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和毛主席相继逝世,复杂的国家形势将年近80的叶剑英元帅推向了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
在党和国家正值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叶剑英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了危局。这一时期,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他独自辗转于西山、玉泉山等住地,频繁找华国锋、汪东兴商量对策,多次与陈云、康克清、邓颖超、李先念等老同志进行密谈。
期间,叶剑英更是在遭到王洪文监视的情况下,镇定自若,“游山玩水”,示人以缓,让对手放松警惕。
1976年10月6日晚,叶剑英坐镇怀仁堂,指挥了一次重大行动,并主持召开了一个“特别的会议”,党和国家的历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叶剑英挺身而出,团结老干部挽救危局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举国悲痛。叶剑英怀着巨大的悲痛投入到了毛主席的治丧工作中。
作为新中国开天辟地的缔造者,毛主席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为了悼念毛主席,首都人民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沉痛悼念毛主席期间,江青等人却正在加紧行动,企图篡党夺权。
王洪文带着自己的工作人员住进了中南海的紫光阁,并设立了17部电话,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向他汇报工作。而北大、清华等高校也成为了他们搜集情况、材料的“窗口”。江青要求凡是给党中央的信件都必须先送她过目。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会议在讨论毛主席的治丧工作时,江青却一再叫嚣“开除邓小平党籍”。此外,她更是对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张玉凤软磨硬泡索要毛主席的文件和档案材料。
江青等人如此执着于文件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心虚,担心这些文件中有涉及自己历史问题的内容,二是要整人就必须有借口,这些便是他们的“武器”。
针对江青等人的目的,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叶剑英很快便认清了他们的阴谋,于是,叶帅反复叮嘱汪东兴说:“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被夺了中央的权。毛主席生前,你保卫了他的安全,毛主席去世,请你继续看管好他的文件档案,暂时来不及清理的,一定要好好封存,千万不能遗失。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
当时,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正不断遭受着打击,党中央也一时难以作出决断,而叶剑英的处境也很艰难。但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他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要。于是,尽管同样处在困境,但他还是毅然走进了7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此后,身处斗争漩涡里的叶剑英审时度势,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同江青等人展开了斗争。回顾毛主席此前的言论,叶剑英觉察到了毛主席对江青等人的警惕:自1974年起,毛主席便多次批评“四人帮”,并表示要加以“解决”,甚至提出“下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的主张。与此同时,在组织安排方面,毛主席更是堵住了他们爬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位置的路。
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就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而毛主席生前没有解决的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叶剑英意识到要想解决这场斗争,就必须小心谨慎,更要团结老一辈革命家。于是,叶剑英同京外的军队高级将领韩先楚、杨得志等人打招呼,要求他们一定要注意形势,掌握好部队。
此后,不断有军队和地方上的老同志以拜访、探病、捎口信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叶剑英汇报当地情况。经过跟党内和军队内领导干部的接触和交谈,叶剑英心中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此后,叶剑英先后多次找华国锋、汪东兴密谈,争取两人的支持。然而,这时的叶剑英正处于王洪文的紧密监视之中,对此,叶剑英早已有所察觉。他每天出门散步,跟老同志闲聊,让他们放松警惕。几天后,叶剑英便顺利转移到了玉泉山9号楼。
后来,当王洪文发觉叶剑英不在西山时,恼羞成怒,去质问汪东兴:“为什么让叶剑英搬去玉泉山了?”
汪东兴一脸淡定地说道:“9号楼曾是周总理住过的。他生前特意交代,要让剑英同志住那。”
住进玉泉山后,叶剑英表面上深居简出,但他经常利用各种几乎同老同志联系,邓颖超、陈云等老同志纷纷表示支持他解决斗争的做法。康克清也专门向他转达了朱老总生前的遗愿。这些老同志的强烈支持对叶剑英作出最后的决策并付诸行动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既然要行动,部队便是最重要的,叶剑英对此高度重视。
他交代军事科学院的主要领导人粟裕、宋时轮等人时刻关注部队动向:“眼睛要明,耳朵要张,嘴巴要紧”。此外,他还要求空、海军领导人张廷发、吴富善、肖劲光等和北京军区等傅崇碧、吴忠等加强战备。当时,张廷发正因生病住在空军医院,当他收到叶剑英“病要治,部队也要管”的招呼后,当天便出院,亲自到了作战值班室坐镇,加强对飞行训练的具体领导。
可见,在这次行动中,叶剑英彻底解决“四人帮”的决定是得到一众老干部们支持的。
“以快打慢”出其不意,一举除四害
时间很快进入了1976年10月,江青等人开始向外散布10月7、8、9日将发表“特大喜讯”的传闻。同时,他们在上海商店大肆购买鞭炮和红纸,为“庆祝活动”做准备。种种迹象已经表明,江青等人要动手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叶剑英立即作出反应,他认为:此刻不能再等了,必须要“以快打慢”。
10月4日,叶剑英看过《光明日报》上刊登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这篇文章后,当机立断找到华国锋,同他进行紧急磋商。叶剑英严肃表示:“现在,解决他们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他们就要动手了。我们也不能再等了,要提前行动。”
就这样,经过商议后,决定于6日晚8时开始行动。而原本他们的计划是要在国庆节10天后再动手的。
一切准备就绪,10月6日晚8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举行,按规定,出席会议的有华国锋、叶剑英、王洪文和张春桥,为让姚文元到场并不引起怀疑,中央办公厅特意通知他参加修订文献,列席会议。
当晚,叶剑英带上警卫参谋提前出发,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已经到场的华国锋一直看着门口的方向,焦急地等待着另外三人。
8时许,王洪文第一个到场,一进门便被警卫人员扣押下来,他气急败坏地大叫道:“你们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
王洪文一边嘴里叫喊着,一边被警卫人员押到了正厅里,这时,华国锋对他说道:“王洪文,我代表党中央宣布,对你进行隔离审查。”
随后,王洪文便被秘密带走了。不过,他嘴里还不服气地叫嚣道:“没想到啊,居然这样快。”这也从反面验证了叶剑英决定“以快打慢”的正确性。
第二个来的是张春桥,当他走进怀仁堂时,突然察觉到气氛不太对,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没等他搞清楚,警卫人员便架着他来到了华国锋和叶剑英的面前。张春桥见状当即便明白了,他没有任何反抗,任由监护人员带着离开了。
姚文元手里拿着毛选送审本来到了“开会”的地点,不过,还没等他准备“大显身手”,警卫人员便将他带走了。
就在这三人被隔离审查的同时,另一组执行特殊任务的小组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他们是来对江青进行隔离审查的。江青听到后,又气又慌张,连声质问:“为什么?为什么?”
