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赵梦瑶说历史 2025-04-08 16:40:26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暴君的身影似乎如影随形。夏桀的荒淫无道、商纣的残暴不仁、胡亥的昏聩糊涂、石虎的嗜杀成性、高洋的荒诞暴虐、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这些暴君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然而,鲁迅先生却在《谚语》中单独将孙皓称作“特等的暴君”,这不禁让我们好奇,孙皓究竟做了什么,竟能获得如此“殊荣”?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探寻孙皓的暴虐事迹。

孙皓,作为孙权的孙子,本应承载着东吴的希望与未来,却最终将这个国家推向了深渊。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252年,这一年,孙权这位东吴的开国皇帝与世长辞,年仅9岁的太子孙亮登基为帝。当时的东吴,刚刚经历了内部权力的变动,朝政被权臣孙峻、孙綝紧紧掌控在手中。孙亮,作为一位年少即位的皇帝,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很难真正掌控大局。

到了258年,孙綝见孙亮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私欲,便果断废掉了孙亮,转而迎立孙休为帝。孙休是孙权六子,在位期间,东吴的局势相对稳定。然而,命运的齿轮并未就此停止转动。

264年,孙休驾崩,这又是东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万彧劝张布、濮阳兴迎立孙皓,于是,孙皓这位被孙权三子孙和所生的皇子,幸运地登上了皇位。本应感恩戴德的孙皓,在登基一年后,便露出了他狰狞的真面目。

首先,他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亲属。孙休临死之际,将儿子托付给了张布和濮阳兴,可他们最终却选择了孙皓。孙和曾是太子,却无辜被废,生活过得十分凄惨,后虽被孙休封为乌程侯,可如今皇位被孙皓抢占,这已是命运的不公。然而,孙皓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罢休。

孙皓登基仅一年,便开始了他对亲人的疯狂迫害。他先是逼死了自己的婶婶朱皇后,这对于一个女子的生命尊严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随后,他又毫不留情地杀死了孙休的四个儿子。要知道,这些无辜的孩子本应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却因孙皓的私欲,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们的命运从此被改写,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也随之破灭。

而这还不是结束,孙皓连自己亲兄弟也不放过。孙和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皓、孙德、孙谦、孙俊。孙谦因起兵作乱,与其母、子皆被孙皓残忍杀害;孙俊聪明辩惠,为远近所称道,却也未能逃脱孙皓的毒手。孙奋是孙权第五子,270年,民间流传孙皓已死的谣言,还传言孙奋与上虞侯孙奉必有一人会成为皇帝。孙奋母仲姬的坟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张俊猜测此事或许为真,前去扫祭坟茔。这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孙皓听闻后,竟将张俊车裂并夷灭三族,这简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兄弟孙奋和五个儿子全部诛死,取消他的封爵。如此残忍的手段,让人不得不对孙皓的行径感到胆寒。

孙皓的暴虐行径不仅体现在对亲人的迫害上,对待大臣更是毫不留情。在他眼中,这些能为东吴效力的人,似乎都成为了他眼中钉、肉中刺。

自家人都杀得如此心狠手辣,对大臣自然也不会手软。濮阳兴和张布这两位拥立他的大臣,在暗地里对孙皓的残暴暴虐感到后悔,万彧将此事报告给孙皓后,这两位拥立之臣便被孙皓诛杀。其中张布有个女儿,容貌绝美,深得孙皓宠爱。孙皓杀掉张布后,心生歹意。有一天,他故意问张美人:“你父亲到哪里去了?”张美人气愤地回答:“被奸贼杀死!”孙皓听后大怒,命人用木棒将她锤死。事后,他竟然又思念起她的容貌,让人刻制出她的木像,整天放在座位旁边,这种畸形的行为,让人不禁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中书令贺邵不幸得了中风病,不能说话,休病假几个月。可孙皓却不相信,怀疑他装病,于是将他抓起来拷打,如此残酷的手段,让人不寒而栗。在打了上千次后,他依然没有说话,孙皓却依然不罢休,最后竟命人锯断、焚烧了他的头颅,将他的家属流放。尚书熊睦对孙皓的残暴略作劝谏,也被孙皓命人以刀环撞杀,死时体无完肤,惨不忍睹。

还有侍中、左国史韦曜,他可是《吴书》的编纂者。孙皓想为自己的父亲孙和作“纪”,而韦曜坚持以孙和未登帝位为据,只宜将其历史记载文字定作“传”。就因为这个,韦曜触怒了孙皓,最终被孙皓下令诛杀,终年七十岁,家属还被流放到零陵郡。

常侍王蕃,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266年丁忠出使晋国回国,孙皓大摆宴席会集群臣,王蕃饮酒大醉当即倒地,孙皓怀疑他装醉,便让人把他抬到外面去。不久后王蕃请求回来,虽酒还未全醒,但举止自若,这让孙皓大怒,竟喝令手下人将王蕃斩杀在大殿下。

楼玄,字承先,在东吴担任过一些重要职位,因多次直言劝谏孙皓,遭人诬陷被流放广州,后又流放交阯,最终被孙皓逼迫自杀。

这些忠义之士,本应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却因孙皓的残暴统治,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那么,孙皓为何会如此残暴呢?这或许与东吴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东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皇室的纷争,使得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孙皓或许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然而,他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换来东吴的稳定与繁荣。反而,他的暴行引起了东吴百姓和士人的不满与反抗,严重破坏了东吴的社会秩序和稳定。

公元280年,晋灭吴,孙皓投降,结束了自己的暴虐生涯。随着东吴的灭亡,孙皓的历史也将永远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回顾孙皓的一生,他从一个有机会成就一番大业的皇帝,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残暴无道的暴君。他的行为不仅给东吴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与丑恶。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暴君并不少见,但孙皓的行径却显得尤为突出。他对亲人的残忍迫害,对大臣的肆意屠杀,无不显示出他内心的扭曲与疯狂。

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一个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变得贪婪、残忍。而这种贪婪与残忍,最终只会让自己走向毁灭。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统治者的英明领导和仁德之举,只有心系百姓,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孙皓的历史警示着我们,当我们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时候,不能忘记人性中的善良与正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当我们翻开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血腥与残酷,孙皓的名字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希望我们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