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运输线路发生泄露和爆炸。
丹麦海事部门首先报告“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出现“大规模泄漏”。随后瑞典海事部门报告“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在瑞典与丹麦的专属经济区内发生泄露。三起泄漏事件均位于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
丹麦F16拍摄的管道泄露画面
“北溪-1”和“北溪-2”的运输路径是俄罗斯出发、途径芬兰、瑞典、丹麦,最终到达德国。两条线路大致平行,全长超过1000公里,由于“北溪-2”尚未投入商业运营,“北溪-1”在本月早些时候被俄方以维护为由关闭,所以两条管道在爆炸发生时没有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但事故发生时管道中都充满了天然气。
“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被破坏。意味着至少在欧洲的寒冬到来前,俄罗斯将无法通过“北溪-1”和“北溪-2”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这对于俄罗斯和欧洲来说,是双输的局面。
俄罗斯想拿能源问题做谈判筹码,这下失去了谈判的重要倚仗。欧洲国家其实也心存实在撑不住了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心思。这下都不成了。
目前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的主要观点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的破坏行动。
“除了蓄意破坏,我们再也想不出其他的情况……一切都说明并非巧合。”
一位德国官员如此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哪个国家会是此次破坏行动的幕后凶手呢?
一种猜测是乌克兰所为。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乌克兰有充分的理由和动机开展此次破坏行动。“北溪-1”和“北溪-2”无法工作后,俄罗斯只能通过过境波兰的“亚马尔-欧洲”线路或乌克兰的线路向德国和中欧输送天然气。
乌克兰和波兰,对俄罗斯一个敌对,一个不友好。今后在天然气输送上一方面更有底气和俄罗斯叫板,另一方面也更有底气向欧盟伸手要援助。
但是乌克兰是否具备开展此类破坏行动的实力,还是要打一个问号。
第二种猜测是俄罗斯。有人认为俄罗斯开展了此次行动,因为破坏。“北溪-1”和“北溪-2”,将加剧能源市场的动荡,将天然气价格继续拉高,进一步加深欧洲能源危机。
但我认为这个概率不大,因为俄罗斯完全没必要这么干。前文说了,我关闭阀门停止送气就行了,可以依靠是否向欧洲输送能源与欧洲施压谈判。破坏自家管道的“苦肉计”并不符合逻辑。
第三种猜测是美国。都说谁受益最大,最可能是谁干的。从受益方来说,美国确实是最大的受益方。伤害了俄罗斯,降低了欧洲和俄罗斯谈判的可能性。从行动能力上说,发起这种行动需要专业的蛙人部队和潜艇,美国完全具备行动能力。同一天针对3条支线成功发动3场袭击,除了美国,周边国家大多不具备此种能力。
袭击发生后,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发了一条推特,内容是“感谢你,美国”。
今年2月7日,拜登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将被终结。有记者问道,“你准备怎么做到,毕竟“北溪-2”在德国的管控下?”拜登回答道:“我向你保证,我们会做到的”。
从发生的事情和过往的表态来看,美国的嫌疑真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