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从下战书,到列阵厮杀,到决胜关键战局,再到扩大胜果追剿残敌,最后到重新划定势力范围,整个流程才算真正走完。而对于整个战局而言,胜负的分水岭便在决胜关键战局这个阶段,正所谓一战定乾坤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的崛起史也基本上是遵循了这个流程,1776年7月4日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7月4日也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即独立日。1861年-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这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奠定了联邦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美国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同时,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
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1904年美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一。1898年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从区域大国成为世界列强,而这个阶段的美国,得益于全球第一工业国的地位,美国海军虽发展迅速,但终究和英国海军还是有一定差距,在武力上略有不足。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个海军强国签署了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美国趁着各国财政捉襟见肘的大好时机,通过华盛顿海军条约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到了1930年代末,美国海军超越英国海军,正式确立了其全球军事优势。
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全球军事优势以及美洲两次没有受到世界大战的波及,最终确立了美国独霸全球的综合实力。两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的中前期战争美国通过保持中立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到了胜败已定之际,美国终极下场收割胜利果实。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和美国正面抗衡的综合实力,凭借地大物博以及影响半个欧洲的苏联,也只有军事和科技领域能和美国一较高下,经济上的瘸腿最终让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败北,最终解体。
我们遵照开头提到的国战基本流程来分析,美国早在1930年代末就已经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奠定了全球优势,昔日的霸主英国已经无力压制美国的崛起。而当上世纪80年代末,美苏争霸以美国获胜而暂告段落,世界上再也没有和美国一较高下的钳制力量,美国走向了世界之巅。
接下来,北约东扩、进军中东、经营亚太便是大局已定后,美国开始闲庭信步的进入到扩大胜果追剿残敌的扫尾阶段。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定二战后就已经展开,美苏争霸之后,美国的动作更像是固化和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
也正是苏联的解体,美国开始进入到孤独求败的境界,美国开始全范围扩张,压缩原来苏联的势力范围,甚至无仗可打的美军最终耐不住寂寞在开启长达十数年的中东混战。美国的初衷是清晰的、明确的,就是要进一步固化美国领导下的势力范围,但事与愿违,美国最终步了苏联的后尘深陷中东泥潭,造就了中东大国泥潭的地位。
实际上美国到今天也没有完成最后一个环节重新划定势力范围的目标,在美国深陷战争泥潭的背景之下,中国悄然和平崛起,以一种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的方式实现崛起,这种崛起美西方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最后对修昔底德陷阱思维深信不疑的美西方精英重拾冷战思维,拉开了中美这场原本有机会避免的世纪之争。
美国走过的路,我们大概率规避不了,就跟我们没能规避美西方对中国率先出手挑起大国竞争一样。2009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在东盟会议上首次提出“重返亚太”战略,这就等同于对中国下了战书,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战书就是战书,攻击随即而来。
从2008年至今,美国发布的数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对华政策的定位由“伙伴”逐步转向成“敌手”。奥巴马政府把中国从“朋友”向“中间地带”转变,特朗普政府从“竞争对手”向“敌手”过渡,拜登政府则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正式完成了“敌手”的判定。
奥巴马时期重心在推动美国国家战略转型,将美国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地区,东海、南海、台海风云诡谲;特朗普时期则是开启全面开火,从金融到贸易,再到科技、人文等诸多领域全面对中国发起密集攻击,贸易战、涉疆、涉港、涉台等问题层出不穷;到了拜登时期,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的政策,且更侧重于科技领域和拉拢各地区盟友共同围堵中国的手段。
甚至,在美国大选民主党败选,特朗普再度胜选的权利交接阶段,拜登政府加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政策法案,一轮轮针对中国企业的清单,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拜登政府班子里的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最近一段时间异常的活跃,各种彰显功绩,这从侧面进一步说明了美国的意图。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国战。而历经将近10年的见招拆招,中美走到了关键的分水岭阶段,决胜之战大概率将在最近两年分出一个实质性的胜负,参考的依据一方面是美国自己对未来走向判断,认定2022年-2032年是关键的十年;另一方面是即将就职的特朗普“口无遮拦”的大搞“领土扩张”。
我们着重讲一下特朗普的对外扩张,从巴拿马运河到格陵兰岛,如果我们将这几个关键区域联系在一起,我们发现美国是在稳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北美大本营。不管是何种手段,美国控制了相关区域,美国就是一个短时间内谁也撼动不了的超级巨人,尽管美国衰退之势已无法扭转。
有了北美基本盘在手,美国的各种优势将真正形成合力,这个时候的美国才是最真实的美国,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是最危险的美国。美国考虑退路,那么意味着中美之争距离分水岭真的不远了。
从中国这边来看,整体态势向好,顶住了美国的密集轮番攻击,守住基本盘的同时开始有转守为攻的迹象。对于中国具体的态势,我们从美国称霸全球的五大支柱分门类别的具体分析一下:
