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雾未散的老城区,王秀英踮着脚给窗台上的仙人掌浇水。水珠顺着玻璃滑落,映出楼下幼儿园的铁门——那里曾是孙子每天奔跑的地方。手机突然震动,儿子发来语音:"妈,公司临时要去新加坡出差,国庆节可能回不来......"
穿过飘着桂花香气的弄堂,王秀英的布鞋踩着青石板。菜市场的电子屏显示着"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她却拐进了废品回收站。铝制饭盒里装着隔夜的白粥,这是她与收废品老周的"午餐之约"。塑料布搭的棚户下,老周正用放大镜看报纸,镜片后的眼睛突然泛起泪光:"你看这新闻,又有独居老人......"
午后的社区棋牌室,麻将牌在掌心摩挲出老茧。王秀英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家庭群,孙子的表情包闪了又灭。"胡了!"对家的张婶突然拍桌,震得茶杯里的枸杞上下沉浮。王秀英这才惊觉自己连续三把都打错了牌。
暮色中的银杏树下,王秀英掏出钥匙打开树洞。褪色的铁皮盒里,躺着1965年的粮票、丈夫的军功章,还有孙子满月时的胎发。手机突然响起,是社区志愿者小林:"王奶奶,明天有免费修脚服务......"话音未落,树洞深处传来微弱的猫叫。
暴雨突至的深夜,王秀英抱着纸箱冲进社区医院。纸箱里的三花猫断了条后腿,病历本上写着"被高空坠物砸伤"。急诊室的荧光灯下,她看见护士胸前的工牌:"林芳,护理部"。恍惚间,想起女儿林芳车祸前也是这般温暖的笑容。
黎明时分,王秀英在住院部走廊遇见同样守夜的护工。两人分食着冷掉的包子,护工突然指着窗外:"您看那棵银杏,我小时候总在树洞里藏糖纸。"王秀英望着雨幕中摇曳的银杏树,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出手机。
晨光初现时,家庭群弹出王秀英的消息:"我收养了只流浪猫,它的名字叫'团圆'。"附件里是树洞的照片,泛黄的铁皮盒旁多了个新信封。儿子打开视频通话,看见母亲身后的墙上贴满猫咪照片,每张都写着"等待领养"。
三个月后的冬至,王秀英家的门铃第一次响起。社区志愿者带着一群孩子涌进门,为首的男孩举着领养证书:"奶奶,我要带走'雪花'!"老周抱着工具箱进来修漏水的水龙头,护士林芳端着饺子从厨房出来,蒸汽模糊了她的工牌。
银杏叶飘落的黄昏,王秀英站在树洞前。新铁皮盒里装着孩子们的画、老周送的放大镜,还有张去新加坡的机票——儿子手写的便签压在最上面:"妈,我们订了年夜饭。"她摸出手机,给家庭群发了张照片:树洞深处,暖光下的全家福正在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