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那时候的特效简单粗糙,现在的国产动画却已经能在北美电影院跟好莱坞大片抢市场,这种变化来得太快了,好像昨天还在讨论国产动画能不能打,今天就已经打出去了。
这部动画片里的特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制作团队开发了一个叫乾坤流体引擎的东西,把海水做得像有生命一样,在哪吒生气的时候变成锯齿状的浪花,敖丙难过时又会凝结成冰晶雨,这种细节处理让整个故事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头发的设计也很有意思,用了什么灵纹毛发系统,能让每根头发都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比如哪吒发怒的时候,头发从根部开始泛起金色的裂纹,这种效果需要同时计算二十多层材质叠加,光是想想就觉得复杂。
特效团队在这部电影上真是下了大功夫,整部片子有将近两千个特效镜头,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让观众能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不是那种说教式的传统文化,而是能跟现代生活产生共鸣的内容,《哪吒2》就抓住了这一点。
导演饺子说得对,文学经典是动画电影最大的文化宝库,关键是要用现代的方式去讲这些故事,要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故事焕发新的生命力。
电影里的反抗命运主题就很容易引起共鸣,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种普世情感让电影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接受。
现在的Z世代对东方文化特别感兴趣,他们觉得这里面有种神秘感,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文化体验,这也是《哪吒2》能在海外市场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在北美市场,这部电影的排片数量超过了770间,预售票房就已经超过了近二十年华语片的首周末票房,这说明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接受度在提高。
好莱坞制片人罗伯特金说这是部大片级别的动画片,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这表明中国电影在讲故事方面确实进步了不少。
现在的文化产业不能只靠单打独斗,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阅文集团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跟迪士尼、索尼这些国际大公司合作,推动中国IP走向全球。
IP衍生品开发也很重要,要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就开始规划,包括文创产品、主题公园等,让IP能产生更多收益。
不过在海外市场推广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配音问题,美国观众不太习惯看字幕,这方面可以考虑用AI技术来解决。
元宇宙技术的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机会,可以开发VR/AR观影体验,让观众有更沉浸式的体验。
社交媒体也是个好平台,可以让海外年轻人参与二次创作,通过TikTok这样的平台传播中国文化。
电影配乐也可以单独开发成音乐专辑,开拓新的文化输出渠道,甚至可以考虑开发数字藏品,探索Web3.0时代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