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徐玉向

国粹艺术名家 2024-03-07 21:55:29

徐玉向,生于1979年8月,安徽蚌埠人,中国书画大学毕业。中国青藤画院理事、天池艺术研究院筹备负责人、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特聘艺术家、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院士、中国名家联合书画院院聘艺术家、中韩艺术家交流协会会员等。国画作品曾在美国旧金山、底特律、韩国首尔、香港、意大利等地展出。

研究方向:新青藤写意、中西方构图空间。

观徐玉向先生的作品都会给人传达一种洒逸,优雅,严谨的风韵。先生作书,能恰到好处的将先贤的翰墨精髓为自己所用,不仅如此,他那笔酣墨饱的书法语境,更是被其融入了丰富的文人精神!所以在他的众幅书法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对传统意识的高度把握,更是能看到他那与时俱进的阔达书风和个性体悟!取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方法和风格,融合成自己的特点。

在徐玉向的画笔下,无处不叠印着他开朗豁达丰富人生的阅历底色。在这凝重含蓄饱含生命激情的底色上,又有着诗人般的敏锐和山民般的淳朴,通过画点、线、面的审美组合,从而演绎成不一样的风景画面,大气而精致。

重唤文人山水,笔墨尽显春秋。于传统的山水丹青艺术而言,笔墨的文脉和自然的境界,是其永恒的创作中心!而徐玉向先生的众幅山水丹青作品,也正是深深的印证了这一论道!不仅如此,他在山水审美表现和笔墨表现上,更是流露出了一股十分经典的时代特质和艺术语境!可以说,这是自然山水和现代审美的精神置换,更是传统图式和文人价值的相互辅成!师法自然,尽得心源!

花开有花开的美,残缺有残缺的味。残荷的荷叶不似夏季时的碧绿青郁,荷花也不似盛开时红润鲜艳,却别有一番神韵与风骨。徐玉向先生的残荷,兼具传统与现代之美,中西融合,色墨交融,勾勒与没骨并存。荷花开闭,秋风乍起,残荷启迪画家们的笔飞墨舞。当只剩下一些折断了的枯枝时,在镜面般宁静的水面上,各式各样的干枝的线的形与倒影组合成一幅幅几何抽象绘画。残荷之美,呈现出光与色的梦幻意境,斑斓多姿。

徐玉向先生的作品构图灵动,内涵丰富,设色和谐自然天成,着力去表现笔墨的视觉冲击。其巧妙地将墨的浓淡干湿形成韵味来表现物象,以浓淡表现不同物象的不同质感,使之达到神态奕奕生姿、变化万千的效果。笔墨既是形式,又是内容。绘画以笔墨为主,色彩不求艳丽,但求古朴神韵。所绘作品往往比自然更具特色,能给读者以品味的空间,表现出画的意境美、自然美和抒情美。

白首青山兴不孤

文/徐玉向

步入画途,其实也是我人生一场蓄谋已久的意外。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对传统文化非常痴迷,尤其擅长诗词和草书,并小有成就。画画则从中学开始,参加工作曾一度搁下,直到五年前才重拾画笔。

原有书法的功底,作画的线条质量是不用担心的,唯色彩和构图这一块折腾了好一阵子。于是,我在线上专门下了一些相关教学视频,并向一些方家请教,专门盯了某位画家一两个月,才略略上手。不同的色彩呈现不同的精彩,明暗干湿等颜料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层面和效果。再借鉴当代西方的一些技法,考虑感受、光源、空间、色调等诸方面因素。越琢磨越上瘾,成了“好色之徒”。

自画画后,我的用笔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吴昌硕的线条古拙,齐白石的线条苍老,潘天寿的线条凝重,范曾的线条俊逸。原来写草书习惯以中锋为主,作画时可谓八面出锋。画完画,再写字,更注意用笔粗细,落笔角度,运笔疾徐顿挫,及转折方圆的变化,感觉手中的笔更轻更活了。

以前书法创作,基本上是一次性搞定。完成一幅画则要经过很多环节,时间也耗得久。慢工出细活,也变向锻炼了我的耐性。

最重要的是,画画后,我的一些思维习惯开始变化。比如宋代山水画底层审美视角平远、高远、深远及新三远阔远、迷远和幽远,开始影响到我的书法创作,更开拓了我的文学和诗词写作视野。

“古人作画重笔墨,今人作画重意境,”二者可否兼顾?

国画,贵在追求大境界,而国画艺术的大境界,首先来自于国画作者做人处事的好人品大格局!李苦禅曾对儿子李燕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国画创作的境界,来源于国画家对生活的体验。任何一个有创造性的画家,必定有自己的精神资源与精神支援的,不然,就不可能有旺盛的创造精神与活力,亦不可能在物质层面上提升出精神的火花。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年在国内各地行走,画画之后,寻常走动时亦多了一重任务,观察,更细致入微地观察,走一些没人走过的地方,从以古为师兼向自然为师。

早年学诗的时候,老师曾强调“功夫在诗外”。国画,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素养向国画艺术转化渗透,要把儒释道三家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习,形成自己知识结构的大格局,要把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和前贤智慧,有机地融入国画作品中,使国画作品更具丰富的人文哲理和思想内涵。

一幅作品,如果有没有了灵魂,作者只算是画匠,不能称为画师。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徐玉向老师作品联系我们。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