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绝圣弃知”“绝仁弃义”,庄子更爽快:“圣人不死,大盗不已”,直接把盗匪横行、社会混乱、争权夺位的罪责安在了“圣人”头上。
在“道治”与“德治”“仁治”“礼治”之间,老子主张“道治”选择“道治”的自然无为,而“去彼取此”,就意味着不用管“仁义礼”;在本末关系处理上,老子主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这样才能“没身不殆”。但并非意味着“守母”,就可以“弃子”。
从前,本人对“绝圣弃智”的理解也是尽量回避“绝弃圣人和智慧”,把它理解为“圣人不以圣人自居,不以智治国”,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老子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虽然在词意上没有问题,但是,作为“绝巧弃利”中的“巧利”是必须要“绝弃掉”的,这样的话,绝弃后半部,“保留前半部”,所谓“三绝三弃”就不能一气贯通,这样势必产生语义的混乱和老子完整思想的被割裂。
这样的矛盾可能也在困扰着很多人,包括河上公和王弼。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传本《道德经》就是河上公和王弼编校的,他们自己编校的文字,自己会困惑吗?
不能完全赞同传本《道德经》是由他们定本的,版本的流传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文化过程,不能将传本的定本认定为某一些人所为,即使是王弼的《老子注》,其原文和注文也不完全一致,这说明这些差异是王弼之后的编注者继续“编校”的结果。
并且,老子一边要“绝弃”“圣人”,一边在论述“圣人之治”,这很容易引起误会:老子、孔子时期,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那么严重对立和水火不容吗?在老子思想中,“道”与“仁义礼”只是本末关系,为什么“守母”,就必须“弃子”?
儒道何时分家?孔老二人的“无为”思想是否一致?先秦儒道不能简单地归之于互补关系,但也不可能像后人认为的那么绝对的对立。至于说两家解释对《易经》的发展与解说,更是无稽之谈。
老子主张“无为之治”,孔子西行问礼于老子,《孔子家语》记载:“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老子以“仁者”自谦,说明老子并非完全否定“仁”。而孔子也以“无为而治”歌颂他心中的圣人帝舜:“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所不同的是,老子讲的“无为”是“道治”,孔子讲的“无为”是“道德圣人之治”。按照老子的说法“失道而后德”,当君王不能“道治”,于是退而取其次“以de治国”,“以de治国”就意味着“尚贤”,于是引发纷争。
就是说,孔子念兹在兹的是周礼,他心中的圣人是尧舜禹汤、文王、周公等现实中的仁德之君,而老子心中的圣人是超越现实社会的“为道者”——这不是现实中的侯王比如尧帝、舜帝所能做到的,所以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从儒家早期经典看得出,老子对孔子并不是完全否定,而孔子也能接受老子的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先秦诸子才被慢慢分化,司马谈、刘向、刘歆等人因整理、编撰藏书的需要,才将他们明确分类,“儒道”分野渐趋明朗化,学说之争随之激化,尤其是唐宋以后。
但至今仍有有一些先秦名家到底归属道家还是儒家,或者别的什么门派,依然争论不休。
楚简《老子》或许能给我们打开一扇解读“绝圣弃智”的窗口楚简本《老子》的出土,让后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即文中没有直接批评儒家的论述,似乎与其更客观,叙述更中性,也没有表示激烈观点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说。
在此,我需要先声明,我只是为了弄清楚“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真正思想,才做这些比较和分析的,并不代表我就反对传本和帛书,至少目前我还没有充分理由。旨在探讨。
楚本《老子》与传本《道德经》(传本与帛书基本一致)原文比较:
楚简本: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文不足,或命之有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传世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通过比较,我们看得出来,1、“三绝三弃”的排列顺序不同;2、楚简本要“绝弃”的是“智与辩”、“巧与利”、“伪与虑”。而传本要绝弃的是“圣与智”、“巧与利”、“仁与义”。
根本不同在于“圣智”“仁义”与“智辩”“伪虑”。就是说:楚简《老子》没有“圣智“”仁义“之说。而“智与辩”、“巧与利”、“伪与虑”在《老子》文本中都能找到现成的依据,就不必纠结于“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该作何解读了。
就是说,楚简本《老子》多了一种参考的资料,提供了一种理解的可能,能帮助我们有可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消化老子的“道治”思想。
即使有了楚简本,但对于现有的“三绝三弃”该如何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即使有楚简本,但没有权威资料足证楚本就是善本,而我们面对的是传本(帛本本章内容无大的差异),我们总不能对此文本熟视无睹。
如果坚持传本或帛本(我以帛本为主,但绝不排斥楚简和传本)的文字,那么也不能把“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句话理解为“绝弃掉圣人和智慧”,“仁德和道义”。
而应该参照楚简本,把它理解为:统治者绝弃神圣化、权诈术,民众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利益;绝弃仁义的粉饰教化,民众自然会复归于父慈子孝的和睦亲情;绝弃智巧货利,盗贼自然会消亡。
但作为侯王,仅仅在“三绝三弃”上下功夫还不够,所以还必须要着意于以下两条:一条是奉行大道,像未经加工的绢丝和原木一样质朴无所雕饰;一条是减损私欲。
传本中的“圣智”,不能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通达”与“智慧”,那样就把老子推向了“反智”的方向。在老子思想里,即是用“圣”也只能是“有以为”的圣,“智”不是智慧,而只能是权诈术,这是老子旗帜鲜明反对的,因为“以智治邦邦之贼,不以智治邦邦之福”。
老子所绝弃之“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跟“无为道治”相对立的概念,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含义。
回到本文开头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已”。这并不是真的要哪一家学说中的“圣人”真的死掉,而是跟老子所说的“圣智”是一样的含义即: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
他以盗跖“盗亦有道”和田成子“田氏代齐”为例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圣人制定的仁义标准,全成了剽窃他人财物和窃国大盗的工具,像盗跖、田成子那样的窃贼,不正是尊奉的圣人仁义教化才成功的吗?
所以,庄子的观点并不在于什么圣人,而是圣人制定的“仁义”之法容易被人利用,具有虚伪性、欺骗性,成为“大盗”的工具。
老子揭开的世界的实质,道。总论道的特点,是不变的,是对的。但囿于时代限制,他的很多分论点,现在看来已经是错了。何况他流传下来的各种被篡改各种缺失的道德经,错就更离谱。
那道家走的是唯物主义哲学真理科学路线,那道教是伪装道家进行江湖诈骗的,走的是唯心主义胡编乱造。至于儒家整个都是为奴隶主服务的,玩的都是假仁假义,发展到后来被发展到更邪恶的儒教了,朝拜孔子把孔子当成完美无缺的圣人去美化迷信化,就更加魔化邪教化了。那些被教化了的信徒,总挑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东西去说教,刻意把各种种姓等级和性别等级之类的不平等诋毁排斥的现象给无视化了,玩的都是假仁假义的搞社会分化的伪装术和骗术。
重点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休养生息之道,生民之道…
道德经,只留前两章就够了。剩下的,自己观察体会。只要把握了道,一切顺其自然。
看第一段就看不下去了
猫咪陀佛,阿里路轧
释道儒都是文化瑰宝,无需内诤。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聖变成圣,愛变成爱,毉变成医……,人心不古,这才是最麻烦的![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