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到中亚的21万朝鲜人,跨越6000多公里的民族悲歌

百晓声谈历史 2025-03-20 11:53:12

2024年末,一位国外的旅行博主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时,遇到了许多东亚面孔的居民,街头巷尾还能看到一些朝鲜(韩国)料理店。与当地人交谈的时候,这位博主才了解到整个中亚居然生活着35万朝鲜人。

朝鲜半岛与中亚相隔超5000公里,彼此的风俗、饮食习惯都大不相同。那这30多万朝鲜人为何背井离乡,来到中亚地区生活的?这个故事最早还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当年为逃避日本统治和生计所迫,大批朝鲜人迁往中国与俄国远东地区。相较于当时的晚清政府并不积极接纳朝鲜难民的态度,沙俄政府为开发远东地区,大大鼓励朝鲜人移民,提供土地、免税等优惠政策。所以到了20世纪初,远东地区的朝鲜人数量已超过10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区。直至苏联政权建立时,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口已达20万左右。彼时,这片土地上的朝鲜移民社群已落地生根数十载。他们背井离乡,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在陌生的土地开垦农田、建造房屋、养育子女,本以为能就此躲过战乱、寻得安宁。然而,国际局势的暗流涌动无情地打破了这份宁静。20世纪30年代,由于苏联与日本的关系日趋紧张。在战争的阴影笼罩下,苏联当局出于对边境安全的过度担忧,竟将目光投向了这些无辜的朝鲜移民。20余万朝鲜移民受到斯大林政府无端猜忌,亦被视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慈父”始终认为,这些朝鲜移民有朝一日会被日本利用,成为间谍或内应。尽管大多数朝鲜人并无此意,但苏联政府仍以“国家安全”为由,决定将他们迁离边境地区。

好巧不巧的是,因为当时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触犯了朝鲜农民的利益,导致部分朝鲜人反抗。苏联政府认为朝鲜人难以融入苏联社会,进一步加剧了对其的不信任。于是,1937年8月,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在四个月内完成朝鲜移民的迁移。一纸冷酷的流放令下达,彻底颠覆了这二十余万人的命运轨迹。朝鲜人仅被给予几天时间准备,许多人来不及收割庄稼或变卖家产,被迫踏上未知的旅程……同年9月9日,第一列满载朝鲜人的火车在呜咽声中缓缓启动。那不是舒适的客运列车,而是原本用于运载货物的“闷罐子”车厢,简陋且拥挤不堪。男女老少挤作一团,几乎没有立锥之地。闷热的空气混杂着汗臭、恐惧与迷茫的气息,令人窒息。列车一路西行,窗外的景色迅速变换,昼夜温差急剧拉大,夜晚的寒冷冻得人们瑟瑟发抖。而饥饿与疾病如影随形,成为夺命的恶魔。口粮配给少得可怜,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中途一旦有人病倒,情况便陷入绝境。没有医疗设施,没有药品,患病者只能在痛苦中煎熬,等待命运的宣判。许多尸体就被随意地扔在路边,遭到野兽啃食。历经数月的艰难跋涉,当火车终于缓缓停靠在站台时,这些朝鲜人眼前的是一片全然陌生的世界。漫天的风沙、广袤无垠的荒漠、与记忆中的远东风光天差地别。

按照斯大林的安排,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八万余名朝鲜人被安置在乌兹别克斯坦,余下十多万人被安置在哈萨克斯坦。说是安置,倒不如说是“流放”。因为中亚地区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与远东的自然环境截然不同。对二十余万朝鲜移民而言,还来不及过多感慨,生存的压力便如泰山压顶般袭来。起初,因为缺乏住所和工作机会,许多朝鲜移民被迫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苏联政府还禁止他们使用朝鲜语、举办民族教育活动,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幸运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较为善良和包容。虽然互相言语不通,但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朝鲜人开始了艰难的重建之路。没有耕地,就用双手开垦,一锄头一锄头地翻松坚硬的土地;不懂灌溉,就向邻居虚心求教,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逐渐掌握节水抗旱的窍门。为了生活,为了孩子的将来,大多数朝鲜人移民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与技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默默耕耘,让生活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不久,小麦茁壮成长,村落鸡犬相闻,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孩子们有了汲取知识的课堂,病人们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到了这一步,二十余万朝鲜移民逐渐在中亚站稳脚跟,并融入当地社会。他们被称为“中亚高丽人”,成为中亚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可苦难并没有远离……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居住在中亚的朝鲜移民已经从原先的21万发展到近30万。(截至2024年末,整个中亚地区生活着近35万朝鲜族人)但他(她)们却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身份认同危机。因为与朝鲜半岛的联系已中断几十年,许多人不会说朝鲜语,对故国的文化也感到陌生。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一部分中亚朝鲜人开始寻根,学习韩语、恢复传统习俗。但几十载与故乡的分别,让他们与朝鲜半岛的联系依然有限。岁月悠悠,直至2024年末。当年那些在流放途中啼哭的婴儿,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先辈的故事传递给子孙后代,也传给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博主。通过他们的宣传,越来越多人知晓了“被流放到中亚的朝鲜人”的故事。在视频中,我们能发现大部分朝鲜移民虽已融入当地社会,说着流利的当地语言,遵循着当地的部分习俗,但家中仍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每逢传统节日,依旧会精心准备丰盛的朝鲜美食,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农乐舞。

他们用这种方式,让源自远东的血脉在中亚大地延续流淌。抚今追昔,这些被流放到中亚的朝鲜人经历了从远东到中亚的6000多公里苦难迁徙。这一事件不仅是苏联民族政策的悲剧,也是朝鲜人坚韧精神的见证。如今,中亚朝鲜人已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他们的历史遭遇仍值得铭记……

1 阅读:151
百晓声谈历史

百晓声谈历史

过去的一秒已成为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