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许世友将军一生铁骨铮铮,战功赫赫,他是实实在在打仗打出来的大将。
在对越反击自卫战时,许世友亲率大军,以快打快,一个月时间结束战争,狠狠惩戒了狼子歹心的越南。
然而,当时他有两套非常犀利的作战方案,都没有实行,假如真的实行,估计当时世界格局都要改写。
这两套方案是什么?为何中央没有采纳呢?
●—许世友的两套方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越南连续侵略柬埔寨、老挝等国,企图打造“大印支联邦”,独霸中南半岛,这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边境安全。
后来,越南更是私底下与苏联结盟,充当了苏联在东南亚牵制中国的棋子,中越关系持续恶化。
1978年年底,越南在中越边境疯狂制造军事摩擦,造成我国军民多人伤亡,这也成为了我军发动中越战争的导火索。
军委方面指定由开国上将许世友来指挥这一战,并且还专门给战争下了定义:自卫反击,不搞侵略,必须打的又快又狠。
许世友作为开国上将戎马一生,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他在仔细研究了越南的地理情况后得出结论:
越南山林纵横、地势复杂,况且越军在美越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如果正面强攻恐怕会付出惨重伤亡。
为了避免正面作战的巨大伤亡,许世友向中央提出了一套作战方案。
那就是兵分两路,许世友率领一支军队由东线发动进攻,吸引越军主力,与此同时,杨得志率西线兵团由云南出发,借道老挝,直插越南中部地区。
这个作战方案看上去很大胆冒险,但是从军事角度而言非常可行。
按许世友的设想,在越军北部军区被我军东线兵团钉住的情况下,杨得志兵团奇袭越南中部地区,可以对越南北部将近30万军队完成一次大规模围歼战,此战过后越南势必无力再与我国作战。
许世友的方案看上去很完美,但是这套方案却没有得到中央的批准。
最终,许世友确定了另一套总攻方案:依然兵分两路,但是这次两路大军都是正面强攻,这套方案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1979年2月17日,惩越战争终于开始50多万人民解放军兵分两路进攻越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高平、谅山等军事要地,歼灭大批越军。
3月17日,就在我军兵锋直指越南首都河内的时候,中央下令全军撤退,许世友接到命令后,率军撤退。
在撤退前夕,许世友又向中央提出了第二套作战方案:那就是趁战争胜利之势扭转兵锋,向柬埔寨方向进军。
许世友当然不是想侵略柬埔寨,只是越南的主力精锐都在柬埔寨与红色高棉政权的残余势力作战,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全歼越军主力,那之后越南肯定也不敢再在边境兴风作浪了。
然而最终这第二套作战方案依旧没有被中央采纳,许世友只得率军撤回国内,历时一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宣告结束。
为何中央没有采纳许世友将军的两套方案呢?如果真的采纳了许世友的方案,世界格局将会如何变化?
●—为何中央不采纳—●
有人说,中央不采纳许世友上将的作战方案,导致这次作战行动伤亡惨重,最终也没有歼灭越军主力。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中央指挥作战是要从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军事,还要考虑政治影响。
先说许世友提交的第一套方案,我军从云南出发借道老挝进攻越南中部,听上去是个很完美的设想,但是这个方案忽略了政治前提:越南与老挝是盟友。
如果老挝不同意我军入境怎么办?或者老挝暗地里向越南通风报信怎么办?
当时中央要求此次作战要快、准、狠,一旦军队在老挝被拦住,首先“快”这个要求就达不成了。
就算老挝军队无法拦住我军进攻,但若是我军强行借道发生擦枪走火,那么战争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一不留神“惩戒”就会变成“侵略”,到那时我国的国际形象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即使这套方案最后被成功执行,最后的结果恐怕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
越南自然是会受到重创,但是背后的苏联若是行动了呢?
从当时的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力量两方面看,苏联整体实力比中国强了一大截。
假如苏联强行干涉,先不说我军是否有战胜苏的可能,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再与大国激战的话,更不利于国家恢复民生和国际发展。
至于许世友设计的第二套追击方案,能够全歼越军主力当然好,但是我国的主要目的是惩戒越南,全歼越军并不是主要目的,更何况越军主力在柬埔寨。
如果要全歼越军主力,那就意味着我军战线将被拉长到柬埔寨境内,战线越长,战争胜利的可能性越低,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即使当时强大的美国军队,也因为绵长的战线陷入了越军的游击战中损失惨重,我军是不会重蹈美军的覆辙的。
第一,战争规模越大,中国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越多,对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会拖慢。
第二,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发展工业化,还有外交,若是强行打垮越南,对我国在亚洲、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交形象更不利,很有可能再次被孤立。
第三,假如中国真的将越南干垮掉,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很可能就要重新站队,而美苏冷战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到时候中国也会受很大影响,世界格局很可能再被改变。
而中央的命令是从方方面面考虑的,看似否定掉了许世友将军的两大方案,实则考虑周到正确。
据统计,此战中我军总伤亡在2万人左右,其中阵亡6到8千人,而对面的越军死伤在10万人以上,两军伤亡比达到一比五,总体来说是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重要的是,在我军撤退的过程中,许世友将军下令我军将当年抗美援越的物资全部搬了回来,同时毁掉了越南北部的工业体系以及基础设施。
这一举措对越南的打击丝毫不亚于战争本身的杀伤,此后越南的工业潜力被完全摧毁,战后多年都无法恢复,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此后再也没有了与中国叫板的资格。
当然,历史证明了中央军委的决定有多明智,改革开放后越南和我国贸易来往密切,我国实力大增的同时,国际形象也越来越好。
信源:人民网《邓小平 南海风云》
中国新闻网2014-02-20《许世友对越南作战前备好棺材:战死了就用这口》
新华社《英雄烈士谱|出生入死 身经百战——许世友》
1979年越南战争,许世友提出一可怕作战方案,被军委毫不犹豫拒绝——飞天阳光·甘肃省反邪教官方账号
许世友的最后一仗——胡居成《党史纵览 .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