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冯沙驼||莽莽陇山追秦戎

人生谈文化 2024-07-26 21:10:44

眼前的陇山在窗外一掠而过,望不到边的座座绿色山丘、片片绿茵草地在山中向前蜿蜒起伏,向四周不断地延伸,翠绿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无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漫步在草原上,放眼望去,叠嶂山峦之下,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林草相连,绿色的草甸绿意盎然,如波浪起伏。草地上成群结队的牛马在悠闲地吃草,广阔的草原,宁静唯美,富有诗情画意,一幅壮美的山景草色。这一刻,你仿佛和天地间融为一体,瞬间感受到了大地的温馨,大自然赋予你的力量。

谁能想象,就在这片宁静土地的背后,曾经有过那么神奇,那么悲壮的故事。

2800多年前,华夏历史上曾称霸天下的秦人先祖和游牧族戎人部落围绕这片土地白刃相交,腥风血雨,无数次金戈铁马的激战在这里演绎。农耕文化,游牧文明曾经在这里碰撞,秦人与戎族在这里又交流、相融合,此消彼长,融合贯通。来自西方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又留下过深深的印痕。多少流传至今的历史故事从这里传出。

这片多情的土地,将陇山厚重的历史,醇厚的文化,浓郁的风情,尽情地展现。

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从民族诞生伊始,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关系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中原汉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曾经由相争相斥,到逐渐融合,虽曲折坎坷,但最终中华各民族融为了一体。历史上发生在陇山秦戎相争又互融的历史,就是其中的典范。

陇山,古称陇坻,陇坂,又称关山。据《资治通鉴》记载,“赤眉引兵欲西上陇,陇县(今张川县),属天水郡,有大坂,名陇坻”。《三秦记》中载,“陇坂,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清水四注下”。陇山系六盘山山脉,南北向纵贯甘肃省华亭县、张家川县、陕西陇县、陈仓区境内,成为渭河与泾河、一千河的分水岭,历来是由甘入陕到关中平原的咽喉要道,古丝绸之路东段的必经之路,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

最早居住在陇山的是西戎部落。

西戎族群的历史,从历史典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戎是周时期中原周边的小国或部落,称戎、狄、蛮、夷,戎是对他们的统称。

所谓“西戎”,一般是指先秦时期西北地区周、秦文化分布区域周边的少数民族,他们常居偏远之地,习性强蛮,迁徙游牧,善养牛马。东周时期西戎活动范围大致在北至秦长城,南到渭河北岸,西达渭河上游流域,东至子午岭,以陇山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现在天水地区一带。

据记载,戎多为“披发左衽”。指古代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是衣襟向左掩。《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由于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戎族部落和华夏部落有明显区分。尽管戎族和华夏民族在文明程度上有所差距,但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如晋献公、文公都曾娶戎族女子为妻。

戎族中的犬戎本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早在上古时代,就在天水一带以游牧为生。戎在《说文解字》中注:“戎·兵”就是好斗,不好惹。古代天水陇山一带,资源丰富、草木茂盛、野生动物众多,天然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特别适宜于放牧和畜牧业,众多戎部族长期在这一带成为定居聚集的游牧民族。他们“涉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对各类环境的适应能力,造就了其强悍的性格个性。逐水草而居,牧业和狩猎成为其生活的主要方式。所饲养的牲畜数量,甚至成为他们用来衡量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如今的武山县有豲戎,甘谷县有冀戎,秦州区和麦积区有邽戎,清水县有绵诸戎,张家川县有犬戎,秦安县也有戎族分布。他们是天水的先民,更是天水的最早拓荒者,天水一带成为戎族的风水宝地。

西周时期,中国西北方比较强大的是犬戎,这支强劲的部落长期固守于陇山以西的土地上,渐渐有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从夏朝开始就与王朝对立。春秋早期,戎人势力强盛,中原王朝与西戎族群之间冲突不断,周朝多次与之对抗。

