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丘成桐,现在还是数学家吗?》一文中南生批驳了“文人相轻”的陋习,在一部分所谓数学家、物理学家的脑子里,只有搞理论研究、搞基础研究的学者才配拥有“某某家”的荣誉。
而那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推动中国芯片技术进步,研发5G甚至是6G,搞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的学者却只能被冠以“某某工程师”的称谓,似乎比“家”低了一等。
这种谬论,似乎也得到了部分网友的认可
某网友就曾私信南生,科学系统理论研究才叫科学家,实际运用研究,那叫工程师(如下图)。好吧,南生今天就引用一些权威部门的信息,让感兴趣的网友看看,到底什么样的人,可被称作科学家。
官方定义是这样的:指对自然、生命、环境、现象及其性质进行重现与认识、探索与实践,并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工作者。这里面是“实践”两字,而不是纯理论研究。
中国科学院官网在2023年3月份发布了一篇介绍中国科学家设计了“能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的新架构”文章,里面提到: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及其团队有了新的重大成果。
实现了超长距离的量子通信,这一新架构有助于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向千公里级别突破,为未来我国建设多节点广域量子网络奠定基础。请注意,袁之良的头衔是“首席科学家”,他是搞应用的。
再举个例子,张首刚,他是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还是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的“时间基准及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请注意,张首刚的头衔也是“首席科学家”,也是搞应用的。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还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探月工程,这属于是应用项目吧,欧阳自远就是这个应用工程的科学家,而且是首席。
不再一一举例,从来没有搞应用的就没有资格被称为科学家的谬论。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不同角度的称谓,可以并存,而不是非此即彼。一个知名学者,他可以是科学家的同时,也可以是工程师。
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理论研究往往更加超前,理论到实际应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搞理论研究的学者在向国家要经费时,就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快向应用转化”。
他们可以在自身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将理论向应用转化,但不能没有这个意识。理论的标准是真理性,理论求索的时间可以是无限的,但若从最初那一刻起“就没想过让自己研究的理论向应用转化”。
那这种学者“所谓的理论研究,会失去生命力”。用项立刚的话来说,用自己的钱搞研究,可以完全基于爱好的本能,可不考虑走向应用的可能性。自己的钱,想怎么花掉,就怎么花掉。
但如果是用国家的钱来搞理论研究,就必须拥有一点“功利主义”,脑子里应装着自己正在研究的理论,如果能应用下去,该用在什么地方的想法;如果能应用到实际中,自己能做些什么。
而不是从来没有思考与应用相关的内容,纯粹为了所谓的“理论研究而搞理论研究”。拥有这种思维的专家应受到鄙夷的,看不起搞实际应用的专家也应该受到鄙夷,您并不比他们更高贵。
科学家,应有自己的傲骨和责任感
某个知名数学家说,中国的基础数学理论甚至都达不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中国对世界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率几乎为零。最近四十年来,中国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没有丝毫进步。
真令人汗颜啊!您老回国20年了,国家给荣誉、给研发资金、给高薪报酬,难道您们这些自誉为数学家,而别人只能被成为数学工程师的“高等级专家”带给中国人的成果就是“零”吗?
你们的责任感、傲骨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话,没听说过吗?如果我国的基础研究,真的如你们所说的那样,那你们应该更加埋头搞研发,而不是喜欢到处跑。一个纯粹的理论数学家,没啥应用转化的学者,居然给某个城市发展“把脉”。
我纳闷,这件事即使要做那也应该是应用数学家来吧,纯理论研究的学者能给城市发展“把脉”什么呢,能给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实际的应用启发呢?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