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电视在国人心中地位相当之高,其不仅是一个娱乐与信息的窗口,更一度成为了身份与地位的某种象征。
那时,一台等离子电视最高炒到六万,直到2003年跌破两万大关,也不是人均700工资的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
自然拥有一台等离子电视就成了许多家庭的梦想!
然而斗转星移,工业科技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电视的入场,一方面导致电视价格直线下跌,人人有电视看,同时,另一方面电视不再成为“香饽饽”,开机率不足三成更是直接说明电视无人可看!
比“开机率不高”更令人担忧的是:电视行业的“大洗牌”似乎正在悄然逼近!今年长达40天的618大促也救不回来的电视行业,3大越来越明显的现象正在显露,对消费者来说,可能需要提高警惕!
消费者怨气越来越重——
原来的电视打开就能看,吃了饭一家人围坐电视前能看个其乐融融。
现在的电视,光开机就得起码用上两个遥控器,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别说看电视,连开电视都成困难。
好不容易开了机,运气不好还得先看个30秒的广告。
想看电视?得先充值!看个电视成了试探钱包厚度的炼金石。
刘阿姨吐槽道:“想看免费的动画片,比闯关还难!去除广告需买免广告会员,投屏功能又需电视端会员加持,观影则需限时影片券,就连儿童动画也需专属会员……。”
更令刘阿姨难以接受的是,她所购买的电视品牌会员年卡到期后,不仅奇异果TV内容看不了,就连先前已购的优酷、腾讯会员权益也一并失效。客服回应称,唯有续订电视影视会员,方能恢复其他平台会员的使用权限,此举被李先生直指为“变相捆绑销售”。
真不怪消费者怨气越来越重,看电视本就是消遣,却活生生被搞成了一门生意。作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谁能受得了?
电视剧乏善可陈,卫视运营状况欠佳——
据2023年业内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过30个电视频道因持续低迷的收视率和难以为继的运营成本,不得不宣布停播或缩减播出规模。
这一连串的停播事件,不仅是电视频道自身困境的集中体现,更是整个电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信号。停播的背后,是观众流失、广告收入锐减、内容创新乏力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使得电视频道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尽管如此,为了维持基本的运营,各大卫视仍不得不咬紧牙关,继续拨款购买新剧,试图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来重振旗鼓,但往往收效甚微,只能勉强维持“混天度日”的状态。
而相比之下,地方电视台的日子则更加艰难,由于资金短缺,“口粮”严重不足,它们不得不将大量时段用于播放公益广告或本地资讯,以填补内容空白。然而,这些内容对于已经习惯了短视频快节奏、高刺激内容的观众来说,显得单调乏味,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剧了观众的流失。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电视行业的未来显得尤为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像TCL这样的传统电视品牌巨头,或许应当重新审视其发展战略,想要靠新技术重振雄风是枉然。
毕竟,当今的电视产品在物理形态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轻薄与大屏标准,而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追求,已远远被电视使用过程中遭遇的种种不便所掩盖——复杂的操作流程、泛滥的广告与会员制度、以及层层嵌套的套娃式付费模式,这些才是当前观众最为头疼与不满的问题所在。
可替代品接踵而至——
时代的洪流是拦不住的,录音机败给了电视,电视也最终会被新事物取代。
当前电视行业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手机的崛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机以其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占据了人们碎片时间的娱乐高地,这是电视所难以企及的。
更令人瞩目的是,随着短视频的风靡,即便是原本对手机操作不甚熟悉的老年群体,也被其简单直观的交互方式所吸引,进一步加剧了电视观众的流失。失去用户基础的产业,无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然而,电视也并非毫无优势可言。其超大的屏幕尺寸与高清的显示效果,至今仍是手机和投影仪难以完全替代的。但科技进步的车轮从未停歇,新产品正悄然侵蚀着电视的领地。比如“闺蜜机”这类新型设备,它不仅继承了电视的大屏与高清画质,还融合了手机、平板的联网功能与便携性,实现了娱乐与办公的多元化融合。
图为B站UP主用当贝PadGO闺蜜机玩吃鸡
从游戏、阅读到浏览最新应用,乃至AI辅助健身,闺蜜机几乎无所不能,且其可移动性更是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电子产品随时随地的需求。
因此,最近想买电视的用户,除非是资金特别充裕,否则我建议再观望一番。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新更好的产品,但未来不会再属于电视了。
收录机被电视机废了,而电视机自己把自己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