在西周后期,发生了著名的“犬戎之乱”。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内侵,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来袭,周幽王被杀身亡,西周王朝就此结束,周王室被迫东迁洛邑。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原在天水一带的小诸侯国秦国国君秦襄公护送周平王抵达东方。周平王感激之余,将关中地区已经全部被犬戎所占据,不归自己掌握的领土分封给了秦襄公。从文献记载的历史背景证实,西周时期的秦人是周王朝在陇东地区培植的一支势力,实际是用来监视和对抗西戎的。当时的秦人,一面要依附于周人,一面又要通过战争或婚姻的手段与强硬的西戎相争共处,保证自己的生存发展。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有功而被封为诸侯,这为秦国的迅速崛起得到了难得的机遇 。

秦人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秦文化的源头来自东方?还是源自西方?在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东方说秦人出自我国上古的东方东夷,以少昊、苗裔伯益之后自居,据《史记·秦本记》等古文献记载,其始祖是传说中的女脩。在舜禹时代,皋陶与伯益地位显赫,秦人远祖得以较快发展。伯益曾担任执掌山林湖泽的“虞官”,并主司畜牧业,“鸟兽多驯服”,被赐姓嬴氏。因伯益争夺王位中被杀,秦人先祖及部族受到严重打击,从原居地向外迁移,封地于山西,安徽一带。商汤灭夏时,秦人成为灭夏的一支生力军,秦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重新强大起来。

战后,一部分人居留关中等地。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畎夷定居于关中西部和陇东一带,当时一部份秦人也随畎夷西迁定居下来,一部分秦人居天水,这是秦人西迁天水之始。

西方说王国维先生《秦都邑考》一文中提出“秦之祖先,起于戎狄。当殷之末,有中谲者,己居西陲。” 蒙文通先生《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一文中认为:“秦为戎族,即犬戎之一支。” 翦伯赞先生在《秦族的渊源与秦代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创立》一文中提出:“秦代王朝的创立者―秦族,本是夏族的一支,即羌族的苗裔。

这个种族,原住鄂尔多斯的原野,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其种族即溯黄河而西上,缓缓向甘肃西南迁徙。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或已定居于甘肃西南黄河河谷洮河河谷一带,开始了植物栽培与动物训养的生活。但直至此时,秦族并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所以尚无秦族之名。秦族之从羌族中分化出来,那是有史以后的事。

不论秦人是源之西,还是东,但和天水的渊源关系密不可分无可争议。

商朝建立后,秦人发展迅速。大廉一支秦人的首领都有驯养鸟兽和通鸟言兽语的特长,被征召为宫廷御手,效命商王室,后又和商族建立了姻亲关系。商王为一面牵制周人,一面要同戎狄作战,将可靠的秦人派往周人居住的关中西部及天水一带,担负起守卫商朝西边疆土的重任,从此秦人以西垂为中心开辟了新根据地,西垂天水一带成为秦主要的活动地域。

周孝王时,“戎狄交侵,暴虐中国”,战马不足,国防空虚。因秦非子在西垂养马而著称,并获得巨大成就,为奖赏非子养马功绩,特赐封非子为附庸,所谓附庸,指王畿或诸侯国内领有一小块土地的政治实体,依附于王室或公室,地位低于封邑之大夫。准非子在“秦”建立二城邑作为封地,并恢复被剥夺的嬴姓。非子受封成为秦人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秦人开始摆脱部落奴隶的卑贱地位,受到周王室的重视。

非子受封后,带领一部分秦人来到今天水清水,张家川一代,开辟新根据地。受周孝王封赏的秦人,固守西土借以抵御来自西戎威胁,于是秦人和西戎、西周的关系发生了大转换。秦人要从西戎手中争夺土地、牧场,养马供周王,又要维持生计,由以前

