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小伙中国学医12载,回国后变身“华佗”,是真神医还是真骗子

迎丝聊历史 2024-04-26 08:10:51

法国的一个小镇街道上,坐落着一家小小的中医馆,门前还排着长队。走近一看,里面穿着白大褂坐诊把脉的,居然是个年轻的洋中医。

此人便是这个小镇土生土长的托马斯,在当地就已经是有名的法国”华佗“了。据传,救死扶伤无数,什么疑难杂症都不在话下。

真有这么厉害?要知道中医之复杂,很多中国人都要从小学习都不见得能学好,可这位法国小伙仅在中国求学了12年就敢称神医了?

这到底是天赋异禀的真神医还是顶着中医名头的真骗子?

中医药大学出了个洋学生

2012年9月,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开学季上出现了一个洋人面孔,这可让同学们大吃一惊,虽说中国有留学生并不罕见,可这是学中医的大学啊。

上前一问,却发现对方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普通话,但仔细一听也是能听出一些外国口音的,这到底来者何人?

此人正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托马斯,因为喜欢,他提前研究了中国所有的医学院,根据自己的情况精挑细选,终于确定了来湖北中医药大学接触中医。

来中国之前,他一直在法国生活,不会说一句标准的汉语,为了能够尽快融入校园,他提前报了语言班。

托马斯整日不停地练习,不停地找人交流,才终于在来中国之前有了比较好的中文基础。

虽然托马斯的中文说的确实不错,但是同学们对于他学中医这件事情还是打个问号的,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新鲜,是不是很快就会半途而废,没有人觉得他能干成。

这倒不是瞧不起托马斯,属实是咱们中医实在是太难了,从望闻问切到针灸按摩,每一步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也会带来问题。

没有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是学不到精髓的。好在,这两样托马斯都有。

一开始他捉摸不透望闻问切这经典中医四诊法,也不明白脉象和病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科学联系,切脉就成了托马斯进入中医门的第一大难关。

咱们中国讲究阴阳五行,可外国只看数据星座,观念冲突,托马斯的这一关来得比他的同学们更要难过很多。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托马斯知道“先理解再去做”对于自己来说不太现实,就开始从行动中找答案。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托马斯就搞起了“搭脉千次终得其法”,每一天都找人把脉,同学们看他好学自然乐得帮他,一次次一遍遍,努力就有了结果。

几年如一日,托马斯没有特殊情况就一定练习,最后靠着量变积累出质变,不仅基本把脉没有问题,而且还能根据脉象情况分析出病因,总结出规律。

脉象能识,病情已知,这药咋开又是一大难题。在中国,万般植物皆可入药,有时候动物也可治病,而不同的药材搭配又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药材药理分不清怎么办?死记硬背!

所以托马斯从早到晚都在嘟嘟囔囔,路上也可以看到他低头背诵或是摇头晃脑的样子,可“最笨的办法最聪明”,这块硬骨头硬是被他啃了下来。

学中医的校园里,最努力最勤奋的是一个外国人,成绩最好老师最看重的也是这个外国人,托马斯的到来愣是卷了同学们一把,不过,他对中医的爱究竟缘何而来呢?

缘起

说到托马斯和中医的缘分,还得从多年前他的一次中国游唠起。

当时,年仅十几岁的托马斯随父母来到中国游玩,古朴的建筑、热闹的人群,还有那博物馆里独具匠心的中国工艺……眼前的一切无一不在牵动着他的内心。

他太喜欢这里了,他感觉能在这里生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哪怕回国之后,他还是难忘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他开始从网络上频繁搜集中国的信息,华夏大地上的万事万物都过于美好了,托马斯整日都遨游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

有一天,他无意中点开了中医治疗脱臼的视频,在他的观念里,这把掉了的胳膊接上去,那不得先拍片,再会诊,还得来个手术,最后必得拿点药恢复。

可视频里的老中医就单单是观察了一下情况,又用手感受了一下断开的地方,然后将两手分别扶在肩膀和手臂上,只听“咔哒”一声,好了!

这也太神奇了,托马斯感觉这像是魔法,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好奇心驱使下,他又看了很多中医的视频,企图证明这是魔术或者巫术,后来发现这是“中国功夫”。

只不过李小龙以出神入化的武术护人周全,而中医则是凭借炉火纯青的医术妙手回春。

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托马斯开始对中医念念不忘,简单地看视频已经无法满足他了,他也想成为视频里的主人公,想做一个中医治病救人。

随着时间推移,心中渴望只增不减,甚至梦中都会出现自己穿着白大褂把脉问诊的画面,托马斯知道他必须开始行动了。

幸运的是,当他提起这个想法的时候,他的家人都十分尊重支持他,就这样,托马斯踏上了去往中国求学问道的征程。

热爱可抵岁月万难,托马斯作为一个洋小伙,愣是凭着一腔热血把中医学出了门道。

他究竟修得了多少东西,法国“华佗”又是不是夸大其词呢?

