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人性以接物,逆人性以行事。人处于社会,若过自我,常现情绪于颜,自谓不怒而威,个性彰显。然观者心生厌,以为情绪泛滥,不足深交。明人性者,常怀笑颜,与人善言,非谄非俗,顺人性而待。人皆喜听佳言,此乃拉近人际之简易法。吾心常记长者之诲:“共事不知何时交合,誉人之辞不费钱,或有合作之机,此乃善始。”接物以顺人性,抚人之情,听其内需,则无难交之友。

行事则反之,逆人性以自律。众心浮躁,汝宜戒骄躁,踏实以为;人畏风险,汝则大胆假设,细心理证,多耗时以验一事之可能,确则倾力投入,求有所成。世间成事者少,平庸者多。细观之,二者各有显性:前者自律、勇毅、耐心、好学、信长策;后者懒惰、贪婪、畏风险、不担责,肆废时日。理固易懂,善不善自知。然欲为“少数成功者”,必下狠心,践行不止,忍孤独迷茫,方能成事。知行合一至此,人生必不差。若有志创业致富,此人亦终将发达。

别崇拜苦难,请消灭苦难
若有人常以成败论英雄,此人殆在生活中无退路矣。盖因其无退路,遂不得不破釜沉舟,冀快速获结果,以改善目前之境遇。然不知此举非但不能加速成功,反将给自己带来巨压。吾国人民素来崇尚苦难,以为苦多益善,往往无苦亦创造机会以受苦。

观近日沈腾、玛丽主演之电影《抓娃娃》,所述乃一对富豪父母,为培养子女吃苦耐劳之精神,耗资打造一“楚门世界”,令子女体验苦难生活之事。实则盲目崇拜苦难,非但无益,大多时压力亦不能转化为动力,反成病历。人真正之动力,非来源于无路可退,而应发乎内心深处对快乐与兴趣之追求。
真正的强者,都是没有情绪的
非谓喜怒哀乐之无,且情绪之本能弗能乱事态之进展也。少时谁无误用意气,职场遇不公,遂即时情绪发作,与同僚绝不相往。越数年,回首往昔,见昔日之争端,不过小事一桩,懊悔从前之愚行。情绪,本能也,然逆本能以制情绪,使正向之情充满内腑,助吾辈作更佳之选择,增持久之事力,此乃真强者之作风。

或有友问曰:“知情绪管理之重,然余常不能自制,将何如?”吾等首当明,此乃常人之行也。人皆有其情失控时,特各人所至程度不同耳。假如以情绪之忍度为橡皮筋,或有橡皮筋粗长,能承广范围之情,或有细短,易为外界微压所断。此非汝过,实为经历尚少。人可塑性极强,生活中屡遭糟心事,得以练情绪之处理,忍耐力阈随之时增。
记之,成大事者,鲜有情绪之显露,勿轻举喜怒,怒唯减智。真正之高手,言温而行猛,遇事淡然,少情绪化,多方法论也。
做一个持续成事的人
投资界有投者一类,于所投之业弗甚留意,而独重业之创者。盖所谓“投人”者是也。马云亦云:“吾宁选一流之团队,用三流之方案,弗愿一流之方案,施于三流之团队。”何故“人”之重要,乃至于其他一切乎?因其能成事者,无论何为,皆怀成熟之心,持市场所验证之方法论。此类人,其“名”即字号,其往昔之成功案例,即其“代表作”也。无论后续从事何事,其成之几率亦大,以人底能力弗易,唯日进而已矣。

此对我辈实为启迪:无论为工薪族,或为创业者,皆宜善其所为,无论事之大小。虽事甚“微”,亦能超常完成之,则机会临“大”事时,面临之情势固同,亦不过运用底能力,持续于各个环节,善终“大”事耳。
为人可靠,造可视化之成功案例,则口碑日盛,赏识者渐多。机遇成功,亦徐徐现于人生中。点亮“赞与在看”,以示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