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的新能源蟑螂,治好了谁的地震恐惧

网虫那些事 2024-12-22 05:07:31

在看科幻电影的时候,我常会羡慕主角的义体改造。

先进技术的加持,让这些人仿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我一度相信这会是人类的未来,义体改装最终会像手机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但我万万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

第一个被批量“光荣进化”的物种竟然是蟑螂。

天降大任于蟑螂

马达加斯加蟑螂(Gromphadorhina portentosa),蟑螂家族里的“巨无霸”。

和其他“娇滴滴”的同族亲戚不同,马达加斯加蟑螂的身材足有5-7.5厘米长,且最高奔跑速度接近5公里/小时,约等于每秒移动1.3米。

倘若把这个速度代入到人类身上,那它的移动速度将高达160公里/小时,哪怕是小说里的“神行太保”在其面前也要自叹不如。

除移动速度极快外,马达加斯加蟑螂还拥有着攀爬能力强、配备抗压外骨骼、能在狭小复杂地形中迅速穿梭等特点。

怎么样?

是不是感觉它听起来就像是人类科学家一直想要研发的“快反机器人”一样?

在2022年,一些日本科学家看中了马达加斯加蟑螂那出色的生物性能,并通过安装电子模块的方式,把这些丑丑的小家伙爆改成了听从人类指令的“智能机器螂”。

更具体地讲,这些研究人员先根据蟑螂的生物特征,使用聚合物定制了一份完美贴合其身体表面的“小背包”。然后又在背包的帮助下,把无线腿部控制模块、聚合物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依次组装到了蟑螂的身体上。

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加持,这些科学家可以通过电脉冲信号手动刺激蟑螂的神经系统,进而控制蟑螂的身体,把它变成一具“遥控蟑螂车”。而且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帮助下,整套系统的输出功率高达 17.2 mW,这比当时最先进的活体昆虫能量收集装置还要高大约50倍。

对整个研究小组而言,他们的研究成果堪称蟑螂界的“新能源续航王”。

新能源蟑螂到底有什么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年一个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升级了“新能源蟑螂”的生产工艺。

他们会先用二氧化碳对蟑螂实施麻醉,随后派遣拥有视觉、深度学习功能的机器人为每一个蟑螂自动建立最佳植入点。一举将“新能源蟑螂”的生产,从手搓作坊时代升级到了流水线时代。

目前其产能可达到68秒/只。

在应用场景层面,曾有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能源蟑螂”要比“纯机器人”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毕竟蟑螂自带大脑,在复杂情况面前,生物反应要远比机器运算来得简单粗暴。

这种先发优势,可以让“新能源蟑螂”在发生爆炸、地震、辐射事故等特殊场景时执行搜救任务。最终在通过各种崎岖地形后,将人类幸存者的位置反馈给救援小组。

倘若执行救援任务的“新能源蟑螂”基数够大,它们甚至能赶在救援小组到达之前,就将急救药物等物资送给受困人员。

是的,有朝一日。

在发生那些令人胆寒的意外事件时,浩浩荡荡的“新能源蟑螂”将会踏着七彩祥云,成为拯救人类的英雄。

但仅就目前而言,“新能源蟑螂”的研究重心仍是无线运动控制系统,而传感器、摄像头等装备还没有彻底实现“蟑螂义体化”。更别提增加电子设备,也就意味着蟑螂背包的输出功率、蓄能水平需要二次升级,这些都不是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的难题。

换句话来说,虽然“新能源蟑螂”被科学家们寄予了厚望,但它的救援设想仍停留在PPT层面。如果现在把它们交给普通人,那这东西最大的用处或许就是拿出来吓好homie(好朋友)一跳。

人类对半机械生物追求不仅于此

半机械生物(cyborg)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人们对它的原始定义来自于探索太空的半机器人设想,后来代指一切在有机体中整合了无机部件的生物。

而人类对cyborg的探索,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狂野。

除了刚才提到的“新能源蟑螂”,我们还有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实现行为自定义的“半机械大鼠”;通过脑电波控制机械手和人类PK石头剪刀布的“半机械猕猴”等。

这些可敬的动物伙伴,正和研究人员一起推进着人类科技的进步。

当然,人类当中也从不缺乏体验新技术的勇敢者。

在2002年,科学家Kevin Warwick为了探索升级大脑的可行性,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植入了一块有百个电极的芯片。事后他的妻子同样选择为科技献身,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植入了电极。

相传这对夫妻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脑对脑交流,在各种意义上真正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

另在2004年,英国艺术家Neil Harbisson为突破人类可见光的极限,选择在头部植入了一根连接头骨的天线。试图通过头骨的不断震动,去发现那些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光波。

到了现代,最广为人知的cyborg设想莫过于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计划。他正试图将电极部件植入人类大脑,并利用电流的传递,实现人脑和电脑的“无缝交流”。

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设想,再到2024年Neuralink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

那些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技术幻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而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也将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参考:

科普中国:一只6厘米的大蟑螂,有一天可能救你的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机械人,就在你身边

广西科协:科学新知|可充电遥控半机械“小强”现身,能帮助检查危险区域或监测环境

cnBeta:半机械蟑螂大军现在可以以每68秒一只的速度批量生产

npj Flexible Electronics:Integration of body-mounted ultrasoft organic solar cell on cyborg insects with intact mobility

0 阅读:11
网虫那些事

网虫那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