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布林肯通话过后,韩国外长重提“中韩友好”,但从韩方近日的所作所为来看,韩国政府还没有表现出恢复中韩关系的意愿。中韩关系也没有出现缓和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对于韩方的最新表态也少说了2个字,这当中的意味需要韩方细品。
韩国外长朴振
近日,韩国外长朴振通过韩联社向中方喊话,称韩国并不想与中国“反目为仇”,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韩方将与中方加强战略沟通,增进友谊。而且朴振本人还表示,在做出这一表态之前,他先收到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来电。
在电话中,布林肯向朴振介绍了他近期访华,与中方官员的会谈情况,双方还对包括朝鲜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关系展开了讨论。布林肯重申了美国对韩美联盟的承诺,朴振则支持美国继续“负责任地”把控对华关系。朴振还表示,美方的核心意思是要稳控美中关系,推动双边关系朝着竞争与合作的方向前进。除此之外,陪同布林肯访华的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也将另行访韩,向韩方介绍布林肯的访华成果。
然而,就在不到半个月前,韩方还对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放狠话,声称“如果不能发挥好桥梁作用,将损害两国的国家利益。”此前,邢大使与韩国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会见交流,尹锡悦政府方面同样作出过度反应,随后中方提出交涉,表明严重关切和不满。中韩双方这种针锋相对的互动,也让韩国政府内部对华友好、对华强硬这两大派的对立更加激化。
拜登和尹锡悦在玫瑰园见面
一段时间以来,韩国尹锡悦政府在涉华敏感问题上趋附美国,频频发表错误言论、挑衅中国,导致中韩关系持续紧张。今年4月,尹锡悦访问美国,与美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再次提到“台海问题”,公然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尹锡悦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台湾问题是全球问题”、“韩国强烈反对以武力改变台海局势”。然而,韩方如今再提“中韩友好”,对比之前的对华态度,可谓是风向大变。
随着布林肯访华结束,中美关系释放出止跌回稳的积极信号,美国与韩方频繁就对华关系发展方向交换意见,韩媒近日也开始纷纷呼吁韩国政府尽快修复对华关系。这么看来,在这种氛围之下,韩方开始表态“不想与中国交恶”,也就不奇怪了。
韩国外长重新提到的“中韩友好”,其背后隐含的意思是,尹锡悦政府已经察觉到中美之间破冰解冻的风向变化。所以原本冲在“对华第一线”的韩国认为,再不改变现行对华政策,可能会受到中方严厉反制,而正在努力寻求与中方接触对话的美国,届时恐怕不会再护着韩国。
大韩航空A380客机
朴振还提到,“尹锡悦政府本着互尊互惠的基本立场,推动韩中关系成熟健康发展”。然而据韩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至5月,从韩国飞往中国的乘客总数大约为40万人,与疫情爆发前的2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7%。
因中韩关系紧张,包括大韩航空、韩亚航空在内的多家韩国航空公司,近期决定陆续暂停飞往中国的航班。上述航空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中韩航线需求并没有在疫情后复苏,中方还没有放开去韩国的团体旅游,而韩国人去中国旅游的需求也没有完全恢复。
但实际上,除了需求大幅下降,中韩航线客运量持续走低的背后,肯定也有政治因素,比如韩方此前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当言论。而韩国航空公司的调整,也反映出他们在短期内对客运量的大幅增加没什么信心,因为尹锡悦政府还没有表现出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和意志。
目前,对于韩方的最新表态,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有这么一句话,“当前中韩关系面临一些困难,症结是清楚的”,对比之前中方的类似发言,就会发现其中少了关键的2个字,那就是“韩国”。中方此前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中韩关系面临困难,结症在于“韩国”。现在中方的表态出现明显变化,也说明“中方重视和发展对韩关系的态度没变”。
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韩国总统尹锡悦
除此之外,中方还提到,中韩关系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希望韩方努力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因此,尹锡悦政府如果真的想与中方改善关系,就必须放弃其他的小心思,不能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挑衅,做到真正的与中方相向而行。如果韩方仍然在搞什么权宜之计,等待美国对华风向转变,韩方也再次成为美方的“马前卒”,那么中韩关系就不只是出现“一些困难”这么简单了。
早在27年,中韩关系因韩国开始部署萨德系统,受到了重大打击,而韩国近日通过了针对部署美国萨德系统的环境评估,为全面部署萨德铺平道路。另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有多名日韩政府人士透露,美日韩峰会可能在今年8月底在白宫举行,讨论的议题包括朝核问题、乌克兰局势以及“应对在军事及经济上崛起的中国”等。
种种事态发展表明,尹锡悦政府盲目地讨好美国,不惜以牺牲对华关系为代价。尹锡悦政府正在背叛传统的平衡外交政策,而盲目追随美国已经并将继续伤害中韩两国的贸易、政治和文化关系,这不符合韩国人民的利益。这也将损害韩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目前从韩方的所作所为来看,尽管韩国外长说了一堆好话,但需要拿出行动,才能显示出韩国政府缓解紧张局势和修复关系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