经济领域,这是个技术活,而其是一个很难将理论和实际分清楚的一个领域,核心大致就是金融和贸易这两大块。金融方面表现的不是太清楚,毕竟受到美元霸权流程的影响,很难对全局作出一个客观的判断,但从市场的反馈来看,美国至少目前还没能实现对中国的收割,大体上金融的基本盘还在,人民币也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贸易这一块也难以从短期的数据得出长期的结论,但有一个事实是,在全面绞杀中国经济的背景下,却绞杀出了一个2024年贸易顺差近1万亿美元的结果。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美西方近些年对中国贸易的手段没有达到预期,或者说美西方走的这条路基本进了死胡同,根本奈何不了中国。
文化领域,苏联的解体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视角,苏联的解体固然有经济瘸腿的问题,但不足以导致苏联解体,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外部压力而崩溃,而是因为内部弱点而崩溃。因为苏联没有一个强大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和社会,而中国截然相反,既拥有一个非常强大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又拥有一个强大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经济有每年的数据,纵向对比一下全球各国,中国经济的表现无需赘述;社会方面,我们且从中美最近的天灾中便能一目了然,西藏地震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场景,美国大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两相对比,同样不需赘述。
科技领域,在这个时间段讲可能最有说服力,六代机试飞,而且可能不是之前大众认为的两种,可能是三种;装备电磁弹射和阻拦设备的076两栖攻击舰下水,颠覆传统认知的空警-3000大型预警机和神雕反隐身无人机先后亮相等等。
另外,华为是美西方重点“照顾”的对象,华为实现了异军突起,主导了以华为为首的中国ICT产业;搭载麒麟9010芯片的Mate60手机一经发布,美西方各界疯狂“拆箱”最终不了了之;除了华为还有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中国锂电池产业,去年年末美西方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恐惧”达到了极致,一度就加征关税问题吵的一塌糊涂。
所以说,科技领域压不住是个事实,剩下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美西方至今没有搞明白的一个逻辑是,对中国的打压只会逼着中国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国产突破,而一旦突破就是美西方的噩梦开始,中国制造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昂贵东西白菜化和将封锁技术开放化的杀伤力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最后我们谈一下美国的“小山头”主义。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有利则合,无利则分的原则。美国的盟友圈子确实很大,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同样队伍大了也就不好带,各方利益纠葛不清,所以很难形成铁板一块。
俄乌冲突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乌冲突将盟友体系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欧盟不惜自损一千杀敌八百的措施对付俄罗斯,整体而言步调得到统一,更确切的说是多数优势压制少数。在欧盟体系中诸如匈牙利等这些欧盟国家并不赞同欧盟的大方针,在各种大会小会上反对声音层出不穷,尽管无法改变大局,但影响还是有的。
另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国盟友最大的危险来自美国。美国现在无法统领队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自己在衰退,所以很多时候美国自己自顾不暇,必然在某些层面要保证美国优先,这就导致美国和盟友的紧密性已不复从前,特朗普上台前的一系列威逼利诱,已经让美国盟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还有一个迹象是,欧洲政治出现了向右转倾向,特朗普代表的便是美国的向右转结果,马斯克口无遮拦地狂妄对欧洲政局进行粗暴干涉,很大程度上是要帮助欧洲政治向右转,故而有人担忧会出现政治右转同盟。
这种可能存在,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没有想象那般不可接受。政治向右转,这是左、中政治势力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右转后的欧洲大概率还是走攘外必先安内的路线,稍不留神可能会被赶下台,这是西方政治本色决定的。再结合向右转更倾向于闭关锁国的外交意识,那么最终的一个大方向是,合作抱团,关起门来,老婆孩子热炕头。
那么剩下的手段就只有掀桌子的军事领域了。我们在讲科技的时候罗列了部分去年年末军事领域的新成就,密集的军事科技井喷,带来的效应除了舆论上的轰动之外,更实质的是产生难以估量的战略威慑效力。
我们的军事观和西方有所不同,中国战争观更侧重于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讲以战止战,能战方能止战。过去美国发挥战略威慑的大思路是,有实力是威慑的前提,懂得使用力量是关键,最后还要让对手相信会使用力量,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威慑效能。
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就是要让解放军有力量,解放军近些年在中国周边以及西太地区的活动,是向外部展示解放军懂得使用力量,而我们在台海和南海的围岛演习和常态化战备警巡就是要告诉外界我们会使用力量。而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则是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力量,从而真正做到以战止战的目的。
由此可见,中美竞争的大局已定,经济、科技、人文、军事四大领域,美国已经没有突破中国防线的可能,至于美国倚重的“小山头”主义,内部问题解决不清楚,很难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解放军当前的任务就是断了美国军事冒险的最后选项,接下来中美局部交锋将成为主线,而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briandly
很好的文章,从宏观上理解的清晰透彻!
美哥 等100人
中国必须尽快整合东南亚,与东南亚融合,才能对抗将来的北美联邦。
我提供能量反应
中国一战成神!!!!
竹叶飘飘 回复 01-19 21:01
不着急慢慢来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快乐
螳臂当车,中国必胜
子曰当下
雾里看花,本质不透
修改
历史会螺旋式前进,但不会是简单的重复。美国用自己的历史套用的手段到对付我国,注定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