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的训练场传出。
烟尘散去后,现场的民兵和武装干部们发现,23岁的解放军战士王杰,倒在了爆炸点中央,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死亡的冲击。
为了保护12条鲜活的生命,他用身体扑向炸药包,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噩耗传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王杰的未婚妻赵英玲怔住了。
两人相识八年,早已订下婚约,眼看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可这一切突然被无情的现实打破。
有人劝她“还年轻,该重新开始”,但她的选择却让所有人意外。
一个普通的女子,为何甘愿背负这样的责任?
王杰的成长与担当
1964年初,王杰在军队中表现出色,他的军事技能和领导能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由于他在日常训练和任务执行中展现的高度责任感和技术精湛,仅仅几个月后,王杰便从一名普通士兵被提拔为副班长,随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班长。
在担任副班长期间,王杰对待工作始终严谨细致,无论是在日常的队列训练还是在复杂的战术演习中,他都能迅速准确地执行命令,并能有效地协调班组内的各种活动。
1964年2月3日,一段寒冷的冬日,王杰在自己简朴的日记本上认真地书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
这段话后来在他的同袍中被传阅,激励了许多年轻士兵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到了3月份,王杰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他参加了技术能手的选拔考试。王杰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实践操作。
他经常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翻阅技术手册,进行实物操作练习。
最终他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正式获得了一级技术能手的称号。
家庭与牺牲
1964年9月,王杰接连收到了家里寄来的几封信,信中多次提到父母希望他能回家结婚。家里已为他安排好了一切,亲戚朋友也都盼着他能尽早成家。
这些信件夹杂着浓厚的家人情感,但王杰当时所在的部队正处于紧张的训练和工作阶段,任务繁重,人员分配紧张。
他没有推卸责任,也没有直接回绝家里的期盼,而是写了一封信回去,说明了部队的情况和自己的责任。
他委婉地表示希望父母能多理解当前的工作需要,虽然暂时不能回家,但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安排探亲。
为了尽量弥补,他特意让战友帮忙在周末买了些日用品和特产,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回老家。
他还在休息时间抽空写信给未婚妻,安慰她说自己的任务暂时无法离开,希望她多多包涵,并承诺完成任务后一定会抽时间回去补偿。
随着时间推移,家里的信越来越频繁,甚至还找了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劝说。
连队的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后,也多次询问他是否需要安排探亲假,但他每次都表示当前的任务优先,不愿因为个人事情影响班组的整体工作进度。
忠诚与奉献
1965年初,部队进入了年度总结与计划阶段,同时也安排了一批老战士探亲休假。连队领导在讨论名单时,第一时间提到了王杰。
这个在部队里一贯以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著称的年轻班长,已经七年未曾回过家。
1958年,他的父母迁居内蒙古,家中的母亲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几次来信都提到希望他能够回去看看。但王杰始终因为训练和任务繁忙,未能成行。
在这次探亲安排中,领导特意将王杰列入了优先名单,认为他理应享受这份难得的机会。
然而,王杰在得知安排后,并没有立刻着手准备,而是选择将名额让给了其他更需要探亲机会的战友。
连队中不少战士家中也有急事,有的刚刚添了新生儿,有的家里缺少劳动力。
王杰在了解情况后,把自己的假期让了出去,继续留在部队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任务中。
当一次探亲名单调整完毕后,领导再次考虑到王杰的情况,想在下一批次优先安排他回家。
可是,王杰却再次提出,当前连队的训练正处于紧张阶段,自己如果离开,会对班里的安排造成一定影响。
他的领导能力在整个班组中至关重要,他的离开可能会拖慢进度。
王杰坚持留在连队,继续带领班组完成高强度的训练科目。
到了4月份,部队接到指示,参与当地的劳动生产任务。
这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大型任务,时间跨度较长,但训练节奏会适当调整,因此领导再次为王杰安排了探亲计划。
这一次,王杰认真准备了几天,整理了需要带回家的信件和物品,还计划着如何利用探亲假与家人多交流。
然而,就在他即将启程时,班里的六班副班长韩义祥接到家里来信,得知父亲病危急需回家。
这种情况下,韩义祥本不在探亲安排内,已经对父母的状况感到无能为力。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杰将自己的休假名额让给了韩义祥,为他办理好所有手续。连队里的很多战士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件事。
