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还有很多人坚持认为:
“只有烧汽油的车才叫车,没有发动机的电动车,根本没灵魂。”
但市场的销量数据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纯燃油车正在被国人悄悄抛弃。
就拿刚刚过去的11月份来说,销量榜前十的车型里,新能源车占据了8个席位!
剩下两款纯油车,只有轩逸和朗逸勉强撑场,显得格外孤单。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可不是个别现象。
回顾最近半年的数据,前十名中,纯油车的身影越来越稀少。
除了轩逸和朗逸偶尔露面,榜单几乎成了新能源车的天下。
都说新能源车不好,有续航焦虑、省油不省钱,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事情。
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认为:还不是新能源车政策好,补贴多!
但凡国家公平点,全面实行“油电同权”试试,看还有几个人买新能源车?
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稍微想深一点就会发现,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放眼2024年来看,油车和电车的政策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就拿“以旧换新”政策来说,新能源车能享受的优惠,燃油车同样有,只是金额上稍有差距,并没有到“碾压性”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在基础设施上,新能源车一直处于劣势。
加油站早已遍布全国,几十年的完善建设,让加油这件事既快又方便。
反观充电桩,即使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依然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
尤其在高峰时段,抢桩、排队成了不少新能源车主的“心头痛”。
但即便如此,越来越多人仍然选择新能源车,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消费者从用车成本、体验上,已经开始倾向新能源车了。
说到底,现在的新能源车还不够成熟,大家都在趋之若鹜的购买。
等到新能源车更成熟了,固态电池开始普及,基础设施到处都是时,纯油车只会更没活路。
毕竟,燃油车的技术进化几乎进入停滞期,“节能减排”的空间已经被榨干,剩下的都是边缘性改进。
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在于:论烧油,燃油车也不占优了。
说白了就是,在电池和电机的配合下,新能源车早已在“用油效率”上大幅领先,甩得燃油车尾灯都看不到。
这可不是夸张,以一些插混车型为例,它们只在高负荷工况下才启动燃油机,其余时间完全靠电机驱动。
最终效果是什么?百公里油耗直接降到惊人的3升左右!
反观传统燃油车,即便是1.5T的小排量车,百公里油耗起步也得6升以上。
这中间的差距,直接翻倍了。
关键人家还不止是烧油而已,还可以用电,可以最大化的压低成本。
建立在这种前提下,新能源车的年均用车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3000元以内。
这对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更无奈的现实还在于:新能源车才能走向智能化,燃油车却无能为力。
这不仅仅是技术路径的选择问题,更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新能源车搭载的电池和电机,不仅是动力来源,更是支持智能化功能的核心基础。
电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天然更适合与智能硬件融合,比如自动驾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ADAS)以及车联网服务。
这些功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源支持,而电动车的高压系统,可以直接为这些智能化设备供电,效率极高。
相比之下,燃油车的传统架构显得过于陈旧。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效率低,再加上复杂的机械结构,使得想要实现高阶智能化变得困难重重。
也正因为如此,电车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都发展的如火如荼了。
而且油车仿佛像停滞了一般,根本看不到这样的技术,更别说和电车同台竞技了。
总而言之,选择新能源车已经不再是政策驱动,而是市场和消费者的共同决定。
当一款车能更省油、更智能,还能节约用车成本时,谁又不心动呢?
也许下次,当你为油价皱眉时,就会明白,时代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