随后,她又拒绝交出保险柜的钥匙,“不能把钥匙交给你们。”最后,无奈之下,江青将钥匙装进了一个信封里,并在上面写下了“华总理亲启”五个字后才交给了执行小组。交接完成后,江青便被隔离审查了。
就这样,前后没有耗费一个小时,没费一枪一弹,也没流一滴血,便将猖狂至极的“四人帮”解决掉了。
在这一过程中,叶剑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当晚10时许,叶剑英和华国锋回到玉泉山9号楼,连夜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从晚上10点一直开到了第二天凌晨的4点。尽管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但参会人员一个个精神抖擞,欢欣鼓舞。
由于这次会议是紧急召开的,许多到会的同志并不知道“四人帮”已经覆灭,更不知道突然开会是发生了什么。就连李先念来到玉泉山后,也十分着急地询问接待人员:“开的什么会?叶帅的身体还好吗?”当他在会议上听到已经解决了“四人帮”的消息后,感到十分欣慰,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拥护。
会议一结束,已经一晚上没有休息的叶剑英并没有急着去休息,他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这一喜讯立即透露给处于“软禁”的邓小平和其他老同志。
很快,邓小平便被接到了玉泉山9号楼,叶剑英亲自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邓小平,并向他传达了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此外,他还十分关心邓小平的身体状况,并为他改善了居住环境。而得知消息后的邓小平也由衷地感到开心。
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当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出后,不少老同志纷纷表示支持,陈云高兴地说道:“叶剑英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少老同志也对叶帅的行为大加赞赏:“叶老帅在关键时刻,又一次为我们党和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
面对扑面而来的称赞,叶帅表现得十分低调和谦虚。对自己的功绩总之闭口不谈,将胜利归功于党和人民。他真诚地表示:“政治局全体同志除‘四人帮’外,同‘四人帮’的斗争,思想是统一的,认识是一致的,决心是大家下的。……如果后人想问党的这段历史,可以用一句话来回告:‘无限风光在险峰’。”
随着江青等人的覆灭,党和国家也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叶剑英同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们一道,肃清流毒、拨乱反正,全身心投入到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中。
经过一系列的行动,党和国家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为了让真正的共产党员掌握领导权,叶剑英认为要尽快将大批受到错误冲击的、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解放出来。
在叶剑英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冲破了重重阻碍,让不少老同志复出,重回领导岗位。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在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正式恢复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职务。此后,在推动进行拨乱反正和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的过程中,邓小平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特殊时期,军队建设也遭到了干扰和破坏,积弊严重,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叶剑英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亲自抓各总部、军种机关、军事院校、各大军区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针对领导人员,他也一个又一个了解情况。虽然叶帅年事已高,但每当投入到工作时,他总是端正地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听取汇报,下达指示。
除了对军队领导班子的配备情况加以了解外,叶帅还十分重视从政治思想上加强军队建设。他多次强调,一定要保持和发扬毛主席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搞好军政、军民团结:
“我们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我军就有脱离党的领导的危险,就有改变无产阶级性质的危险,就有失去战斗力的危险,就有被资产阶级野心家篡夺领导权的危险。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关系着我军的强弱、胜败、生存和发展。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我想它的深刻含义就在这里。”
在军队工作逐渐趋于稳定后,叶帅并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他十分重视开展实地调查,经常风尘仆仆地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各地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并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实行改革开放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叶帅呕心沥血,在文化教育、科技、文明建设、经济等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在外交领域,叶帅又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先后接待了大量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知名人士,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作出重要贡献,他也由此赢得了各国政治家和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1982年9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叶帅又主动退位让贤,为促进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机构成员实现新老交替作出了表率:
“我今年85岁了,年老多病,做事已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中央没有决定我推出之前,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叶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86年10月13日起,叶剑英病情恶化,处于昏迷状态。21日晚,叶帅病情再度恶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解放军三总部等各级在京领导人纷纷连夜前往病房看望。然而,尽管医护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抢救,但叶帅的心跳还是在22日凌晨停止跳动了。
噩耗传出后,举国悲痛,并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世界各大通讯社纷纷报道了叶剑英逝世的消息,并纷纷评述叶帅的功绩和他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叶剑英是共和国一颗永垂不朽的帅星,他将永远闪耀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