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权力被削弱,大吵大闹,何香凝训斥:不要像个宠坏的孩子

觅波评过去 2024-06-03 11:08:42

何香凝

前言

何香凝训斥过宋美龄,训斥过蒋介石,这是两件一般人不敢想也不敢干的事,可见她的胆量和气魄……

何香凝训斥蒋介石:不要像个宠坏的孩子

廖仲恺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何香凝自己是一位资深的国民党元老,又是廖仲恺的妻子,是世人皆知的“廖夫人”,许多国民党要员见到她都要毕恭毕敬,不敢对她轻易怠慢,就连蒋介石也要给予她极大的尊重,也要敬她三分。

第一排右三是何香凝

20世纪20年代,自从蒋介石出现了独裁的苗头,何香凝就同蒋介石展开了斗争。

1926年1月1日,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首次当选中央执行委员。1月22日,蒋介石又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全会常委之一。

自此,他正式迈进了国民党中央领导层,接下来的目标便是踢走谭平山、林祖涵等人,一步步向权力更高处攀登。

蒋介石

这一年,蒋介石无疑是中国政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紧紧控制着国民党内的党政军大权,实现了真正的大权在握。与此同时,他对广州国民政府的独裁也正在形成着。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打响的,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军阀统治。

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随着战事的发展,各路军阀被扫除。与此同时,蒋介石也一直在经营自己的势力,构筑着通向最高权力之路。

战事初期,蒋介石手下的全部兵力只有8个军,总计10万人。战事进行了不到半年,蒋介石的兵力迅速扩充,达到26.4万人之多,被整编为200个团。

在政治舞台上,掌握了多少兵力,就等于掌握了多少政治资本。在北伐势如破竹的形势下,蒋介石的权势一天比一天大,威名震动全国。

左四是何香凝

在国民党左派和许许多多共产党人的齐心协力下,战事胜利的消息一个又一个传来,各路军阀纷纷俯首求和。

蒋介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军阀派来的代表会面,同时还要周旋于一些保持中立、想要寻求联手的将领之间。

后来,大部分投降的将领都被蒋介石提拔到了将军的位置,剩下的被任命为军长。“军长”这个头衔听起来威武霸气,仿佛指挥着千军万马,但实际上却名不副实。因为他们指挥的兵力仅仅只有几个团而已,人数完全不够一个军。

这就是蒋介石俘获人心的手段,即使自己手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也要给那些投降的将领徒有虚名的高位大权,好让他们感受到被欢迎、被重视,死心塌地地追随于他。

北伐时期,蒋介石不仅收获了巨大的权力,地位比之前更加显赫,野心和权力欲望也大大暴膨,引起了各方人士的警惕。

蒋介石

1926年11月2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广东召开,会议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将国民政府迁驻武汉。

当时,武汉中央党政机关中的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数不断增加,蒋介石害怕无法左右局面,致使权柄他移。因此,他强烈反对迁都武汉,并且没有经过国民党内合法程序,就匆匆举行了另一场会议,越权决定将国民政府迁驻南昌。

在迁驻武汉,还是迁驻南昌的问题上,蒋介石纠缠不休,故意扩大事态,企图破坏国共合作。

蒋介石

1926年12月,武汉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这次会议,决定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并推举汪精卫、孙科、陈友仁、邓演达等15人,一起形成集体领导。

这是武汉国民政府为了限制蒋介石日益膨胀的权力欲,推出的一个重大的举措,是各方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不久,身在江西的蒋介石收到一份发自于武汉的电报。看电报的时候,蒋介石的瞳孔慢慢睁大,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几秒钟后,他愤怒地把电报扔地远远的,抄起一边的花瓶,狠狠地砸在地上,然后颓废地往椅子上一靠,嚎啕大哭起来。

这个消息对蒋介石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打击。

妻子陈洁如不知道电报上写了什么,看到蒋介石突然哭了,一时间慌了神,问道:“噢,镇静些,发生什么事了。”

蒋介石目光怒烧,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他们剥夺了我的领导地位,我的一切计划都完了,我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陈洁如一脸狐疑地走过去,拿起地上的电报读了一遍,只见上面这样写道:“80位国民党、国民政府委员,及新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已投票通过其本身为武汉国民政府,掌有最高权力。希候命。”

蒋介石和陈洁如

此前,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等多个职务,执掌国民党党政军大权。

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他的职务有些被解除,有些被别人占去,只剩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一下子从云端跌落谷底,蒋介石犹如遭遇晴天霹雳一般。

之后,蒋介石又砰砰地拍桌子,谩骂鲍罗廷,发泄着心里的愤怒,好像要把一腔怒火都倾泻出来。

陈洁如知道他脾气暴烈,发起火来谁也阻拦不了。因此,陈洁如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他歇斯底里地闹个不停。

一个小时后,蒋介石没有了力气,终于冷静了下来。这时候,陈洁如开口说道:“为何不拍个电报去武汉,请他们派一位国民政府委员会的代表马上来同你当面把事情谈清楚?”

