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间相处,为什么被欺凌的一方会为欺凌自己的人找理由呢?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期望定律以及认知失调惹的祸。
期望欺凌自己的人能够对自己好一点,家庭和睦一点,感念自己的隐忍、包容,误以为只要自己对对方足够的包容、隐忍,对方就不会再伤害自己。
在研究《婆媳心理学,高情商相处法则》的过程之中,我认知到一个道理:“感恩之心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东西,不是所有人能够拥有的,而能够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大多是品质良善之辈。”
婆媳之间共处,婆婆欺凌儿媳,儿媳欺凌婆婆,从行为本质上来讲,不是品质良善的行为特征,是品质低劣、不明事理的行为特征,此种特征的人,不具备感恩之心,心中只有自己。
被对方欺凌,还为对方找理由,无论是哪种缘由,以生存法则的角度来看,是对自己极为不负责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婆婆贪婪自私,总想从儿媳身上获得足够多的好处,因此,处处欺凌自己的儿媳,儿媳呢?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安稳的生活,被动忍耐,不断为对方找理由,以此来安慰自己,缓解内心的伤痛。
儿媳自私又自我,做事从来不顾婆婆的感受,只顾自己的喜怒哀乐,简直把婆婆当成了免费的保姆对待。婆婆呢?为了儿子、孙子的安稳生活着想,事事隐忍,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使得儿子、孙子过得不舒服。
我们是单独的个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之中,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可以这么说,我们从来不是为别人而活,是在为自己而活。
自己过得不痛快,自己过得痛苦,自己的人生被别人践踏,还在为践踏自己人生的人找理由,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这是对自我人生不负责的行为。
你若不允许,任何人都进入不了你的世界现在是什么时代?不是强者为尊的时代,不是以前的野蛮时代,靠着强大的武力就能肆意践踏别人的世界,现在是法治时代,讲究的是人人平等。
被心有不轨之心的婆婆、儿媳欺凌,不是欺凌你的人的错,是你自己的错,你错在软弱,你错在心太善,你错在容人之量太大,你错在包容度太深,所以,你的人生才会如此痛苦。
或许你会说“我不同意她欺凌我,她就不欺凌我了吗”,确实,对于被自私、贪婪等阴暗心理影响的婆婆、儿媳,你的不同意是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你只是说能管用吗?
不允许欺凌自己的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可以采取拒绝、警告以及以牙还牙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对方知道疼,让对方不敢触犯自己,你做不到,还为对方找理由,这是你对自我人生不负责的态度行为。
你为对方找理由,对方感恩过你吗?品质俱佳的婆婆、儿媳不会欺凌你,即使有做错的地方,一旦发现自己错了,第一时间会道歉。可以这么说,为品质俱佳的婆婆、儿媳找理由原谅她的过失,是不为错的行为。
不过,对于品质低劣的人,你有想过自己的行为是否对自己有利吗?
品质低劣的婆婆、儿媳,感恩之心几乎没有,对方欺凌你,你还为对方找理由,这是在助长对方的恶意,这是在加深对方的贪念、自私,这是在把自己推进火坑。
为对方找理由,对方不会感恩你,对方只会瞧不起你,对方只会认为从你身上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你的人生才会越过越差,所以,你才会越来越痛苦。
卧龙总结: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为婆婆,活了几十年,难道不清楚吗?作为儿媳,也有二三十年的人生经验,难道还不明白吗?
人活着的意义不是为家庭付出多少,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更有价值以及更幸福。人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被谁欺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的利用工具,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
没结婚之前你懂得的道理,结婚之后怎么忘记了呢?试问一下自己,结婚之前你是不是这样想的?试问一下自己,结婚之前,你有想过为别人而活吗?
人不自私,谈何无私,人不为己,如何为人着想?生存智慧法则之中,其中就有一条“救人之前先救己”,意思是自己都拯救不了自己,如何拯救别人,如何让别人过得幸福快乐?
我们总是在为别人着想,我们总是在做老好人,殊不知,此种行为伤己又伤人。真心待你的人不用你为自己着想,不是真心待你的人,你为对方着想就是在帮助对方为恶。
最后,送给朋友们一番话:婆媳之间相处,彼此互为理解最为关键。若对方被贪婪自私掌控,就不要过度理解对方,首先要做的是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