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断粮”后,数十家在华NGO面临倒闭,BBC报道中国画风突变

浮华得历史 2025-02-14 18:18:25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天互联网上和谐了不少。

过去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之类的话,似乎少了很多;“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说法,也几近销声匿迹。

就连一贯以抹黑中国闻名的BBC,都突然180度大转弯,竟开始夸赞起了中国。

文章内容、图片均来源网络,信息来源赘述在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切勿当真

——【·突然掉头的BBC·】——

2025年2月8日,英国官方媒体BBC突然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不只是 DeepSeek:“中国制造 2025” 如何让中国崛起》。

与以往灰暗压抑的画面不同,这次的报道不仅色调明亮,甚至一改往日的批评态度,转而对中国的产业升级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甚至正面夸赞包括DeepSeek、大疆无人机、华为、比亚迪等诸多中国产品,甚至还有很深的见解。

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BBC详细介绍了中国从电池生产,在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他们还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进行深入分析,特别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就连智能驾驶涉及到的AI芯片领域,BBC也不再强调“卡脖子”问题,而是聚焦于中国取得的进展,态度可以说翻了180度。

可能觉着光是做专题报道还不够,BBC甚至专门制作了一档纪录片《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总结中国这几年取得的成绩。

里面甚至还分析了,中国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提高科技研发效率的,就连那标志性的“但代价是什么”都没有了。

而就在BBC的观众们分外疑惑“这还是BBC吗”的时候,有人扒出这档纪录片是在2月3日起赶工制作出来的,而当时正是马斯克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进行全面调查的时候。

——【·没落的国际开发署·】——

美国国际开发署,其主要职责就是对外进行“援助”,以帮助美国稳固世界霸权。

其曾在委内瑞拉,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扶持该国内部的反政府组织,意图颠覆委内瑞拉当权政府。

除了这些之外,其还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向委内瑞拉人传播有关政府官员的不实信息,鼓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类似的事情在全球各地不断的上演,且在中国尤为严重。

马斯克新组建的政府效率部,在对国际开发署进行调查之后发现,该机构每年的预算高达数百亿,大部分都用来影响别国政治。

像前不久网络上流传的“16亿狗粮”,大部分就是经由国际开发署发出的。

不过,由于中国人的国家归属感很高,这些不实信息的传播影响力远低于预期,被特朗普政府视为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

而政府效率部建立的目的,就是缩减政府开支,国际开发署这用钱又多效果却并不显眼的部门,自然是其主要打压的对象。

马斯克先是冻结了国际开发署大部分项目的资金,同时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资金使用说明。

国际开发署的多个负责人被约谈,全球各地的直属人员全部被迫“行政休假”,整个部门暂时陷入了停摆的状态,这可就让BBC犯了难。

事实上,国际开发署一直通过BBC下属的非盈利机构,间接援助BBC搞反华宣传,这也是为什么BBC此前一直在抹黑中国。

像之前的新疆棉事件,就是BBC搞出来的,以帮助美国棉侵吞市场的。

而现如今国际开发署的暂时停摆,自然让BBC难以接受,而更加难以接受的,是那些披着NGO外皮的反华组织。

——【·“NGO”的困境·】——

NGO意为“非政府组织”,像红十字会、联合国教科文、无国界医生等公益组织都属于此列。

但这里面,也有披着NGO外衣的“政府组织”,像在香港搞出暴力“港独”的“民间人权阵线”(已取缔)就是这种类型。

它们拿着国际开发署援助的资金,试图抹黑、分裂中国,以达到影响中国发展的目的。

碍于法律原因,这类组织大都也只能搞些造谣、传谣的小动作,有大动作的NGO都被取缔了。

也因此,当BBC公开声明承认,有约8%的项目资金来自国际开发署时,这些NGO组织也没办法继续隐瞒下去了。

更多NGO组织也陆续承认了与该机构的资金关系,有些组织的资金依赖度甚至超过50%。

至于更多的小型NGO,因为失去了资金来源,干脆直接解散了,以至于互联网上抹黑、造谣中国的声音都少了许多。

但是,风向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舆论战结束了,这只是一个暂停。

在笔者看来,像BBC之流的突然转向并非是真心想要帮中国宣传,而是借中国来要钱的。

很明显,如果BBC这样的世界级大媒体都不再帮助美国的话,其舆论霸权就会彻底崩塌,也就是所谓的“向领导展示我的能力”。

而特朗普和马斯克对国际开发署的调查,也绝非是要和中国“说和”的表现。

事实上,马斯克调查之后发现,国际开发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经费,还被用来在世界各地宣扬“极端性少数”,也就是民主党干的那些事情。

众所周知,他的大儿子就受到这思想的影响,瞒着他动手术改变了性别,这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也因此,在打击民主党与其宣扬的“极端性少数”,正是他最想干的,国际开发署就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但这种看法也不绝对,毕竟很多事情只看当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还需要后续的观察。

参考资料

美国的“白手套”停摆了? [北京日报]

遭特朗普政府“大清洗”,美国国际开发署混乱持续 [上观新闻]

不只是 DeepSeek:《中国制造 2025》 如何让中国崛起 [BBC中文频道]

0 阅读:0
浮华得历史

浮华得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