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及其下属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国药中药)在官网上连续两天发布声明,指责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药材股份)涉嫌侵害其商标权、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伪造印章等违法行为。
自2016年11月起,国药集团通过国药中药持有药材股份25%的股份,但并非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然而,药材股份却多次冒用国药集团和国药中药的名义进行宣传和投资,严重侵害了两者的合法权益。
据悉,自2020年起,国药集团已陆续发布多份和药材股份相关的声明。国药中药也于2024年5月发布声明表示,鉴于药材股份管理混乱、多次实施侵害国药集团及公司利益的行为,且屡禁不止,公司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药集团的有关要求,全力推动参股股权尽快、完全退出,绝无可能对药材股份增持股份或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此前媒体报道,药材股份近年涉及多起诉讼,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其法定代表人已被限制高消费、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其官网显示的总部地址及注册地址均已搬离。
此外,某上市药企2023年年报显示,药材股份为其他应收款第一大欠款方,金额为14亿元,该药企已计提坏账准备0.70亿元。
国药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其商标“国药集团”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国药中药作为国药集团旗下的重要子公司,同样承载着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
然而,药材股份的冒用行为却给国药集团和国药中药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更让两家企业时常接到投诉信函,陷入法律纠纷。
对此,国药集团和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药材股份的刑事责任。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商标保护的重要性。企业应加强商标监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来源:新浪财经、界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