蒋介石想了想,觉得陈洁如的话有道理,便采纳了她的建议。

蒋介石

第二天,何香凝代表武汉国民政府来向蒋介石作说明,蒋介石、陈洁如专程到门口迎接,三个人一进客厅就开始谈论正事。

何香凝是个快人快语的性子,没有绕弯子,直接开口说:“在我开始谈事情以前,我先要你们两位了解,鲍罗廷和汪精卫都认为我是代表武汉政府来将他们的决定告诉你们的最合适人选。”

说完,何香凝从公文包里取出提前准备好的草稿,照着它向蒋介石传达道:武汉国民政府前不久正式成立,汪精卫担任主席,陈友仁担任外交部长,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

何香凝

蒋介石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摇摇头说:“他们故意这样做,要我丢脸,还是要威胁我。”

蒋介石用卑劣的心思揣摩国民政府委员会的决定,这让何香凝十分气愤,她不容置喙地说:“都不是。”随后,何香凝掏出一封信,交给蒋介石。

信是蒋介石从前的上级、结拜兄弟许崇智亲笔写的。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去世后,蒋介石使计剥夺了许崇智的兵权,使许崇智的军事生涯终结,两个人的兄弟之情也就此了断。

许崇智一家

在这封信中,许崇智念着昔日的一点情分,苦口婆心地劝告蒋介石:

自我将全军交你之后,本党党务即陷于混乱分歧,行政工作亦趋于腐败恶劣。因此,你已将自身变成众矢之的。过去曾自称为你的部属、支持者或朋友的人,已一致起而反对你,依据此次弹劾案的理由,你实无由免除责任。今武汉政府已成事实,我希望你静夜深思,行所当为,服从命令,自承错误。

看完信后,蒋介石羞愤难当。他不无恐慌地意识到,现在的他已经站到了很多人的对立面,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如此危局,蒋介石的眼里都是怨恨和愤怒,眉宇间的风暴似乎要爆发出来。

蒋介石

终于,他恼羞成怒,径直走到房间里摆放的行李箱旁边,把箱子里的所有物品都抖了出来,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一边找一边吼道:“我的手枪呢?我的手枪哪里去了?”

见他要找枪,陈洁如意识到事情不妙,声音颤抖地说:“它应该在平常放的地方。你把它放在哪里?我最亲爱的,你没有把枪交给我呀!”陈洁如是个妇道人家,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这么疯狂的样子,被吓坏了。

但蒋介石的疯狂之举,对于经历过革命的腥风血雨,见过无数大场面的何香凝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因此,她十分镇定地在一旁旁观。

蒋介石怎么都找不到枪,整个人情绪失控,大吵大闹起来,陈洁如根本劝不住他。

这时候,何香凝从容地走上前,一把抓住蒋介石的胳膊,狠狠地训斥他:“不要像个宠坏的孩子。”

何香凝

何香凝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蒋介石一向是有所顾忌的。挨了何香凝一通训斥,他就算心里不舒服,也不敢发作。之后,他冷静了下来,不再大吵大闹,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小声哭了起来。

交代完通知事项,何香凝告别蒋介石、陈洁如,坐上晚上的轮船,回武汉去了。

何香凝走后,蒋介石就像一个遭受了重创的伤兵,一下子蔫了,不吃饭,不说话,不处理军务,不见客,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连坐了好几个小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晚上,陈洁如劝他早点休息:“你变得太容易难过了。事情还是可以好好谈出个结果,让你完全满意的。”

蒋介石像是没有听见,仍旧坐在那里,好像失去了动力和斗志,整个人又颓废又沮丧。陈洁如只好给张静江、陈果夫打电话,请他们来劝说蒋介石。

第二天,蒋介石的心情恢复了不少,只是脸色还是十分难看。想起昨天找枪的疯狂举动,他后怕地倒吸一口凉气,对陈洁如说:“其实我并不想死,我在盛怒之下,变成盲目了,这也是消解怒气的唯一办法。谢谢你救了我这条命,在那怒不可遏的情况下,我真的可能举枪自杀。”

可以说,迁都一事引发的种种分歧和争论,给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借口。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不久后,一直以来扮演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也跟着蒋介石的步伐,走向了反革命。

蒋介石和汪精卫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加入武汉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纷纷脱离,国内形势变得异常紧张、危机四伏。

何香凝为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径所不耻,毅然决然地与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割席。

何香凝:若是蒋介石的钱,我饿死也不要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何香凝同蒋介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场激烈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

何香凝

1928年初,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朱霁青前往上海,郑重邀请何香凝去南京。何香凝决定最后一次劝蒋介石回头是岸,便跟随朱霁青抵达南京。