因为中医,我成为了被需要的有用人

医术有没有学到家,自然还是要看看有没有医好人,只不过托马斯没有想到自己的检验之时来得那么快。

又一年暑假,托马斯有一个月的假期,他打算回家好好修养一下,缓解一下学习的疲劳,但现实情况可不能让他如愿以偿。

刚回家的时候,周围的邻居朋友都对他很好奇,好好的西医不研究,为什么偏偏要不远万里跑到外国学那老掉牙的中医。

无论托马斯怎么解释,大家都很难理解。没关系,他们很快就见识到了中医的魅力。

刚回家,托马斯就发现妈妈气色不好,主动提出要帮妈妈把脉。妈妈一开始并不愿意,她觉得儿子学的不过是小打小闹,

但耐不住托马斯连续几天的恳求,妈妈还是随了他的心意。这一搭脉不要紧,托马斯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妈妈身上的糖尿病。

过往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妈妈的病很快就有了好转,还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求医。

有位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邻居,常年忍受病痛,听到托马斯中医救人方面有点水平,半信半疑之下接受了托马斯的治疗。

吃了几天开的药,这位病人特地跑到托马斯的家,手舞足蹈地表示自己的身体感觉回到了几年前,这种充满活力的感觉太久没有体验了。

就这样,本来打算休养生息的一个月假期,托马斯却化身忙碌的小陀螺,不停地看诊、开药,还没拿到毕业证,他就已经在小镇上小有名气了。

虽然假期没有了,但托马斯看到大家因为身体好转而露出的笑脸,他心里就比什么都甜,回到学校之后,他变得更加努力了,他想成为法国的“华佗”去治病救人。

勤学苦练,终有成效。

有医学世家的后人想要考验他,要求托马斯给他把脉治病,而实际情况是他只是有点阴虚,压根就没有什么病。

而令人惊奇的是,托马斯一番问诊之后,不仅讲出了他的体质不足,还点出了他为什么会如此和调理的药方,连教授看了都称他确实学到家了。

学成回国,他在自己家所居住的小镇开了一家诊所,希望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中医帮助到更多的人。

诊所刚开张时,没有人看好这个洋中医,毕竟西医总比这不知道什么人开的中医馆靠谱一些。他之前治疗过的邻居朋友和他的诊所距离都很远,并不能为他做宣传。

为了把招牌打出去,托马斯直接搞了个免费把脉的活动,声称要是把脉出现问题,自己立马收拾东西关闭诊所。

豪言一出,自是引来许多参与者,有中国人来看看是不是在故弄玄虚的,有想要来占便宜的,更多的还是来看热闹的。

托马斯的实力配得上这样的自信,一个月的活动,竟然没有一场失误,好评频传,托马斯的医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前几天刚拍的片子,这医生比机器还牛,实在是太神奇了。“

“医生说让我注意身体我没有听话,没成想过几天身体真出现问题了,这是预言师吧。”

……

第一炮打响,托马斯的中医馆就成了这个小镇治病必去之处,很多人为了调理身体更是常常光顾。中医的魅力在异国他乡熠熠生辉。

洋中医与中医黑

城内开花城外香,托尼斯不是第一个来中国学习中医的洋学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根据可靠数据,外国中医有70%都是外国人,而看中医的病人中,外国人也占70%,这表明中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推崇。

中医无限包容,它从来不是只造福中国人的私人传家宝,而是谁都可以学,以求救治所有人的举世瑰宝。正因如此,中医才能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生根发芽。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反而还有很多“中医黑”现象,很多人不信中医,很多中医学而不精,导致中医反而在自己的地盘上举足为艰。

中医在抗疫期间起了大作用,但2021年著名中国工程院院长张伯伦却在接受CCTV采访时分享了这样两则武汉抗疫的往事:

第一个是,有一个患者明明被中医治好了,还十分硬气地说:“你别看治好了我,我也不相信中医,你又说不清是怎么治好我的。”

第二个是,一个小姑娘高烧不退但打死不吃中医,就因为她觉得中药就是又苦又没有用的封建糟粕,求的也就是个心理安慰。

有五千年医道传承救死扶伤的中医口碑竟衰落至此,我们的国民对“中医无用”坚信不疑,实在令人痛心。

黑中医的论调无非那么几种:要么就是称中医不如西医科学,要么就是称中医没有西医见效快。

而真正了解中医的人就知道这样的言论何其荒唐。

相比于西医的哪里有病治哪里,我们中医更讲究整体协调,从系统性出发,治病治本,才不是一颗止痛药可治所有痛。

但要说我们中医是“慢郎中”可又大错特错了,中医也可治急症,缓解病人痛苦我们只会更专业。

中医有怎样的魅力,从日本和韩国都争着想要注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见一斑。在别人想把着中医收入囊中的时候,咱们国人可万万不敢掉链子。

要想亡其国,必先灭其史,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可怕的不是别人喜欢我们的文化,可怕的是别人比我们自己更懂得怎样传承和珍惜,这才是真正的自掘坟墓。

三年大疫考验,我们足见中医神奇,国家更是出台了很多支持中医的法律,希望我们的中医能够在时代变迁之下不失光芒,造福更多的人。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0

迎丝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