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地区2022-2023年度草莓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选酒司南 2023-05-10 09:42:39

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023年4月,江苏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组织生产者调研。根据江苏省各地经济发展、草莓种植面积分布等情况,选取了以下草莓种植地区作为调研区域,包括南京、镇江、苏州、南通、盐城、连云港、徐州和淮安等地,具体如图1-1所示。本次调研全部采用实地采访的形式,产业经济团队各成员分别与农户一对一进行交流并填写问卷。产业经济研究团队在体系内各个基地的积极协同配合下,调研工作顺利完成,及时获取了本年度江苏省草莓生产情况的一手数据。本次共完成调研问卷292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图1-1 江苏省调研样本分布图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草莓种植户的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要素成本(种苗、农药、肥料、农膜、机械、雇工等)、2022-2023年度的草莓收入和产量、土壤处理技术的采用情况、育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情况等。本章主要详细阐述江苏省草莓种植户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和成本收益分析。

2 草莓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2.1 草莓生产概况分析

2.1.1 草莓种植规模

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江苏省草莓种植户平均种植面积为11.52亩,最小值为0亩,最大值为165亩。我们把草莓种植户种植面积在5亩及以内认定为小规模农户,种植面积介于5亩(不含)和10亩(不含)之间认定为中等规模,种植面积10亩及以上认定为种植大户。表2-1-1统计了调研区种植规模情况。从全省种植规模来看,江苏省目前草莓种植大户占据主要种植群体,占比为43%。中等规模农户占比为24%。小规模草莓种植户占比33%。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力供给情况成为制约单个家庭草莓种植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

分地区来看,调研区域内,连云港和镇江主要以小规模农户为主,比例分别超过当地农户规模的70%和50%。南京主要以中等规模种植为主,比例超过了当地规模的60%。盐城和南通以种植大户为主。单从调查的样本来看,南通和南京地区基本没有小规模户,其他地区种植规模差异不大。

2.1.2 草莓品种种植结构

图2-1-1展示了本年度江苏省调研区域内292个草莓种植户主要品种选择情况的统计结果。从草莓种植户品种选择情况来看,除1位农户只育苗不参与草莓种植外,约有85%的农户选择红颜作为种植品种之一,红颜仍然是草莓种植户首选的种植品种。

图2-1-1 2023年江苏省草莓品种种植选择情况(单位:人数)

表 2-1-2列出了2023年按草莓品种划分的各地区草莓种植面积情况。从调研区域样本的草莓各品种种植面积来看。2023年红颜的种植面积达到2442.7亩,占全部样本种植面积的72.6%。与2018-2022年相比,红颜种植面积同样是处于第一位。这说明红颜目前依然是江苏省草莓种植户的最主要栽培品种。主要原因是红颜草莓作为传统品种,种植历史长,种植技术成熟,口感佳等优势。

2023草莓种植面积大小排在前十位位的品种依次为红颜、宁玉、章姬、妙想和久香。以上5种草莓可认为是目前江苏省草莓种植的主要品种。

从地区各品种草莓种植面积来看。各地区之间不同品种的草莓种植面积差异较大。就各品种种植面积占该地区总的种植面积比例而言,除了徐州,红颜在其他地区均占据面积第一的位置。红颜种植面积占比高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愿意为口感好的草莓支付高溢价。尽管红颜单产不算高,但是口感深得大众喜爱,价格较其他品种更高。草莓种植户正是看准了消费偏好,因此更加注重销售价格而不是产量。但有些地区也会选择种植高产和极早熟的品种,通过提升产量获得更高的收益。比如盐城地区,选择了宁玉作为当地草莓种植第二大品种。

当然,种植面积结构差异原因还可能与该品种的技术特性有关。如徐州地区草莓农户选择最多的品种是宁玉和章姬。总体来看,这两个品种综合形状表现良好,具有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的特性。

从调研结果来看,还有部分农户种植了例如白雪公主、联盟等品种。但是,对农户来说,新品种种植风险较高。一方面,农户的种植经验有限,难以确保新品种的产量;另一方面,草莓消费市场仍认可主流草莓品种,如红颜、宁玉、章姬等,农户无法预测市场动向,新品种销售价格变得不确定。因此农户一般采用小范围内尝试的方式种植新品种。因此当前新品种的种植面积比较小。

2.1.3 草莓种植户人口特征

(1)户均种植面积

图2-1-2 江苏省各市平均种植面积(单位:亩)

