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贪酒懒汉遇横财

冰香观察文化 2025-02-19 19:17:02

在咱这平平常常的小镇上,日子就像那缓缓流淌的小河,不紧不慢地过着。阿福和他老母亲,就住在镇西头那间小破屋里。阿福他娘,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整天靠着给人缝缝补补,挣那仨瓜俩枣的,勉强维持着娘俩的生计。可阿福呢,长得人高马大,浑身是劲儿,却整天游手好闲,像个没头的苍蝇似的,东逛逛西晃晃,啥正事儿也不干。

眼瞅着阿福年纪也不小了,阿福他娘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托了媒人,给阿福说了门亲事,女方叫翠儿。这翠儿模样虽说不是顶好看的,但性格直爽,是个能过日子的人。过门之后,翠儿一瞧这家里的光景,心里就凉了半截。家里穷得叮当响,吃的都是些清汤寡水的玩意儿,十天半月都见不着一点荤腥。

翠儿心里着急,就跟阿福念叨:“阿福啊,你瞅瞅咱这日子,过得清汤寡水的,像啥话呢?你也老大不小了,得找点事儿做,挣点钱,把咱这日子过得红火起来,不能老这么混日子啊!” 阿福每次都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行嘞,媳妇,我知道了,过两天就去找活干。” 可一转身,就把这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照旧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翠儿见阿福这德行,心里那个气啊,就像那点着的炮仗,“噼里啪啦” 地就爆发了。“阿福,你到底咋想的?天天就知道瞎晃悠,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你要是再这么下去,咱俩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阿福被翠儿这么一骂,也不吭声,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孩子。阿福他娘在一旁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只能偷偷抹眼泪,心里盼着儿子能早点懂事。

这天,翠儿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把心一横,对阿福下了最后通牒:“阿福,你今儿个要是还不去找活干,你就别进这个家门了!” 阿福一看翠儿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没办法,只能磨磨蹭蹭地出了门。

阿福在小镇上晃悠了一天,这儿问问,那儿打听打听,可不是嫌弃人家给的工钱少,连牙缝都塞不满,就是觉得活儿太累,自己这身子骨受不了。一天下来,工作的事儿连个影子都没见着。阿福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嘟囔着:“哎呀,这找活干咋这么难呢?还不如在家躺着舒服呢,真是的。”

阿福他娘知道儿子找活不容易,心里着急,就到处托人帮忙。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还真多亏了邻居帮忙,给阿福在一家米店找了份搬运大米的活儿。这活儿虽说累得够呛,一天下来,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可工钱还算说得过去。

刚开始的时候,阿福想着终于有活儿干了,也能挣点钱了,还挺有干劲儿的。每天早早地就去米店,搬起大米来也不含糊。可没干几天,他那懒毛病就又犯了。一看到那堆得像小山似的大米,就犯起了愁,心里直打怵。干活的时候,也是能偷懒就偷懒,能少搬一袋是一袋。

米店对面有个小酒馆,每天阿福路过的时候,那酒馆里飘出来的酒香,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阿福的魂儿都给勾走了。阿福心里直痒痒,寻思着:“我这天天累死累活地干活,也该犒劳犒劳自己了,这酒啊,不喝白不喝。” 于是,每次发工钱的时候,他就偷偷地克扣一点,藏起来,想着攒够了钱,就去酒馆好好地喝上一顿,过过酒瘾。

翠儿呢,心思细腻,她发现阿福上交的钱越来越少,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阿福咋回事呢?工钱咋越来越少了呢?” 她决定偷偷观察阿福的行踪。这天,阿福又像往常一样,从酒馆里出来,喝得醉醺醺的,走路都东倒西歪的。刚走到家门口,就被翠儿逮了个正着。

翠儿一看阿福这副德行,肺都快气炸了,叉着腰,大声数落道:“阿福,你瞅瞅你,挣点钱全拿去喝酒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你这没出息的玩意儿,就知道吃喝玩乐,你咋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阿福被翠儿这么一骂,酒也醒了大半,低着头,不敢吭声,像个霜打的茄子。

有一天,阿福像往常一样,在回家的路上晃悠着。路过一条小巷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了个狗啃泥。阿福低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个布袋。他好奇地捡起来,打开一看,顿时眼睛瞪得像铜铃,里面竟然装着十两银子!阿福心里那个乐啊,就像吃了蜜一样,“哈哈,这下可发大财了,老天爷可真是眷顾我啊!” 他左右瞅瞅,发现四周一个人都没有,赶紧把布袋塞进怀里,撒腿就往家跑,那速度,就像后面有狼在追似的。

阿福回到家,“砰” 地一声关上了门,兴奋得满脸通红,把银子拿出来,在翠儿面前晃了晃,得意洋洋地说:“媳妇,你瞅瞅,这是啥?十两银子啊!咱这下可发财了!” 翠儿又惊又喜,问道:“阿福,这银子哪来的啊?” 阿福就把捡钱的经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翠儿听了,皱起了眉头,担心地说:“阿福啊,这钱来路不明,咱可不能要啊。万一失主着急得不行,到处找这钱咋办呢?咱可不能干这昧良心的事儿啊。” 阿福却满不在乎地说:“哎呀,媳妇,你就是想太多了。这钱是老天爷送给咱的,不要白不要。要是等失主,指不定等到啥时候呢,咱先花着再说。”

阿福拿着银子,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去酒馆好好地大吃大喝一顿,再给翠儿买件漂亮衣服,剩下的钱就留着自己以后花。想着想着,阿福的嘴角就不自觉地往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