的和睦相处,转为兵戎相见。紧接着,秦襄公开始了对犬戎名正言顺的讨伐,后来秦襄公死于和犬戎的战争之中。

周厉王32年前(前842年)。西戎趁机举兵内侵,进犯西陲,一举攻占了秦宗岜所在的犬丘,攻灭大路长子成的后代和族人。厉王之后,周宣文继位,内修国政,外伐戎狄。为了消除西戎的威胁,周宣王封秦仲为大夫,令其反击西戎,西戎各部人多势众,长与骑兵作战,秦仲命丧疆场。为反击西戎,周王室派出七千人助战,秦庄公指挥周秦联军获得大胜,一举收复老根据地犬丘。

秦灭六国之前,大多时候是和西戎在做斗争,经过秦人八代人的努力,在经济实力和文化发展上均具备了同西戎抗衡的实力和基础。

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岐以东献之周”,秦国基本控制了关中之地。至秦穆公,发动大规模战争讨伐西戎,征服关中以西的戎族,“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吞并西戎十二国,今甘肃东部完全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霸扫西戎,巩固了西北大后方,较为从容的积蓄力量东向诸侯争霸。到秦昭王的时代,秦人基本消灭了西戎。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武公发兵,西越陇山,击败邽戎、冀戎,强大的秦国至此在与西戎的战争中赢得了彻底胜利,设立了我国历史上年代最早的邽县、冀县,这是史书中关于建立县制的最早记载。西戎余部一部分后来发展为羌族,还有一些犬戎余部,遭到中原诸侯国的攻击而最终消亡。一部分犬戎向北撤退,到了北方蒙古草原,结合其他部落,发展为后来的匈奴。

从周宣王六年(前822年),秦仲亡国,到周襄王29年(前624年) ,秦穆公横扫西戎,秦与西戎的战争几乎整整持续了两百年之久。至此,秦与西戎的战争,最终以西戎被剪灭,土地纳入秦国疆土而落下帷幕。

战国后期,秦国设置北地、陇西两郡,加强了对西北的管理和控制,稳定了西北边域的局势之后,加速了吞并六国的军事行动。空前强盛的秦国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经十年战争,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的列国争霸,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实现了九州归一的宏伟目标,建立了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的崛起,是春秋、战国时期天水历史上意义最深远的篇章,它深远的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首领从中谲开始,“在西戎,保西垂” ;至非子时“居犬丘”;而庄公进封西垂大夫,则“居其故西犬丘” ;秦文公继位,又“居西垂宫” ,西垂―犬丘―西犬丘,是秦人在天水除了秦邑之外,三百多年间世居之地和国都所在。

从天水陇山一带养精蓄锐、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开始,秦人与周王朝周旋,和戎族争斗,由弱到强,发愤图强,成为西部霸主的长达二百多年历史进程,在天水的历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秦人强大的过程是与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戎族部落不断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

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族的作战能力。秦人与戎人一面长期战争,同时又在杂居,通婚,贸易,文化各个方面交流互动,秦国统治的陇山一带逐渐成为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

不少戎族渐被华夏所征服前后,由于各部落长期和华夏部落聚居在一起,相互融合,不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戎族吸收了很多中原和秦人先进的青铜、铁制品如铜壶、铜甗、铜茧形壶以及青铜器等生产制作工艺,制作出大量精美,精细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供部落首领享用。秦人带来的秦文化与中原文化,对戎族部落土著文化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类型并发生了巨大变化。秦人在和戎人的相互融合中,双方在生活礼仪、文化礼俗、物质交换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

秦人的统治下,犬戎一部分人接受原住民农耕的生活方式,放弃了游牧,和秦人、周人等融合,一部分则退出关中地区,向西发展。秦长期以来与西戎的交战磨练,拿人头论功过奖赏,更使秦人一听打仗就磨刀霍霍,上战场杀人如麻的野蛮习性以及秦人不断施行变法图强,使秦军很快成为虎狼之师。

春秋晚期,秦国势迅速扩张。秦人成长的特殊背景决定了他善于吸收相邻文化的积极因素,在其文化兼容性的显著特色下,成为中原王朝和西北主要部落连接的纽带。随着多结盟、联姻,关系日益密切,实现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西北地域性文化。中原等地的高级产品,如丝织品、漆器、铜器以及相关的技术、手工艺制作技术,乃至审美观等源源不断进入秦国,中原的许多优质工匠也为秦人所用。