图2-1-2按地区统计了调研区域草莓种植户平均种植面积。总体上来看,全省草莓种植户户均种植面积为11.52亩,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其中南通地区的平均种植面积最大,平均每户24亩。镇江和连云港地区种植面积最小,平均每户仅有6亩左右。从实际调研来看,南通地区种植户以大规模种植为主。而镇江和连云港地区草莓种植户非常多且更为集中,种植以单个家庭小规模为主。

(2)种植年限

图2-1-3 江苏省各市平均种植年限(单位:年)

由图2-1-3可知,全省农户的平均种植年限为10.3年。表明多数草莓种植户种植经营丰富。其中镇江草莓种植户的平均种植年限最长,平均达到15.2年。镇江白兔镇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称号,其草莓种植历史悠久。南京草莓种植户种植年限最短,平均为5.5年,本次调研样本地主要在汤山和溧水区,由于草莓生产效益高,该地区近年来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更多的农户选择种植草莓。但是他们的种植经验并不丰富,种植年限较低。

(3)种植决策者年龄

图2-1-4 江苏省各市草莓种植决策者年龄(单位:岁)

由图2-1-4可知,调研区域草莓种植户平均年龄为49.8岁,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小。总体而言,草莓生产主体的年龄偏大。这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人口结构老年化严重。其中,镇江地区草莓种植户平均年龄最大。南京和南通地区草莓种植户相比来说较为年轻,平均年龄44岁左右。

(4)草莓决策者文化程度

图2-1-5 江苏省各市草莓种植决策者文化程度

由图2-1-5可见,全省草莓种植户文化程度普遍为初中水平。这与传统的调查研究相吻合,目前草莓生产主体文化程度整体不高。

2.2  草莓生产投入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粗放的主要原因大多农民关心最终的收益,但是缺少对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对不同环节的成本投入进行梳理,分析成本投入过程中产生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同时,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有利于未来草莓生产成本控制活动的开展,使得农业更好的向精细化发展方向迈进。

在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成本投入集中以下几个部分:种苗投入成本(含自繁苗和外购苗)、农药支出成本、化肥与有机肥费用、蜜蜂使用成本、滴灌带投入、农用机械折旧、大棚折旧、棚膜与地膜费用、水电费用和生产雇工成本等情况。本节主要就这些成本投入梳理分析调研地区草莓种植户生产投入情况。

2.2.1 种苗投入成本

图 2-2-1统计了样本区域种苗投入成本情况。由图可知,各地区平均每亩自繁苗投入成本为4391.10元,平均每亩外购苗投入成本为2554.66元,各地区之间种苗总的投入成本差异则并不明显。

图 2-2-1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种苗投入成本(单位:元)

具体来看,连云港地区以外购种苗为主,亩均外购苗投入达6411.92元。结合当地农户反馈,造成连云港外购种苗投入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草莓定植密度很大,每亩约种植10000颗幼苗,需大量外购才能满足需求。其他区域种苗数量一般在5000-6000棵左右,草莓种植密度较小。而南通、徐州和盐城的农户认为外购苗会带来更多的病虫害问题,故多以自繁的本地种苗为主,自繁苗亩均投入分别约6287.26元、5485.81元和5071.43元。

2.2.2 农药投入

现阶段,化学农药在草莓生产投入中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图2-2-2统计了本年度各样本地区农药投入情况。总体来看,个别地区差异明显。在全省292个样本中,农药使用平均费用为1628.65元/亩。具体来看,今年南通地区化学农药投入成本最高,每亩投入超2000元。淮安地区化学农药投入成本最低,每亩投入仅975.56元。其余各区域差异较小。目前江苏省农药施用趋势是以预防为主。多数地区都在推一些绿色防控技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本身也向低毒性、防御性方向转变。

图2-2-2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农药成本(单位:元)

2.2.3 肥料费用

肥料费用投入包括化肥投入费用和有机肥投入费用来统计。图2-2-3统计了两种肥料的成本投入情况。总体来看,全省平均每亩肥料投入费用为1672.86元/亩。就地区来看,连云港地区肥料投入最多为2153.3元/亩,其次是徐州地区为1954.04元/亩。其余地区肥料投入费用相差不大。

