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鉴宝专家做局骗走乾隆真迹,17万转手变8700万,法院咋判的

浮华得历史 2025-02-20 11:20:14

2009年,来自郑州市的朱云在专家的建议下,以17万卖掉了祖传的乾隆古画。

但是仅仅两年之后,朱云发现自己卖掉的这幅画在拍卖场卖出了8700多万的天价。

前后近五百倍的差价,让朱云如遭雷击,因此他将鉴定专家告上了法庭,最终结局如何呢?

文章内容、图片均来源网络,信息来源赘述在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切勿当真

——【·天价名画·】——

2011年12月4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上,一幅名为《嵩阳汉柏图》的书画作品引起了激烈的竞价。

这幅作品乃是是乾隆亲笔所画,因其画技高超且文化内涵丰富,又是见证了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繁荣期的文物,因此起价便是2500万。

可这也没能拦住各个收藏家们的热情,开始几百万几百万的向上加价。

待到30余轮的加价之后,《嵩阳汉柏图》最终以7800万的天价成交,再算上买卖双方的佣金,这幅画的价值更是到达了8736万元。

即便是放眼整个书画拍卖历史上,这幅画也是难得的藏品,因此还被大肆报道了一番。

可5个月后,这幅画的原主人朱云看到了报道,突然将一位名叫刘岩的鉴定师告上法庭。

只因为这幅画,最早是以仅仅17万的价格被“骗”走的。

根据朱云的说法,这幅画是他的祖父偶然得到的。

他的祖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担任某机关的普通职员,某日逛集市时遇到了一位老先生。

当时这位老先生正在卖这幅画,说它是清宫旧藏,在民国时期流落到了民间,祖父看这幅画很好看,索性就买了下来。

虽然不懂这其中的价值,但还是将其小心收藏了起来并代代相传。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文物艺术品的拍卖开始兴起,文物古画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随着收藏市场的逐渐繁荣,鉴定行业也随之兴起,到后来还衍生出诸多鉴宝的综艺节目,许多被藏于民间的古物得以重见天日。

而这一切都被朱云看在眼中,他想到自家也收藏了一幅古画,索性便动了鉴宝的念头。

2009年年初,朱云终于找到了一家正在招募藏品的电视节目组,并带着家传的这幅《嵩阳汉柏图》报名参与了鉴宝。

在海选期间,接待他的是一名叫做刘岩的鉴宝师,自称是故宫博物院特聘的专家。

刘岩盯着这幅画看了又看,时而惊喜时而皱眉,一时间拿不出个决定,便对他说:“这幅画的真假我还真不好说,一会我其他工作办完了再给你看。”

原本朱云想要发火,但看着刘岩递给了自己一个手写的字条,上面是一家宾馆的名字。

他顿时就反应过来了,原来是这位鉴宝师看上这幅画了,待到海选结束之后,他便前往了字条上填写的地址。

进屋一看,刘岩已经等候他多时了,一场“骗”局也就此展开了。

——【·17万拿下真迹·】——

在宾馆里,刘岩先是向朱云展示了自己的各种证件和聘书,看上去相当的专业。

随后便又抄起了这幅《嵩阳汉柏图》仔细观瞧,给出了这的确是“老东西”的一个评价。

听他这么说朱云顿时喜上眉梢,可紧接着他又跟朱云解释说:“但这并不是真品,真正的真品藏于故宫之中。”

他又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拍卖会书画图录,指出了两幅藏于故宫的相似的画作。

这个消息让朱云大失所望,为了挽回希望,他又指了指自己画上的“石渠宝笈”的印章,问:“这个难道不是真的?”

刘岩则以“收藏人随便盖的闲章”为由带过了话题,并没有给他正面答案。

随后刘岩便跟他说:“这画现在还说不好是乾隆真迹,还是古代仿的,不如现在出给其他收藏古仿画的收藏家,多少能保点‘本钱’。”

听完刘岩的话,朱云又振作了起来,连忙询问哪里有买家。

刘岩则告诉他不用着急,随后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一个中年男子便走了进来。

男子自称姓程,在跟两人寒暄了一番之后,便决定独自跟他进行商谈,刘岩则识趣的暂时离开了房间。

程先生出价10万,但他却觉得至少得给20万,在互相拉扯了一番之后,最终以17万成交。

直到2011年,当朱云看到这幅《嵩阳汉柏图》以7800万的高价成交时,顿时心生疑惑。

再次回想当初私下交易的整个过程,看似水到渠成但却处处都透露着蹊跷。

为什么刘岩非要跟他私下鉴定,又为何恰巧知道有程先生这么个人;为何程先生又非要两人私下议价,还要把刘岩“赶”出去。

这些事情都太过巧合,巧合到像是专门为他准备的骗局。

——【·难以追回·】——

在清楚这有可能是场骗局之后,朱云便向法院起诉了这个刘岩。

可起诉后才发现,叫刘岩的鉴宝师竟然有两个,一个是长期在北京活动的自称“故宫特聘专家”的刘岩,另一个是在山西少有动向的刘岩。

这两个人除了长相之外,给出的身份信息完全一样,显然是有人窃取了另一个人的身份。

但这些对于他来说无伤大雅,他清楚的记得骗走他画的人的长相,就是北京的那个刘岩。

而面对质询,北京的刘岩则给出了和朱云并不完全相同的回答。

他的确跟朱云说了那副画是“老东西”,但并未直说是假的,只说是拿不定主意。

至于朱云与程先生的交易,他表示自己只是个中间人,交易出现问题就去找程先生去,与他无关。

他还表示说:“他(朱云)怎么确定,保利拍卖的那幅画就是他当年出的那一幅。”

而朱云则表示,画上的那个“石渠宝笈”印章他印象十分深刻,也是认定其为真迹的重要证据。

而他后来也查过了,《嵩阳汉柏图》一共有四幅真迹,故宫收藏了其中两幅不可能出售,至于另外一幅也早已失传,保利拍卖的那幅“保利本”就是他的。

虽然他说的有声有色,但苦于交易已经完成了几年了,相关的收据之类的证据早已丢失,这幅画中间经过了几手也无从查起,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最终,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刘岩是以欺骗的方式获取了这幅画,法院只能判朱云败诉。

参考资料

乾隆《嵩阳汉柏图》 离奇的身价(图) [北方网]

乾隆御笔画《嵩阳汉柏图》7800万高价落缒 [新浪网]

“天价字画案”拷问鉴定专家职业道德 [广州日报]

0 阅读:0
浮华得历史

浮华得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