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槟城面临中国企业“洗产地”风险

懂智能的李星子 2024-12-30 08:42:37

在全球贸易格局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正面临着被中国企业利用作为“洗产地”的风险。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温及全球出口限制的加剧,马来西亚需要解决如何确保其贸易政策不被滥用的问题。

洗产地”的定义及其影响

“洗产地”(country of origin laundering或origin washing)是指通过改变产品的原产地信息来规避贸易限制、关税或法律规定的行为。一种常见的形式是转运洗产地,即商品从原产国(如A国)出口到一个中间国(如B国),然后贴上中间国的产地标签,再出口到目标市场(如C国),从而规避关税,绕过贸易壁垒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行为对国家的经济诚信和长期发展潜力都构成了威胁。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通过多种手段推动各国半导体企业与中国脱钩,在全球投资激增的情况下,马来西亚的半导体行业将大幅增长。大马企业正寻求通过扩大与中国的合作,这包括苏州固锝、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以减轻中美持续竞争所带来的风险,积极响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鼓励中国在东南亚半导体行业大量投资。

今天的槟城获得了超过3000家本地供应商支撑起其产业链,并涵盖了自动化、塑料、电子产品、软件开发、包装与精密工程等领域。

随着电子产品价值链上移亦为了促进RCEP技术合作,苏州固锝从事二极管芯片制造及各类半导体二极管,以自筹资金出资1450.4万美元(约6951万令吉)在“东方硅谷”设立海外子公司“晶银新材料(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另一侧,通富微电与AMD合资企业,其投资20亿令吉的新生产设位于“东方硅谷”的半导体封测厂TF AMD Microelectronics也于2023年第一季度建成。

2020至2021年,芯片产出紧张,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华天科技宣布以不超过18.17亿令吉收购马来西亚半导体封测商Unisem 75.72%的流通股,可见半导体未来将更具竞争力。

中美贸易战与马来西亚的机遇

2024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部分钢铁铝产品提高关税,导致美中贸易关系进一步紧张。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限制向美国出口关键技术组件并对美国公司进行调查。在此背景下,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2025年1月20日上任后进一步增加对中国产品的关税。这些政策变化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吸引中美两国投资的机遇。作为一个中立国家,马来西亚吸引了大量来自两国的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

然而,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警告说,中国企业不应利用马来西亚作为“洗产地”以规避美国关税。他的言论引发了国内政治辩论。马华公会的领导批评这可能损害外资信心和贬低国家法律制度的严肃性。

槟城的战略地位

槟城,被誉为“东方硅谷”,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马来西亚吸引外资的关键地点,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投资地。槟城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期间,许多公司寻找替代生产基地以规避风险。槟城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的工业化经验、熟练劳动力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然而,槟城也面临着“洗产地”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如何确保产品的真实性和保护本地工业不受负面影响的问题上。

“洗产地”对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

UiTM的莫哈末·拉姆兰博士指出,中国企业利用马来西亚进行“洗产地”会增加本地制造商的竞争压力。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低于马来西亚,这可能导致本地企业市场份额缩小,阻碍创新和经济发展。他建议加强对“马来西亚制造”产品的审核,利用现代技术如人工智能来简化监管过程,以保护国家产业和贸易声誉。

政策建议与商业道德

拉姆兰博士强调,仅指责中国企业是不公平的,政府应强化整个商业道德生态系统,包括加强对商品流通的监管,尤其是在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敏感行业。他提出,自由贸易区的监管也应当更加严格,以防止免税商品被非法标记为本地产品。此外,他提倡制定一份内阁文件,平衡经济、贸易、收入、商业道德和国家形象,以长远维护“马来西亚制造”的品牌。

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

阿兹米·哈桑博士从NASR指出,马来西亚已经通过投资发展机构(MIDA)设立了防止“洗产地”的政策。MIDA负责审核所有外国直接投资项目,确保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他认为现有的监管框架足以区分真正的投资者和利用马来西亚作为中转国的公司,避免过度政策限制引发外交误解。

马来西亚在当前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关注;另一方面,必须处理“洗产地”问题以保护本国经济和产业的诚信。通过强化监管、提升商业道德标准,并利用技术手段,马来西亚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李星

0 阅读:17
懂智能的李星子

懂智能的李星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