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可能变可能,中国碳纤维潜航器要来了,性能优异,量大管够

瞩望云小 2024-08-28 22:28:53

对中美两国的军事科技竞争而言,研制深水潜航器用于深海的科研探测,以及潜水潜航器用于水下战场的能力建设,都非常重要。特别是美国人在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数量上开始止步不前之时,非常看重发展水下无人舰队,用于抵消中国海军主力作平战平的数量优势。然而,最近被《南华早报》发现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在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材料领域获得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也就是成功实现了碳纤维材料制造潜航器耐压壳体的技术突破,把不可能有变成了可能。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了一种超坚固的碳纤维船体,这种船体不仅适用于浅海区域,还能轻松承受6,000米深海的巨大压力。要知道有传统观念认为在水下碳纤维是使用不了的,有可能使中国在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的水下潜航器军备竞赛中占据优势。

传统的深海潜水器耐压结构通常采用合金钢或钛合金,但由于其材料密度高,这些结构的重量占总重量的很大一部分,限制了潜水器的负载能力。而碳纤维材料因其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和设计灵活性等优异性能,在载人和无人潜水器的耐压结构被认为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2023年6月,由美国私营公司运营的探访“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泰坦”号深海潜水器失联,导致艇上五人死亡事件发生之后,这艘潜航器使用了碳纤维材料受到广泛质疑。电影《泰坦尼克号》导演卡梅隆在悲剧发生后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我从不相信在圆柱形船体上缠绕碳纤维长丝的技术会奏效。我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碳纤维材料之间是有缝隙的,多次被挤压之后就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变形或解体事故。

然而,中国团队的创新技术一举攻克的这一难题。据介绍,中国制造的碳纤维压力船体壁厚仅约3厘米,是之前世界首艘碳纤维载人潜水器“泰坦号”壁厚度的四分之一,却能轻松承受了77兆帕的水压,是“泰坦号”所能承受压力的两倍多。这远远不是上限,中国团队还估计,由这种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舱室可以承受90兆帕的压力,相当于近9,000米的海洋深度。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将其作业深度设定为6,000米。论文中说,“这种材料可以承受超过2000次的交替循环压力”。此外,碳纤维压力船体外层的1mm防水涂层提供了额外的保护,确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损坏等问题。

那么,中国突破这项技术到底有何战略意义呢?

一是有助于中国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因为现有的深海潜航器不但非常昂贵,而且无法承载更多的载荷。中国碳纤维的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进一步降低碳纤维价格。这将为中国水下潜航器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后我们想造多少就可以造多少,在探索深海这个赛道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二、中国将获得大规模制造廉价潜航器的新技术。中国团队还开发了一种碳纤维无人潜水器船体,适合在深度不到200米的地方作业。它的厚度只有3毫米,但直径为1米。这样的潜航器内部空间比较大,拥有非常大的航程,而且更加便宜。未来中国争取水下战场的技术优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先进的潜航器,中国在材料领域不小心又领先了。

总而言之,中国在碳纤维潜航器技术方面的突破,将对中美在水下战场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能的不断扩大,中国有望在水下潜航器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资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美国在碳纤维材料领域严重依赖日本的格局,看样子要跟不上军事科技竞争的需要了,特别是中国将碳纤维白菜化应用之后。

0 阅读:34

瞩望云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