从化肥投入费用来看。样本所有区域化肥投入的平均费用为913.22元/亩。其中连云港最高,平均每亩1165.73元,镇江每亩化肥投入最低,只有686.11元/亩。

从有机肥投入费用来看。样本所有区域有机肥平均每亩759.65元,镇江最高亩均1000.89元,淮安最低亩均527.22元。

从有机肥占比情况来看。镇江地区有机肥费用占总的肥料费用比例较高,超过59%。主要原因是镇江地区目前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肥料投入费用的占比结果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图2-2-3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肥料成本(单位:元)

2.2.4 蜜蜂投入

各地区种植户每亩蜜蜂投入费用情况见图2-2-4。全省平均蜜蜂投入成本为332.99元/亩。总体来说,蜜蜂购买喂养的费用各地区差异不大,其中镇江地区最高,费用为426.72元/亩,最低为徐州地区,费用为289.52元/亩。主要原因是由于南京地区单个大棚面积较小,同样的面积大棚个数较多。在授粉期间,大多草莓种植户均是按照每个草莓棚放一箱蜜蜂来管理,所用蜂箱较多。

图2-2-4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蜜蜂成本(单位:元)

2.2.5 滴灌带投入

调查区域草莓种植户生产过程中滴灌带投入费用具体见图2-2-5。总体来看,部分地区存在差异明显。全省平均投入成本为258.68元/亩。分地区来看,盐城地区最高,平均每亩投入超过为357.15元,原因是所调查的盐城区域存在部分种植户为追求水肥一体化种植效果,采用质量较好的滴灌带,所以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南通地区最低,平均每亩投入为176.51元。目前滴灌带技术推广效果好,大多草莓种植户都在使用。

图2-2-5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滴灌带费用(单位:元)

2.2.6 农用机械修理费用

草莓生产中农用机械主要包括三轮车、拖拉机、开沟机、旋耕机和打药机。图2-2-6统计了样本各区域草莓种植户农用机械每年亩均修理费用。总体来看,全省年修理费均值为每亩216.26元,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图2-2-7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机械修理费(单位:元)

分地区来看,连云港地区最高,平均每亩机械修理费355.42元,其次是镇江地区,每亩机械修理费约279.65元。南通地区最低,平均每亩机械修理费仅86.52元。一般来说,影响亩均机械修理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草莓种植规模。根据前期分析,南通地区的单个家庭种植规模较大,通常需要使用租赁或外包机械进行生产,而镇江和连云港地区的平均种植面积较小,主要由小农户自有机械进行耕作,并且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较多的机械维修费用。

2.2.7 大棚修理费用

如图2-2-7所示,调查样本中草莓大棚年修理费用平均约为420.71元。其中盐城最高,平均每亩810.66元。南京最低,平均每亩43.71元。盐城地区地处江苏北部,温度较低,当地农户一般建造的是日光温室大棚。这种类型的大棚由一堵墙和支撑骨架组成,保温性好,但相对于普通大棚而言,建造成本较高。而南京溧水地区的草莓大棚基本为租用的方式,大棚的维修由承租方承担。

图2-2-7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大棚年修理费(单位:元)

2.2.8 农膜费用

棚膜和地膜更换是每年设施草莓生产过程中几乎固定的一笔支出。为了便于统计,图2-2-8 展示了草莓种植户更换大棚外膜和地膜的平均支出情况。全省来看,每亩棚膜地膜费用平均为1488.2元/亩,各地区差异不明显。一般来说,相同类型的棚膜和地膜在地区间价格差异也较小。

图2-2-8 江苏省各市平均每亩棚膜地膜费用(单位:元)

2.2.9 水电费用(灌溉、加温等)

草莓生产过程中的灌溉加温等需要一定量的水电费用,也是草莓生产不可忽略的成本,图 2-2-9 所示, 江苏省水电费用平均约为219.94元/亩。其中,水电费用价格较高的是盐城和南京,分别为每亩377.71元和302.6元,较低的是南通和淮安,分别为每亩155.24元、144.89元,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户依水建棚,便于灌溉,部分农户采取烧煤的方式供暖,节约水电费用。

图 2-2-9 江苏省各市水电费用灌溉、加温等(灌溉、加温等)

2.2.10 生产雇工成本

图2-2-10展示了不同种植规模下草莓生产劳动雇工费用的差异。调查区域加权平均雇工费用为2423.56元/亩,比2022年增加了约11%。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增加,农村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突显,出现雇工难的问题,劳动力价格逐年提升。

