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迈想要去女儿家养老,却被外孙拦在门外,最终没能进家门!

木棉亲子课堂 2025-02-02 11:43:55

昨天一家人聚会,说起邻居家王大爷老夫妻俩的事儿。

王大爷原本住在老二家的老房子里,年前村子里拆房子,老二的房子在拆迁之列,王大爷便要把房子腾出来。

老大和老二独居习惯了,根本不愿意再跟老人一起住,无奈之下,老人便去闺女家寻求帮助,希望住在闺女家。

没想到到了家门口却被外孙拦在门外,这时闺女恰好外出买菜回来,看到这一幕,于是上前询问事情的经过。

得知父母被哥嫂扫地出门,女儿又生气,又怨恨,父母盖了两套房子,哥哥们一家住一套新房子,这回老房子要拆了,两个哥哥只要钱,却不愿意跟父母同住。

闺女说着:分家产的时候没我的份儿,当年我的彩礼钱你们也都扣下给哥哥们花了,如今却来找我养老,不是我不养你们,实在是说不过去!

很多有儿有女的父母就是这样,总觉得女儿是“赔钱货”,迟早要嫁到别人家里,嘴上说着儿女平等,公平对待,实际上却是家产都给儿子,女儿得不到一分。

之前就看过这样一则对话,感慨颇深,有个老人在被问到财产给谁的时候,老人毫不犹豫回答:当然是给儿子了,儿子才是自家的根,女儿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

随后提问者又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把财产都给了儿子,最后儿子不养老吗?

老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说:那有什么?我就不信了,我女儿会畜生到眼睁睁看着我被儿子赶出家门而不管我!

天啊,这个回答真是“封建”之极啊,也就是说老人想到了财产都给儿子了,将来可能会被儿子扫地出门,然后他还是会选择把所有的财产都给儿子,并且他幻想中如果儿子把自己扫地出门,女儿是必须管的,否则女儿就是“畜生”,就这样都舍不得说儿子一句不好。

儿女双全的家庭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家,我们只知道古代男尊女卑,却没想过古代有条件的人家嫁女儿也是十里红妆。

其实有儿有女的家庭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比如就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儿子没有房子,没有车子,不出彩礼钱大概率是娶不到媳妇的,但女儿出嫁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了,就算父母不给嫁妆女儿也照样可以嫁出去。

基于这样的情况,在财产分配这方面不得不向儿子倾斜。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家,有些人甚至买一套房子都要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还要背着外债。

比如很多农村出身的人,除了打工之外,没有其他收入,面对高额的房价只能是望而却步。

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家里是一儿一女,也只能是把房产给儿子了。

但就算财产上倾向于儿子,父母也尽量做到坦然坦诚,平时生活中多照顾女儿一些,不至于让女儿太过心寒。

有个同事,她是妹妹,上面有个哥哥,父母给哥哥买了房子,买完之后没有能力再买第二套房子了,同事当时出嫁的时候,父母给了同事8万块钱的陪嫁,虽然不多但也是父母的一点心意。

后来同事生孩子,哥嫂给包了2万块钱的红包,父母又给了两万块钱的红包。

尽管没有房产,但是提起自己的父母和哥嫂,同事丝毫没有怨言,反而跟娘家人很近。

多子女的家庭,尤其是一儿一女的家庭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正如十个手指伸出来没有完全相同的是一个道理,父母内心可能会特别喜欢某个孩子,但是尽量要公平,不要表现得太过明显。

0 阅读:0
木棉亲子课堂

木棉亲子课堂

母婴育儿写作达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