘世多少终日厮守的夫妻。

情意绵绵,相聚时分美好如幻梦,转瞬即将分别。最深情最无情的是鹊桥,奔赴时有多欢欣,离开时就有多痛苦,不忍看归路。只要两情相悦不离不弃,就无须贪恋庸常的朝夕相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七夕的习俗很多。古时,除了穿七孔针乞巧,人们在这天晒书晒衣。七夕晚上,昆虫里的织匠蜘蛛也被人们捉来验巧比巧。蜘蛛在小盒里织网,第二天早上,打开盒子,哪个女子盒内的蛛网最密,便是得巧最多。

如今,江南有的地方,有用七夕露水擦拭眼睛和手的习俗,以求目明手巧。据说夜深人静时,水井边或是葡萄架下,依稀听得到牛郎织女在轻声低语。

又是一年七夕。这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注定与别的每一个夜晚不同。它被凄美的传说滋养了千年,被曼妙的习俗铭记了千年,依旧美丽浪漫。

作者:童话。北方女子。

0 阅读:1
唐诗宋词古诗

唐诗宋词古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