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有个现象打破了历史记录,所有外企的原研药全部退出竞标,这背后产生的巨大影响跟我们那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外国药企主动放弃庞大的中国医疗市场呢?
例如今年的医保集采,辉瑞和拜耳都没报价,就选择了直接放弃,要知道公立医院正是集采的主体,这意味着没有拿到集采入场券的进口原研药也将失去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市场。
实际上这不是舆论第一次关注到进口药消失,上次降糖明星药格华止在公立医院的消失也曾掀起不小的波澜。要知道,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原研药格华止从1999年在中国上市以来,一直是降血糖药物市场的绝对主力。
但到了2021年,糖尿病患者发现,吃了10年的小神药格华止在公立医院断货了,取而代之的事3块钱100片的国产二甲双胍,并且今年以来也有多款进口原研药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信号。
这背后涉及DRG/DIP的付费模式和药品集采等多重黑幕,很难清查。
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底层药店,也就是‘传统药店’的问题。
要知道我们与国外不同,我们的私营药店只是一种辅助,或者说是夹缝中的产物,主流依旧是‘传统’药店。
然而,‘传统’药店本质上天生便存在着巨大的利益交换,其中更是假药横行。
就拿我个人亲身经历来说,小编我其实一直有慢性胃炎,前些日子由于饮食的不规律导致病情加重,遂去了‘传统’药房买了盒奥美拉唑。
吃了一盒后竟然没有任何效果,我便怀疑自己是不是发展成了胃癌,便提心吊胆的准备周末去看医生,为了等到周末,便去公司旁的私营药房又买了一盒奥美拉唑拖到周末。
结果,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私营药房的药第一天便奏效了,合着‘传统’药房的药吃一盒都比不上私营药房的一片药吗,这就是‘伟大’的‘传统’药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