为了欢迎何香凝的到来,蒋介石精心挑选了一处住所,位于牛皮巷军委会招待所的一幢复式楼房,作为她的下榻处。

何香凝在南京稍作安顿后,宋美龄买了一大堆礼物亲自前来拜访。两个人聊了十几分钟,何香凝敏锐地感到宋美龄在政见上和蒋介石是一致的。

因此,她讲了几句话就讲不下去了,大声训斥了宋美龄一顿。宋美龄有些面红耳赤,连忙提出告辞。

宋美龄转身往外走的时候,何香凝追着她到了大门口,一路走一路训斥。宋美龄也忌惮何香凝的身份,不敢还口,只能赶快离开。

宋美龄

几天后,蒋介石也来到了何香凝的寓所。他单手扣在身后,一身剪裁得体的军装穿的很有气场。

在这里,蒋介石遭受了和宋美龄同样的“待遇”。何香凝想劝蒋介石悬崖勒马,但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她的话。

何香凝对蒋介石大声训斥,说到义愤处,甚至把桌子拍地阵阵响,似乎这样都无法发泄她的气愤。蒋介石被训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不忘给何香凝敬一个礼,讪讪地走了。

蒋介石

经此一事,何香凝明白蒋介石已经无可救药。没过多久她就离开了南京,返回上海去了。

1929年秋天,何香凝乘坐游轮经香港抵达菲律宾,随后又辗转新加坡,移居法国,逃离了让她心寒和厌恶的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何香凝的心时刻牵挂着国内的形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罪恶的侵略行径,何香凝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义无反顾决定回国,投入到救国的洪流之中,和千千万万的同胞站在一起。

在法国的留学生得知何香凝要回国,专门为她开了一场隆重的欢送会。到场的人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学员,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官。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这些人却在万里之遥冷眼旁观着同胞们受苦受难。

何香凝严厉地质问他们:“你们究竟什么时候回国?”

见他们不吭声,何香凝又说:

你们知道祖国现在的情形吗?敌人已经越过国境侵入祖国的心脏部分了。我认为拯救国家危机,正是爱国军人的职责所在。但是你们没有想到祖国的安危,还逗留在异国,把保卫祖国的责任诿诸他人。我对你们感到失望。

何香凝

1931年10月,何香凝告别了生活了两年的巴黎,踏上了回国的旅程,渴望拯救饱受苦难的祖国。

11月,何香凝落地上海。此时的祖国已是千疮百孔,战火弥漫,无数同胞在战火中奔忙逃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从那以后,何香凝慷慨激昂地呼吁社会各界,先国家之急,把内政上的矛盾和分歧先放到一边,携手救国。

在抗战时期,何香凝尽己所能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何香凝与在上海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的女同志合影

1932年1月28日,日军把魔爪伸向上海,第十九路军拼力地阻击日军的进攻。何香凝拖着生病的身体,投入到抗日活动中。

她对妇女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动员,号召海外华侨支持抗日事业,并和宋庆龄共同开展伤员救助工作,成立了“国民伤兵救助医院”。

宋庆龄和何香凝

当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义愤,采取不抵抗政策时,何香凝痛斥蒋介石对千千万万同胞的生死无动于衷,无异于把国家推向覆亡的境地。

在国家危亡、山河破碎的动荡岁月里,何香凝一直在与袖手旁观的蒋介石作斗争。

1937年6月,杨虎城携家人去看望何香凝。在两个人的交谈中,何香凝极其愤恨地谈到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眼睁睁看着国家被日寇侵略,同胞在敌人的枪炮下丧命,老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

她说:

我把衣服都送给蒋介石了。九一八事变时送去一套;长城抗战,热河沦亡,我又给他送去一套,也给何应钦一套,喻他们的不抵抗行为如弱女子一般,只配穿妇人衣服;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英勇抵抗,结果却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退出上海,屈辱卖国,我又给蒋介石送去一套。这样可换洗的衣服就不多了,只能穿着旧衣服见客了。可是蒋介石还是毫无觉悟。

那时候,6月份的上海天气炎热,常常热得人透不过气来,但是何香凝身上还穿着长袍长袖,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讽刺蒋介石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妇人,不敢真刀真枪与侵略者开战,把侵略者赶出国门,简直是民族的罪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香凝一直奋战在抗日救国第一线,凭借她的地位和声望,号召各行各业、各界人士投入到抗日救国中。

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身在广西的何香凝领着家人四处逃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广西的阳朔、平乐、昭平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蒋介石得知何香凝生计艰难,送来100万元,何香凝毫不犹豫地把钱退了回去。

白崇禧也了解到很多社会要人撤离到昭平后,日子窘迫,让人拟定了一份名单,拿着20万救济款去往广西,登门拜访名单上的人,把钱交到他们手里。

这份名单上第一个名字就是何香凝,她收到数目最大的一笔钱:5万元,其他人或收到两万元,或收到3万元。

见到白崇禧派来的人,何香凝认真盘问道:“这钱确实是白副总长送来的吗?若真是白先生的好意,我可以收下。若是蒋介石的钱,我饿死也不要的。”

得知钱真的是白崇禧送来的,何香凝才大大方方的收下。

解放战争时期,何香凝继续与蒋介石领导的反动集团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全力支持共产党,积极参与国家的和平建设事业。

后记

何香凝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有训斥蒋介石之勇,有救国救民之义。她用一生书写了女性的风骨和精神......

0 阅读:164

觅波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