有人觉得,王杰已经多次放弃探亲机会,这一次真的没有必要再让了,可是王杰却从未因此多言。
一次训练结束后,他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母亲心脏病复发,情况不容乐观。
连长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相关部门,低调地为王杰办理好了火车票、通行证和粮票。这一切安排得悄无声息,没有给王杰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
连长甚至提前将这些证件交给了文书保管,确保王杰一拿到手就能上路。
他终于踏上了回家探亲的路,而这也是他与母亲最后的一次见面。
英勇牺牲
1965年7月14日,天气炎热,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的训练场上。
王杰和他的民兵学员们已经在这里训练了几天。
这次的任务是指导民兵进行“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的实爆训练。
王杰一早就带着民兵们来到训练场地。他先检查了每一件装备,从导火索长度到炸药包的摆放角度,甚至地雷周围的土壤湿度,他都反复确认。
他还特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民兵们讲解操作步骤。
学员们围成一圈,仔细听着王杰的讲解。
他站在中间,手里拿着地雷模型,一边比划一边解释。
讲解结束后,他还安排每个民兵轮流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指导每个人的动作,手把手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细微错误。
实爆训练正式开始时,王杰亲自示范了如何点燃导火索、撤离到安全距离,并指挥大家在指定位置进行观察。
他反复强调安全要点,每一个细节都不含糊。第一次爆破成功后,地雷准确引爆,四周升腾起一阵烟尘。
正当第二轮训练准备开始时,意外发生了。
在一个民兵操作导火索时,由于经验不足,导火索意外点燃,火花迅速向炸药包方向蔓延。
周围的学员一时慌乱,脚步不知往哪挪动。
危急关头,王杰眼疾手快,他扑向炸药包,用自己的身体压住了即将爆炸的装置。
那一瞬间,巨大的爆炸声响彻训练场,烟尘弥漫开来。站在周围的民兵们都被震得耳鸣,场面一片混乱。
等烟尘稍稍散去,民兵们才发现,原本站在他们中间的王杰已经倒在了爆炸点附近。
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爆炸的冲击波,保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武装干部。
除了一名民兵因距离较近而受伤外,其余人都安然无恙。
爆炸过后,现场一片寂静。
民兵们慢慢聚拢到一起,看着地面上已经失去生命的王杰。
他的衣服被炸药的冲击撕裂,脸上和身上布满了尘土,但他的身体仍保持着向前扑倒的姿势,像是在用生命完成最后的保护。
英雄的追思
王杰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时,震惊了许多人,而对于他的未婚妻赵英玲来说,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他们相识多年,两个人订婚了8年之久,眼看就要结婚了。
王杰牺牲后,赵英玲始终留在内蒙古,主动承担起照顾王杰父母的责任。
她每天早起忙碌,料理家务,操持老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无论春夏秋冬,从未间断。
王杰的母亲心脏不好,时常需要人陪伴,赵英玲也细心记录用药时间,带老人去看医生。
亲戚和朋友多次劝她另谋出路,觉得她年纪轻轻,不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局限在照顾老人的责任里。
有些好心人甚至开始替她介绍对象,但她总是默默回绝。
对外人,她不多解释,转身又继续忙碌在王杰父母身边。
过了几年,王杰的母亲终于开口劝说赵英玲,她说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实在不忍心看到赵英玲因为这份责任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老人说:“我一看到你,就会想起王杰。这样下去,我的心里更难受。”
最终,她去了辽宁大连生活。到了大连后,她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但从不主动向人提起她与王杰的过往。
她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收养了一个孩子。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以为赵英玲只是个普通的母亲,直到她35岁那年,偶然间翻出一些老照片,才知道母亲的秘密。
那张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赵英玲这才缓缓向养女讲述了她与王杰的那段过往。
虽然生活发生了改变,但每年的7月14日,无论在什么地方,赵英玲都会准备23朵玫瑰。
这些玫瑰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们象征着王杰年仅23岁的短暂生命。
2015年7月14日,赵英玲听说徐州将举行王杰牺牲50周年的纪念活动。
此时,她已经年过七旬,行动不像年轻时那样便利,但她依然执意前往。
她带着准备好的玫瑰,早早地规划了行程,几经周折来到徐州。
那一天,她在王杰的纪念碑前停留了许久。
参考资料:王兆生.王杰被确认为革命烈士始末共产党员(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