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是割裂的。
一边是年轻人扎堆在城市,各种找不到工作的煎熬;网络上,毕业即失业的热搜;
另一边是国内各大旅游景区人山人海的年轻人,还有网络上花式晒旅游的年轻人。
这难道是同一批人吗,难道大家的钱都是大风来的吗?
其实,还真是同一批人,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一样有年轻的困惑,却有着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一、年轻人家境好,房车无忧
现在的年轻人,经过父辈和祖辈两代人的积累,不管是家庭财富、人脉资源,还是社会认知,都达到一个顶峰,从小衣食无忧,有房有车,自带冰箱彩电洗衣机。
这种高级配置,是以前不敢想象的,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祖辈是为了温饱而奋斗的。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家里最操心的事情就是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人多地少产量低,困难时期,都是需要和亲戚们相互接济才能过的好一些。
情况好转的阶段,还是包产到户后,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干劲十足,但依旧不敢偷懒,更需要省吃俭用。
父辈是为了经济而奋斗的。爸爸妈妈那个年代,开始发展经济,迎来经济大爆发的时代机遇,各行各业焕发活力,蓬勃向上发展。
没资源没能力的就去外地务工,头脑灵活的就下海做生意。住洋房,买汽车,过上幸福的生活奋斗是主流。比较典型的就是经济特区深圳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时代的车轮走到现在,年轻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温饱是基本,房子车子也不是奢望。
很多人刚成年,父母就给他买好了房、车,根本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感觉,走泥巴路是什么感受,反正出了事情,家里能够兜底,就算工作不如意,家里也能接济,不妨碍他们出门旅游。
身边结婚早的同学,无一不是家里给他们在市里面买好了房,备好的车,就连结婚的礼仪都一起包办,只需要他点头就行。
二、年轻人消费观不一样,及时行乐
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主打一个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过好一天是一天,不会像前人一样顾及太多。
一方面是因为各行各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饱和的都饱和了,机会越来越狭窄,就算你努力到天花板,效果也不一定好,导致年轻人对个人发展多少有些悲观,促使他们停下前进的步伐,享受现在。
多少也是无奈之举,一分耕耘有一分收获的话,谁不愿意奋斗,过上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年轻人天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有探索的欲望,身体状况也棒,这是天性,谁不曾年少轻狂过。
因此每到法定假期,各个景点基本都是年轻人为主,就算周末,也是各种周边游。
老一辈的消费习惯主打一个能省则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没有哪个人没有穿过打补丁的衣服。
因为兜里的钱就那么一点,一家人吃喝拉撒,哪一样不花钱,不省吃俭用,根本周转不过来。
就算这样,碰上结婚这类人生大事,还是不够,免不了要和亲戚朋友借钱周转,这也间接促使祖辈和父辈人情往来多,和亲戚朋友联系多,感情重.
前段时间,堂弟刚提了一辆20几万的新能源汽车。要知道,他才刚大学毕业一年。这要是放在80、90后那批人身上,想都不敢想。
每月工资已到帐,想的都是除去租金,吃饭还能存下多少钱,有些人更是要往家里汇钱,接济家里或者供弟弟妹妹读书。
小额消费都精打细算,更别说大额消费,超前消费了。
三、年轻人工作压力大
时代发展到现在,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各行各业都在放缓前进的步伐,进入到恶性竞争,除了内卷还是内卷,你便宜我比你更便宜,你加班我比你更能加班,不像以前是齐头并进,互不干扰。
雪上加霜的是现在的生活一切围绕钱,不像以前还能自给自足,生活成本逐年上升。
辛辛苦苦当牛做马一个月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吃饭之外,根本剩不下多少,要不是不上班,几个月都抗不了,哪怕再难受也不敢随意辞职。
更别说,现在的年轻人,在学识上,视野上,自我上都有着更高层次的想法和规划,被现实的泥沼狠狠拖住,这种精神痛苦和压力不是前人能够想象的。
压力大就要去释放,要不然人就会废掉,出去旅行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像徐霞客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名胜古迹之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深厚底蕴。
登三山五岳,体验一览众山小,游五湖四海,感受湖面波光粼粼的静态美以及海面波涛汹涌的动态美。
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世界大了,人就小了,压力也就烟消云散了。
最后想说
总听人说,现在一代不如一代,可偏偏时代都是由新时代的人推动的。
以前大人教育小孩看世界,现在智能时代,小孩教大人玩转世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辛苦。
每一代人都不容易,没有谁的青春不迷茫。
时代终究会告诉我们答案,但答案也只会出现在持续奋斗的身上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年轻人是老人的过往,但老年人绝对不是年轻人的未来,因为他们的未来没有人能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