阿福拿着银子,哼着小曲儿,兴高采烈地往酒馆走去。路过一家绸缎庄的时候,他看到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猫在店门口玩耍。这小猫长得那叫一个可爱,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阿福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蹲下身子,逗弄起小猫来。小猫也不怕人,围着阿福转来转去,还时不时用脑袋蹭阿福的手,嘴里 “喵喵” 地叫着,别提多招人喜欢了。

这时,绸缎庄的老板走了出来,看到阿福在逗猫,就笑着说道:“小伙子,这猫可不是一般的猫啊,它是刘财主家的白玉猫,走丢好几天了。刘财主正满世界地找它呢,谁要是能把猫送回去,赏银五十两!” 阿福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这猫这么值钱,要是我把它送回去,不就发财了?这可比我在米店干几个月挣的钱都多啊!” 于是,他对老板说:“老板,这猫我先带走,我去给刘财主送回去。” 老板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阿福抱着小猫,心里乐开了花,连酒馆也不去了,直接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想:“这五十两银子到手,我就可以买好多好吃的,还能给翠儿买几件漂亮衣服,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阿福越想越高兴,脚步也越来越快,恨不得马上就把猫送到刘财主家,拿到赏银。

阿福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把好消息告诉翠儿,就听到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看,是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男的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女的则泪流满面,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女的看到阿福怀里的小猫,顿时眼睛一亮,哭着就扑了过来:“我的猫啊,你可算回来了!你知道我这几天有多着急吗?” 阿福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不知所措,站在那里,像个木头桩子似的。

男的走上前,解释道:“这猫是我们家的,我媳妇不小心把它弄丢了,这几天她茶不思饭不想,整天以泪洗面,一直在找。没想到在你这儿找到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阿福听了,心里有些疑惑,问道:“你们说是你们的猫,有啥证据呢?” 男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铃铛,摇了摇,小猫听到铃铛声,立刻欢快地叫了起来,还伸出爪子去抓铃铛。阿福见状,心想:“看来这猫真的是他们的。” 于是,他把猫还给了他们。

两人抱着猫走后,阿福突然想起了刘财主的悬赏,一拍大腿,懊悔地说:“哎呀,我真是糊涂啊,这五十两银子就这么飞了!我咋这么傻呢?” 他越想越气,赶紧追出门去。可是,那两人早已没了踪影,阿福在大街上找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阿福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正想跟翠儿诉苦,这时,又有人敲门。阿福打开门,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穿着华丽的人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几个家丁。这人正是刘财主。刘财主看到阿福,眼睛一瞪,问道:“你是不是捡到了我的白玉猫?” 阿福无奈地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刘财主听后,气得脸都红了,大声骂道:“你这蠢货,被人骗了都不知道!那猫明明是我的,你赶紧给我把猫找回来,不然我饶不了你!” 阿福吓得脸色苍白,腿都软了,连连点头,“是是是,刘财主,我一定把猫找回来,您千万别生气。”

阿福和翠儿开始四处寻找那对夫妻和白玉猫。他们找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都跑遍了,问遍了每一个人,可还是没有任何线索。阿福心急如焚,像只无头苍蝇似的,每天都唉声叹气:“这可怎么办啊?要是找不到猫,刘财主肯定不会放过我,我这小命可就悬了。” 翠儿虽然也很着急,但还是安慰阿福:“别着急,阿福,咱们再想想办法,总会找到的。这猫说不定还在小镇上,咱们再仔细找找。”

三天过去了,阿福还是没有找到猫。刘财主带着家丁再次找上门来,恶狠狠地威胁阿福:“今天要是再找不到猫,我就把你送到官府去,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阿福吓得浑身发抖,额头上直冒冷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心里后悔极了,早知道就不贪图那点小便宜,把猫还给那对骗子了。

就在阿福绝望的时候,王婆婆突然来到了阿福家。王婆婆是镇上的孤寡老人,心地善良,以前阿福他娘没少帮她。王婆婆对阿福说:“阿福啊,我听说你遇到麻烦了。我刚才在集市上看到一个人抱着一只白猫,样子很像你说的那只白玉猫。你赶紧去看看吧。” 阿福听了,喜出望外,连忙道谢:“王婆婆,太谢谢您了,您可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说完,就和翠儿一起朝着集市跑去。

阿福和翠儿来到集市,果然看到张二麻子抱着白玉猫在人群中穿梭。阿福一眼就认出了张二麻子,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张二麻子的衣领,大声喊道:“你这骗子,快把猫还给我!” 张二麻子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阿福和翠儿死死拦住。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看到这一幕,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是咋回事啊?”

“好像是这人骗了人家的猫。”

“这张二麻子,整天就知道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这次可被抓住了。”

在众人的指责声中,张二麻子低下了头,乖乖地把猫交给了阿福。阿福抱着猫,和翠儿一起,来到了刘财主家。

刘财主看到猫,十分高兴,对阿福说:“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我的猫就找不回来了。这是五十两银子,你拿着吧。” 阿福接过银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想到,自己还能拿到这笔赏银。

经过这件事,阿福彻底醒悟了。他知道了踏实做人、勤劳做事的重要性。他辞去了米店的工作,用这五十两银子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在翠儿的帮助下,杂货店生意越来越好。阿福也不再偷懒耍滑,每天早早地开门营业,晚上很晚才关门。他和翠儿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从那以后,阿福经常跟人说起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诫大家不要像他以前一样,贪图小便宜,要脚踏实地地过日子。而小镇上的人们,也都把阿福的故事当成了一个教训,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正直、勤劳的人。

0 阅读:37
冰香观察文化

冰香观察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