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添加剂有严格的规定,明确指出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任何环节中添加。这是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因误食含有硼砂的食品而引发的健康风险。

世卫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对硼砂的安全剂量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建议每日摄入量应低于1~13毫克。这意味着,即使是微量的硼砂,如果长期摄入,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对于成年人来说,硼砂的中毒剂量大约在1~2克之间,而致死剂量则低于20克。对于更为脆弱的婴幼儿群体,即使摄入量在5克以内,也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慢性中毒的症状。
硼砂,又被称为四硼酸钠,是一种白色或略带浅灰色的无定形粉末,它拥有一种玻璃般的光泽。这种物质在化学上的分子式是Na2B4O7·10H2O,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化学结构。硼砂不仅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领域,硼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由于其具有高温稳定性、高硬度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玻璃和陶瓷。在制造过程中,硼砂可以增加产品的透明度和硬度,使其更加美观和耐用。此外,硼砂还被用作清洁剂和杀虫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渍和杀灭害虫。同时,它还是制造防火材料的重要成分,可以在火灾中起到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在医药领域,硼砂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药物制剂,如硼酸软膏、硼酸洗液等,这些制剂在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硼砂还被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尽管硼砂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如果摄入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使用硼砂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尽管硼砂被明确列为食品中的违禁品,但有时候仍有一些不法商家或生产者会将其添加到食品中,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硼砂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硼砂可以使食品变得更加有韧性、脆度更好。例如,在制作粽子、肉丸、面制品等食品时,硼砂的添加可以使成品呈现出更加诱人的Q弹口感和鲜亮的色泽,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硼砂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们会导致食品变质、腐烂。而硼砂的防腐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从经济角度来看,使用硼砂可能成本更低廉。相比于一些安全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或改善工艺来达到类似的效果,硼砂的价格可能更为便宜。这使得一些不法商家或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使用硼砂来降低成本。
这5种食物常会添加,尽量避免
一、猪肉,硼砂涂抹在猪肉上,可起到防止脱水、保鲜以及防臭的作用。一些不新鲜的猪肉在涂抹硼砂后马上会大变样,可以以次充好。可以购买专门的pH试纸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的结果为蓝色的话,则说明肉里含有硼砂。

二、粽子、元宵、汤圆等糯米制品,许多人在节日期间喜爱的美食。为了让这些传统食品口感更佳,一些商家可能会选择添加硼砂。硼砂的加入确实能够让糯米制品呈现出更加Q弹的口感,这是因为硼砂可以增加糯米制品的韧性和弹性,使其口感更加有嚼劲。除此之外,硼砂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可以延长糯米制品的保质期。

三、肉丸、香肠和火腿等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硼砂,可以改善口感,增加弹性,并起到防腐作用。
四、面食制品,无论是湿面条、饺子皮、馄饨皮,还是凉皮、拉面、河粉等,它们都是中华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但是,在追求美味与口感的道路上,有些不法商家或生产者可能会选择一条错误的道路——非法添加硼砂。
五、豆制品,作为中国传统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腐竹、豆腐干、豆腐皮等豆制品不仅口感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多种健康功效。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豆制品的外观和口感,可能会在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硼砂。

上述所提到的食物并非都不能吃了。这些食物本身都是美味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我们需要去正规的场所购买。
正规的场所通常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检验检测流程,能够确保所销售的食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这样的场所购买食品,我们可以更加放心地享受美食,而不用担心食品中是否添加了违禁物质或有害物质。
正规的场所也更加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他们通常会选择优质的原料,采用科学的生产工艺,以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在这样的场所购买的食品,不仅口感更佳,而且更加健康。

所以,为了确保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安全、健康的,我们应该选择去正规的场所购买。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