在和戎族交融中,秦国王族将中原生产的丝绸制品、铜镜、漆料与漆器等作为政治礼品赠给西戎统治集团,一些高档手工艺品和诸多奢侈品作为物质交换,通过秦、西戎在和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人群进行交换后,输入到南西伯利亚地区,换回良种马匹等战略物资,黄金等奇珍异宝奢侈品。

百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的张家川马家源墓葬的发掘,让我们通过戎人更加深刻的了解秦人和戎部落相互融合过程中的关系。

马家塬墓地葬俗和随葬品包含了欧亚草原文化、西方文化、秦文化、西戎文化和楚文化等传统因素。马家源遗址埋葬的是秦国领地下的戎族,墓地发现出土的车舆、金、银、铜等精美饰品,制作极其精细的礼仪车辆,装饰挡次之高,工艺之精致,制作之复杂,反映出那时的戎部落强盛的活力,高超的主导技术,严格的管理体制,戎部落即受中原楚文化影响,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和技术,也可能更直接接受和吸纳了秦人的工艺技术,很多装饰品有可能由秦国的工匠参与打造。而秦在强大过程中,由于秦人和戎人既为邻居,又互动颇多,在周秦边缘地区以及周秦统治的核心区域也发现了不少戎狄文化因素。

秦人效仿西戎实施灭三族法,学习并迅速掌握了戎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很快运用于战争中,草原青铜短剑制作,戎人的骑兵战术等等,大大提高了秦军在战争中的战斗力。另外,被征服和被融合的西戎人群移民、戍边,为秦国修路、屯垦、发挥游牧民族擅长放牧的特长,为秦国放牧,源源不断提供马匹、牛羊毛皮,甚至奶制品、肉食资源等,甚至作为雇佣军出征作战。

在秦人与戎人的残酷争斗中,西戎在秦与中原文明与欧亚草原交流中之间,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戎人利用其对草原交通网络的熟悉程度,发挥他们草原流动,放牧人,善骑奔驰远途的特长,将诸如丝绸、漆料、茶品等输出,为秦国搜罗或交换远方的马匹、皮毛和奇珍异物,引入很多如掐丝、玻璃器等西方制作工艺。

无形中承担了秦、西戎与西方贸易沟通、引入、交换的任务,甚至有可能将西方遥远地区一些特别先进的技术和手工艺品通过他们直接或间接引入到秦戎之地。历史证明,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以开放的形式,在民族间进行商贸交换、工艺技术引进,西域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对外开放,使中华文明不断得到发展。

陇山在中国二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厚的历史进程,在华夏文明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秦汉以后,中原和西域的交流日益频繁,陆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丝绸之路的始点,西汉在长安,东汉在洛阳,从东向西大致可分为四段。其中京城至天水的关陇南段,起于长安,包括关中、陇右,止于黄河沿岸。从长安向西有两条路,一是溯泾水而上至安定郡,称作关陇段北道。一是从渭水而上之陇西段,可称作关陇段南道。

关陇段南道,是从长安沿渭水而上,在右扶风虢县(今陕西宝鸡县) 再溯千水北上,经汧县越陇山,到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县),从陇县至平襄(今通渭县) 间向南,或沿清水河,葫芦河,均可达渭水北岸,再溯渭水而上,经望垣(今秦安县北)或上邽、冀至襄武(今陇西县),可与平襄南下的路汇合。再溯渭水上游达洮河东岸的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最后达黄河南岸西去。同时在关陇段的两道之间还有支路相连,更使得关陇道便捷相通,陇山地区作为西通西域的重要通道,天水成为了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这是历史的选择。

陇山是秦非子当年牧马之地,秦人马背崛起的故地,关陇屏障是古代的君王之地,关陇古道沿途“五里一迹,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秦人和戎族在陇山地区长达200多年的争斗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和至今仍依稀可见但令人难以忘却的古战场、古遗址。

