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谣2022》播出到第四期,迎来了首轮淘汰,陈鸿宇和张玮玮都因票数过低离开了,让很多观众直呼意想不到。
有乐评人比喻道,这就好比《乐夏1》上来先把新裤子跟刺猬淘汰了,《乐夏2》上来先把重塑跟五条人淘汰了,那后面还看啥呢?
在这个节目里,很多民谣音乐人都很真诚朴实、戏少、功利心弱,好几个表演很让人感动,但节目排名又很令人迷惑。据说淘汰赛是由年龄段在22岁至32岁之间的观众来投票的,就容易把一些具有热歌性质的流行歌投到高位,把需要生活阅历和审美鉴赏力去品鉴的歌投到低位。还有参与录制的观众表示,现场由很多李宇春的粉丝,其实并非民谣歌迷,都是为了看李宇春才去的,对于不喜欢不了解民谣的人来讲,投票不符合民谣歌迷的预期,就容易理解了。
对于陈鸿宇和张玮玮被淘汰,观众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这样一个民谣音乐节目,其实不需要搞淘汰制度。
音乐本身就是欣赏属性,每个人喜欢的风格唱法都不一样,懂音乐的人都未必能说哪一种就绝对好。而且一首歌的热度高不代表它质量好,同理热度不高不代表它质量不行。如果节目里让内行评论还可以接受,但让区区百余位年轻观众投票,结果确实不具有普遍性。
有观众表示,看到钟立风他们一起唱歌,还有马条唱歌的时候落泪的老狼,就觉得特别有感觉。这些老朋友们这么多年一直都在一起,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彼此的生活和回忆里一直都有对方存在,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而一旦搞起来竞赛,那种真诚的氛围就没有了。
如果说节目需要热度和讨论点,也可以深挖一下民谣背后的故事,像《时光音乐会》一样,大伙聊聊天唱唱歌,一起过会悠闲的生活,这或许才是民谣节目该有的样子。
也有人说,搞竞赛和淘汰也是没办法,节目要想火就得有看头,不刺激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没有人看,就没有人关注民谣,这本来就是个悖论。
第二个质疑的地方是,如果要淘汰,也不该首先淘汰陈鸿宇和张玮玮。
陈鸿宇和张玮玮都是民谣圈内知名的音乐人。陈鸿宇的《理想三旬》和张玮玮的《米店》都是民谣圈经典曲目,可以说,每一个喜欢民谣的人都听过。这两个人论作品有作品,论资历有资历,不管是舞台风格还是嗓音都非常的有辨识度,这么早就被淘汰了,确实令民谣歌迷们难以接受。
听说下期小河也被淘汰了,歌迷们期待他能拿出实验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现场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还有叶蓓这种唱功非常优秀的女歌手,也没有走到最后。另一位相对来讲比较有热度的女歌手陈粒,半决赛也被淘汰了。所以说,搞不懂这个节目到底是要民谣的内涵属性,还是要热度。
据说,《我们民谣2022》最终前五名是周云蓬、房东的猫、万晓利、柳爽、马条。
刚刚知道这个节目的时候,对节目的期待是民谣版的《乐夏》。现在看来,虽然同是爱奇艺出品,这节目比乐夏差远了,既不怎么懂民谣,也不会制造话题。《乐夏》时搞了很多环节介绍乐队的历史,《我们有嘻哈》则请了很多圈内人做顾问,剪辑出来选手出场顺序都是按说唱圈的矛盾来剪辑,以制造话题,大家看着才觉得有意思。而《我们民谣》除去舞台部分,其他真人秀就挺平淡,没太多可看性。
也可能因为搞摇滚和说唱的歌手,天然具有攻击性,比较戏剧化,容易产生冲突。而民谣歌手都比较佛系、淡泊,在这个时代自然抵不过年轻人的审美潮流,这可能也是我们民谣如今的某种处境吧。
你觉得是这个原因吗?
#我们民谣2022#
用户36xxx86
[狗头]小河还拿出实验性质的音乐?要上美好药店那一套估计直接就回家了。。
齊憅
看了几期,有几首还是有想再听次,现在快节奏有几人能静下心听听音乐感受歌词带来的回忆了。但好多首连听都没兴趣,尤其是那个盲的,不针对他的身体因素,就那几个和弦配些自己的词,真有那么感动大街上多的是吧
上官
陈粒被淘汰就不看了[得瑟]
无言的火闪
歌还是好听,冲着听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