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多被家暴16次,女子小谢将前夫告上法庭,只要求判处其死刑,纵使公婆哀求其原谅自己的儿子,也被小谢直接拒绝,甚至回复称只有丈夫贺某阳被判死刑才能平静下来。
据医院消息表明,谢女士的伤情十分严重,6-8肋骨骨折,脑震荡情况只能缓解处理,终生需要悬挂粪袋生活,贺某某面临的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无法辩驳,只能不断写和解信送过来。
但谢女士对此十分冷淡,认为这是前夫一家在利用道德和舆论进行施压,而她绝不会让步,一定要让其受到法律惩处,才能消解她这2年受到16次殴打的恐惧。
就算现在躺在医院治疗,谢女士仍旧心怀恐慌感,她偶尔还会梦到前夫在梦中殴打他,因此,想要让谢女士走出阴影选择谅解,并不是什么简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恰恰相反。
目前,谢女士坚定的要求法院从重处罚,更是希望前夫直接被判处死刑,两人相识于2020年,同年7月份结婚,在2021年有了自己的孩子,而贺某阳是再婚人士,以前就有孩子。
而他上一段婚姻之所以破裂,也是因为自己脾气暴躁导致的,可以说谢女士婚姻直接踩坑,变成了贺某阳发泄怒气的工具,2021年,谢女士因为怀孕导致情绪不稳定。
作为丈夫的贺某阳不想着如何安抚,反而以暴力行为应对,将妻子谢女士拖出小区进行殴打,幸好有路过的外卖员才将其救下,随后将其送医,但警方人员到来后还是以调解为主。
当着警员的面,贺某阳不敢过多反驳,连连承诺会停止家暴行动,但这只是空谈,很快他就对谢女士进行了第二次家暴,而谢女士直接表明了离婚的想法,却被贺某阳拒绝。
而且在谢女士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家暴行为再次加重,谢女士为了自身安全不得不频繁往外面跑,但每次都被带回然后进行殴打,对这样的生活,谢女士也感到十分绝望。
而在2023年4月份的时候,谢女士因为家暴受到严重的伤势,且前夫拖延治疗,一度要失去生命,最终来到医院,是医生从鬼门关将其救出来的,其蛛网膜出血、胸腔积液。
除此之外,各类小伤数不胜数,光治疗就花了一个多月,出院后也必须每天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这也是她遭遇家暴最为严重的一次,经过这件事后,谢女士就打算离婚了。
不过前夫当时的回复仍旧和以前一样,拒绝同意离婚,谢女士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就此选择起诉自己的丈夫,检察院给出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这是贺某阳无法辩驳的。
而深知自己前夫本性的谢女士表示只有死刑自己才能安心,所以希望按照故意杀人罪定义,不能因为医生将自己救回就忽视其本身拖延治疗的行为,这一宣言也让贺某阳十分害怕。
因为证据确凿,只能去思考如何减刑,不可能说安然无恙,为此,贺某阳多次写下和解信息,希望谢女士能够更加谨慎一些,他写了很多两人的生活日常,其中甚至还有威胁的信息。
谢女士因此更加恐慌,她觉得像前夫这种性格,一旦出来就可能对自己进行报复,甚至是针对她的家人,所以希望法院能够从重判决,让律师申请提级审理。
2023年年底,该案件正式提出公诉,在2024年5月份进行第一次审理,谢女士期望的离婚也总算借由法院强制执行实现,另外,她还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
这或许是谢女士唯一获得一些安慰的情况,不过,按照法律要求,贺某阳在离婚后应该支付基本的抚养费用,然而贺某阳却以此要挟,称谢女士不写谅解书就不给钱。
在谢女士住院提出诉讼后,贺某阳和家属来到医院,拿来了八万元的费用,称如果写谅解书就再给她拿八万元,但得知谢女士无意妥协后,就不再承担治疗和抚养义务。
双方矛盾再次扩大,谢女士的父母家属都支持她维护自己的权利,帮助她照顾女儿,还缴清了医院治疗的费用,对于家人,谢女士也是感到十分愧疚,让他们为自己花费更多心力。
由于身体因素,谢女士虽然也想自力更生外出工作,但每天接受治疗的条件很少有老板能够认同,只能处于待业状态,而根据医生所言,谢女士的左肾功能丧失,右肾也出现问题。
现在能够活着都算不容易,没办法奢求更多了,在拿到伤残判定后,谢女士产生不满,要求重新进行伤情鉴定,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轻伤二级,这个损伤程度不足以判处死刑。
为了让前夫付出更大的代价,谢女士指出贺某阳的手段恶劣,社会不良影响很大,都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进一步增加惩戒力度,要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件。
由于舆论发展极其快速,2024年11月20日候武区人民法院发布通知,受理此次刑事案件,但谢女士提出异议,她认为伤残等级判定出现了问题,前夫需要赔偿的数额太少。
另外,谢女士也表明态度,如果以虐待和故意伤害罪论处,前夫出来后大概率会进行报复行动,她的安全性无法保证,所以不能认可27日和28日的两场审理。
法院获悉谢女士的想法后,认定双方存在分歧,发布通知延期审理案件,获得谢女士认可,财产分割问题也被延期处理,事件到此算是暂且告一段落,但两人的纠纷却没有停止。
经过该事件后,有人称谢女士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毕竟以结果来说,致人死亡的事实不存在,想要就此标定故意杀人罪很难,更大概率会激化双方矛盾。
也有人称为了给各类家暴问题树立一个典范,贺某阳这类引发社会舆论热议的案件刚好当成前例,应该重判以儆效尤,但无论如何,希望大家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