至今,当年战旗猎猎的秦大将白起镇守的恭门寨,白起堡遗址,秦人进入天水后建起的第一座城邑清水秦亭,早期筑起的城郭风翔古城,西汉张骞开拓西域的关陇大道,其子张绵妻儿寄宿地张绵驿,乃至诸葛亮空城弹琴退仲达,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等等旧址,都一一记录下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典故。

陇山是秦人由崛起到强盛的家,它既是一座历史大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是散发着诗意,流淌着诗歌的山脉古道。秦人文化中最早的《诗经·秦风》中,就有陇山诗歌篇章,其中有四篇《车邻》、《小戎》、《蒹葭》、《驷驖》是秦人崛起的见证。以后无数诗人、文学艺术家以陇山为题材创作出许多留世佳作。

两汉张衡的“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龙坂长”,魏晋民歌中的“龙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唐时,随丝绸之路的日盛,陇山的诗歌达到了鼎盛。诗仙李白的“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幽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御倾倒,” 诗圣杜甫的“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诗王白居易的“峽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诗人岑参“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龙头”。 南宋陆游的“龙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等诗篇如繁星般在诗坵闪烁,将陇山山山水水描述得气吞河山,淋漓尽致。

陇山不仅仅留下诗篇,它巍峨的山脉,广袤的草场,遍布的叠翠山峦,骏马奔驰的草原风情,气候多变的地域景观,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给无数艺术家们以无限的灵感。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幅画作是历代描述陇山的代表作品。

五代时期画家关仝创作的绢本水墨画《关山行旅图》,以陇山深秋为景色,表现出山川的雄奇,又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北宋许道宁《关山密雪图》,表现陇山春雪过后的景色,画面传神生动,用笔细静凝重,形象地再现了关山巍峨、山峰起伏的雄姿。音乐作品最著名的是汉代乐府横吹曲名《关山月》,乐曲借观山景色,抒发兵士戎守陇山,久久难归的思乡之情,悲壮激昂,催人泪下。原曲是以李白诗为歌词的乐曲,是我国民族乐曲中的瑰宝,后世诗人竞相以此为题,创作出大量的边关诗篇。

陇山如此多娇,似镶嵌在陇东南之地的宝石,得益于大自然的赐予和它造就的鬼斧神工,成为陕甘两省重要的天然林区和草场,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甘肃省保存最原始的高山草原之一,西部草原旅游胜地。因其地理中心位置处于张家川县平安乡,称其为平安草原。

平安草原风景独好。以茂密森林,山丘草甸、山涧峡谷为主的山、林、沟壑区,绵延起伏,山脊相连,草甸坡缓,绿茵似毯,丘顶浑圆,集于谷地,山坡,多层连片,气势不凡,恢弘壮观。更显出陇山雄厚而秀美的绿色山川、天蓝地绿中牛马遍山、潺潺溪流和清澈潭水、清新空气和怡人天候、景区完美的景观骨架,构成独具特色的草原自然景观。

“关山六月犹凝霜,野老三春不见花”,在平安草原,最美、最壮观的是连片的林木和草地构成的绿色主色调。草甸块块相连,草场林草丰茂,满目绿茵接天,远近牛马成群,草场起伏开阔,显出柔和曲线之美,绿草铺地呈献出奇特秀美之风。山丘之中层层的茂密森林,山峦起伏、绿树玳瑁,郁郁葱葱,林海绵延,层峦叠翠,无尖峰突兀之势,尽展林密绵延苍翠之色。

站在陇山山丘之巅,无垠的平安草原使你回味无穷,浮想连翩,眺望这写满历史篇章的先祖圣地,仿佛历史的脉搏在和你一起跳动。

苍莽陇山,华夏民族多元一体,交融并蓄大一统的出生地。

回望陇山,一半是历史,更多的是今天。

2024年7月 2日起稿

2024年7月17日完稿

作者:冯沙驼(天水市原副市长)

来源:原创作品,推荐发布!

编发:​

0 阅读:0
人生谈文化

人生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