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嚣张”小国:美国也不敢招惹,各国一年让他们狂赚200亿

小彭的灿烂 2025-02-01 05:52:32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一招鲜、吃遍天!”要知道在国际舞台上,强国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小国大多只能默默跟随。

而有这样一个小国,人口不足五百万,面积甚至比不上我国的重庆市,却凭借一条运河,在国际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甚至就连美国都不敢轻易招惹,各国每年还要向它缴纳高达数亿美元的费用,一年赚取200亿的巨额……

那么这个国家究竟是谁?这条运河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嚣张”小国登场】

这个创造奇迹的国家,就是位于中美洲地峡的巴拿马共和国,而它之所以能在国际上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关键就在于它拥有一条“黄金水道”。

巴拿马运河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巴拿马地峡之上,从北至南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航运通道之一。

它不仅是巴拿马的经济命脉,更是世界贸易的关键枢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满载着货物,穿梭于这条运河之中,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运河的传奇过往】

巴拿马运河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可直到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巴拿马运河才由法国开凿工程。

可没想到,最终法国公司因无法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宣告破产,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工程也随之陷入了僵局,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但是法国的失败,并没有让人们放弃对巴拿马运河的憧憬,反而让美国看到了机会。

1903年,美国支持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出来,并与巴拿马签订了《海-布诺-瓦里亚条约》。

根据条约,美国以1000万美元的低价,获得了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区的权利。

这一不平等条约,让美国在巴拿马拥有了“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区完全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下,巴拿马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国不断巩固对运河的控制权,将其视为自己的“战略资产”,不容他人染指。

而巴拿马人民从未忘记运河的主权属于自己的国家,从运河建成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收回运河主权的抗争。

在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巴拿马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美国终于在1977年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条约。

根据《托里霍斯-卡特条约》,美国同意在1999年12月31日将运河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归还巴拿马。

这一结果,是巴拿马人民多年抗争的胜利果实,也是国际关系中正义战胜强权的典范。

1999年12月31日,当最后一批美军撤离运河区,巴拿马正式收回运河主权的那一刻,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巴拿马人民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水道”,开启了国家发展的新篇章。

【运河的重要地位】

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约5000-10000千米,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以一艘从美国纽约驶往日本东京的货轮为例,在运河开通前,它需要绕行南美洲,整个航程可能需要数月之久。

而如今,通过巴拿马运河,只需要短短几周的时间,就能抵达目的地。

这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降低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风险,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

据统计,全球约6%的海洋贸易依赖于巴拿马运河,每年约有1.5万艘船只穿梭于这条运河之上,它们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总装载量高达约3.3亿吨。

不仅如此,巴拿马运河还连接着约170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约1920个港口,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广泛的连接和辐射。

【高额的收费模式】

巴拿马运河的收费模式堪称复杂且精妙,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经济棋局,它主要依据船只的吨位、类型等关键因素来确定基础费用。

对于集装箱船,通行费用取决于船只装载20尺标准集装箱的能力,这就像是根据货车的载货量来计费一样。

而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客轮,则根据旅客铺位数缴纳通行费用,体现了不同类型船只的差异化收费原则。

在2016财年,对于普通船只,最初的10,000吨,每吨费用为5.25美元。

之后的10,000吨,每吨5.14美元,其余为每吨5.06美元。

这种递进式的收费方式,既考虑了船只的实际载货量,又能根据不同吨位区间进行合理定价,确保了收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除了基础费用,巴拿马运河还有一些创新的收费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插队费”。

当运河出现拥堵,船只需要排队等待通行时,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会对“优先通行权”进行拍卖。

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车主可以花钱购买快速通道的使用权。

2023年,日本最大的石化企业ENEOS就花了397.5万美元,拍下了巴拿马运河的“优先通过权”,这笔费用换算成人民币将近2900万,堪称天价。

这种“插队费”的存在,不仅为巴拿马带来了额外的巨额收入,还满足了一些船只为了节省时间、避免延误而愿意支付高价的需求,是一种市场机制下的灵活收费策略。

【各国缴费情况】

巴拿马运河每年收取的高额的通行费,背后是各国对这条运河的高度依赖。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一大用户,每年缴纳的费用高达17亿美元。

美国的大量商品,无论是从亚洲进口的电子产品、服装,还是出口到亚洲的农产品、工业制成品,都需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进行运输。

就拿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物美价廉的日常消费品来说,通过巴拿马运河,能够快速地抵达美国东海岸的各个港口,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客户,每年缴纳的费用也相当可观,约为1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巴拿马运河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运往美国东海岸的货物,以及运往巴西、阿根廷等美洲东岸国家的货物,很多都要经过巴拿马运河。

像中国的家电、汽车等产品出口到美洲,通过巴拿马运河,能够大大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强国,同样高度依赖巴拿马运河。

日本每年缴纳的费用约为8亿美元,韩国每年缴纳的费用约为5亿美元。

这些国家每年缴纳的巨额费用,不仅体现了它们对运河的依赖程度,也反映了巴拿马运河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地位。

巴拿马就像一个掌握着世界贸易“钥匙”的国家,通过运河的通行费,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获取着丰厚的经济利益。

【巴拿马的未来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巴拿马正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这对巴拿马运河的运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近年来,巴拿马地区干旱频发,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运河的重要水源加通湖水位急剧下降。

加通湖作为巴拿马运河的“心脏”,其水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河的通航能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加通湖的水位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点,逼近最低设计水位,这使得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不得不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限行措施,如限制每日船只通行数量、降低船只吃水深度等。

这些限行措施给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船只通行数量的减少,导致大量船只在运河两端排队等候,通行时间大幅延长,运输效率急剧下降。

一些船只为了满足吃水深度的要求,不得不减少载货量,这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降低了货物的运输量,给船运公司和贸易商带来了经济损失。

而且水位下降还可能导致运河航道变浅,增加船只搁浅的风险,进一步影响航运安全。

如果气候变化得不到有效遏制,干旱情况持续加剧,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受到更大的限制,甚至可能面临断航的危险,这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不得不说,运河的存在,让巴拿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美洲小国,一跃成为世界航运的关键枢纽,收获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影响力。

而未来巴拿马能否继续凭借运河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独特的地位?它又将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这不仅是巴拿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参考资料:

新华日报在2018年10月09日于《巴拿马运河:“蝴蝶之国”连接世界的“黄金水道”》的报道

中国青年网在2024-12-27于《巴拿马运河:历史不容抹去(三):“美国否决了巴拿马,但全世界否决了美国”》的报道

上观新闻在2023-11-14于《巴拿马运河堵船,“插队费”高达近3000万元》的报道

第一财经在2023-12-17于《一年赚取200亿 “插队”一次3000万!巴拿马运河有多赚钱?》的报道

0 阅读:201
小彭的灿烂

小彭的灿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