图2-2-10不同草莓种植规模亩均雇工费用

分规模来看,10亩及以上草莓种植规模的平均每亩雇工费用为2712.83元,5亩及以下的费用为1249.45元。从种植规模的角度看,草莓雇工费用随草莓种植的规模增加而增长。一方面,由于种植规模较少的农户一般不雇工或只在定植和打老叶等农忙时雇工,而多数时间选择使用家庭劳动力。另一方面,因为规模户种植草莓须依赖雇工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位面积雇工量呈倍数增加,雇工会出现怠工、机会主义等情况使得监督成本增加。

2.3 草莓生产收益分析

图2-3-1统计了江苏省样本区域草莓种植户平均每亩草莓和草莓苗的销售收入情况,可以看出草莓种植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销售草莓收入。

整体来看,全省平均每亩草莓销售收入为29217元,比2022年增加了约31.63%,平均每亩销售草莓苗收入为4438.63元。个别地区之间销售收益差异明显。总的来说,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草莓种植的收益优势明显。目前,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草莓种植户通过种植草莓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提升。

分地区来看,镇江地区连续多年平均水平最高,平均每亩收入达38510.15元。其次是连云港地区,平均每亩收益也到32932.72元。南通和淮安地区草莓销售毛收入相对较低,平均每亩销售收入分别为24684.6元和22624.54元。

图2-3-1 江苏省各市亩均草莓和草莓苗毛收入(单位:元)

各地区之间草莓销售收入差异与该地区种植历史和后期发展相关。例如,镇江地区草莓种植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佳,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草莓销路多元化使得草莓销售压力小,并且单草莓苗的销售收入也达到10050.31元/亩。因此,整体经济效益则更高。

2.4 草莓生产利润分析

考虑到仅核算草莓种植户的毛收入并不能代表草莓生产的利润情况。本节分地区核算了江苏省各地区草莓种植净利润。将草莓销售收入减去草莓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得到净利润,图2-4-1为各地区销售草莓的总成本、毛收入和净利润情况。

由统计结果可知,样本调查区域草莓种植户平均每亩净利润为10881.15元。分地区来看,镇江地区亩均净利润最高,亩均净收益达21879.83元,比2022年增加了约15%。其次是苏州、连云港和南京地区,平均每亩净利润超过10000元。南通地区亩均净利润最低,仅有5846.22元/亩。南通地区草莓种植户种植年限短,新的技术指导与市场推广欠缺,多采用本地种苗进行育苗,造成种苗品种单一,亩产普遍不高。此外,销售渠道较少,城市内部消费水平较低等因素也造成草莓平均销售价格处于比较低。因此,该地区草莓种植户亩均净利润相对偏低。

图2-4-1 江苏省各市亩均总成本、毛收入和净利润(单位:元)

净利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当地投入成本及销售收入的差异。由于江苏省各地区生产资料价格差异不大,草莓种植净利润的主要差异即销售收入差异。镇江、南京和苏州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消费市场容量上,均占有一定优势。南通地区草莓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市场需求没有苏南地区大,因此净利润相对偏低。

但是总的来说,相较于去年,由于本年度市场有序恢复,调查区域内农户均没有出现草莓滞销和受灾情况,草莓销售的亩均净利润相比2022年增加了约47.5%,各地区利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总结

本专题详细分析了江苏省草莓的生产成本和收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对于草莓种植户而言,最重要的投入成本仍然是农业生产资料(种苗、农药、化肥)的投入。其中,种苗的投入成本最高,大约占总投入成本的38%。现阶段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等逐渐优化,进一步降低了草莓种植的风险。

第二,近几年草莓种植设施化、集约化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江苏省草莓以钢架大棚和简易温室的促成栽培方式为主,仅有极少部分采用露地栽培方式,因此棚膜和地膜使用费用在总投入中占较大比例。

第三,草莓苗的亩均销售毛收入占亩均销售毛收入的13%,其中有10位农户育苗面积大于其种植面积。相较于种植草莓,育苗的田间管理过程更为简便且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因此,草莓农户可以适当增加育苗面积并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以满足其自身种植需求的同时,也可将草莓苗进行销售。

第四,江苏省草莓生产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草莓作为果蔬生产对象,对农业用工的需求较大,因而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雇工带来的成本明显上升。从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来看,草莓生产的规模效应有限,往往受其经营方式影响。因而,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规模应与经营方式相匹配。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