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猫事件再次反转,这事儿真的让人血压飙升!

桃花杂序 2025-03-17 16:23:37

情感在流量中湮没,真相在审判中掩埋。

胖猫的离开是悲伤的开始,同情他的遭遇,送一份外卖给他些温暖,尽一尽路人的绵薄之力。

本是向善的举动,却成为资源浪费的出发点。用8000块点一堆没人吃的外卖,这样的情感寄托,实在无法认同。人已经不在,再多的动作都是随风去,还造成了94.6万吨的垃圾。无数的外卖和曾经大妈为给爱豆拉票倒掉的牛奶并无区别。表面上是温情的祭奠,实际却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全民参与的一场闹剧,每个环节都透露着扭曲。将对弱者的同情转化为实际的外卖,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无实际意义,也无法挽回逝者的生命。外卖祭奠的本质,无非是流量的争夺。话题冲热搜第一,逝者被消费为娱乐素材。表演式的同情,只是为了自我感动。这场闹剧不仅只是资源的浪费,还有对无辜者的攻击。不理性的跟风骂战,畸形的流量逻辑,让悼念行为变质,我们在一旁煽风点火。警方耗时两月的调查清晰显示,女友与胖猫的资金往来无过错,且钱款已悉数返还。然而,真相未能阻止暴力的蔓延:她的家庭住址被曝光,经营的花店在辱骂中关闭,甚至日常出行也遭无端拍摄。当公众以“正义”之名唾弃另一个生命时,这场闹剧早已与逝者无关,而是演变为一场集体泄愤的狂欢。

最初质疑女方的帖子被算法优先推荐,导致更多人加入声讨阵营,形成一种虚假共识。

平台的算法助推对立内容,缺乏对网暴的及时干预,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情绪和偏见绑架了大脑,仅凭片面聊天记录就认定女方是"拜金恶女",只因人脑天然排斥复杂思考,面对信息过载时,会优先调用直觉。

杏仁核(情绪中枢)的反应速度比前额叶皮层(理性中枢)快0.3秒,群体情绪爆发时(如集体愤怒),理性思考会被压制。多数人又喜欢当审判者,将复杂事件简化为“完美恶女”叙事,所以女方会无端遭到死亡威胁。

人人都有法不责众的心理。当数万人同时网暴时,每个参与者都会自我安慰:"又不是我一个人骂的"。

为泄愤而去唾弃另一个生命,真要将她逼上绝路后,再来一次无关痛痒的祭奠?伤害一个人很容易,建立对立的关系引发骂战才有流量。事实却不是非黑即白,恋爱时的你来我往,硬要简化为男方的为爱付出,未免太牵强。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判定一个人有罪,简直是毫无依据,仅凭姐姐的说辞就无条件的信任?我们对自己的家人尚不能这么笃定。但是,有人就喜欢围观悲剧,死了人还要看续集,更要出一份力,表示自己也是舞台的一员。根本没人关心感情纠纷真相的真相,全网都是意想一个【完美恶女】当出气筒。扒照片、骂祖宗、P遗照,每句恶评都在给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泄愤。

在他人不幸中寻求自我感动,却忽视真正援助。点外卖是表演,捐款是行动,但这么干没有关注度,毕竟这时代,为了流量,离开的人被消遣了才算没白死。悼念应回归对生命的敬畏,而非制造新的伤害。理性参与,有效救助,平台也应该完善反网暴机制。与其用馊掉的奶茶堆砌热搜,不如让逝者的名字成为反思的起点

0 阅读:5
桃花杂序

桃花杂序

分享人物故事,感悟人生智慧,让生活少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