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际能源贸易与中美关系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美国再度对中国企业挥舞制裁大棒,随后美参议院戴恩斯访华,让中美关系的走向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2025 年3 月20 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宣布,对中国山东省一家炼油厂和广东省一家石油码头公司实施制裁,理由是这两家企业购买伊朗原油。美国长期以来对伊朗实施制裁,试图通过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迫使伊朗在核问题和中东地区事务上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让步。而中国作为伊朗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自然成为美国打压的对象。美国此举,无疑是对中伊正常贸易秩序的严重破坏,也是其推行“长臂管辖”,维护自身霸权的又一体现。
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无端制裁,3 月21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回应,中方一贯反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美国应停止干扰破坏中伊正常商贸合作,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一表态清晰且坚定,彰显了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宣布制裁的同一天,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搭乘专机抵达北京访问。戴恩斯与特朗普关系密切,且曾在华工作六年。此次访华,他肩负着推动中美在关税等重要问题上进行谈判的任务。特朗普上台后,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先后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中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将多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一旦全面爆发贸易战,美国也将承受巨大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戴恩斯访华,旨在充当中间人角色,推动中美之间的对话,缓解紧张局势。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和自由原则。美国凭借自身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单方面制定规则,对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制裁,这种行为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在能源领域,美国的制裁给中国能源企业的海外合作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在外交层面继续坚决反对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通过对话和协商,促使美国认识到其行为的错误性,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另一方面,中国需进一步拓展能源进口渠道,降低对单一供应方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美国(资料图)
未来,中美关系在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博弈仍将持续。中国将始终坚定地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发展利益,在应对美国挑战的同时,寻求与美国的合作机会,推动双边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