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网上的讨论可热闹了。一部叫《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古装剧刚一上线,就把张颂文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事儿,说来也挺让人唏嘘。有人夸他演得真不错,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哎呀,用力过猛了吧?”更有些观众直接拿他在《狂飙》里饰演的高启强来对比,一副“你还能超越自己吗”的架势。我跟你说,这种舆论漩涡,对演员来说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扎心的大考验。
咱们先聊聊这部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听名字就够大气,是根据冶文彪的一本小说改编的。据说原著粉不少,所以大家对改编期待值也拉满。而张颂文呢,在里面饰演赵不尤,一个身处北宋末年的人物,肩膀上扛着家族使命,还得面对社会责任,你说压力能不大嘛?但问题来了,有些观众觉得他的表现和角色设定好像有点儿脱节,还有人吐槽他的台词功底,“没那么灵啊”。最狠的是一些键盘侠,他们直接下结论:这个赵不尤,再怎么努力都干不过高启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启强太深入人心了,总之,无数双眼睛盯着,看他到底行还是不行。
我看了一眼评论区,好家伙,那场面简直堪比辩论赛。有支持他的网友留言:“别这么挑刺,人家已经尽力诠释新角色了。”当然,也少不了冷嘲热讽:“没有突破就是退步,情怀牌打多了也会腻。”面对这些声音,他倒是一如既往淡定。他公开回应,说希望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不想一直重复过去那些成功形象。“要是每次都一样,我还当什么演员?”他说得很坦率,又加了一句:“反正喜欢我的人自然会懂,不喜欢就随意。”
而且,你知道吗?还有些网友揪住外貌问题开炮,说什么“长相限制戏路”这种话。换别人估计早就炸毛了,但张颂文却笑呵呵地回怼:“爸妈给我的脸,我总不能去怪他们吧?唯一能做好的,就是认真拍戏,把活干漂亮。”这回答又暖又硬核,让人忍不住竖个大拇指。其实细想一下,这份从容也是经历熬出来的结果。
谁年轻时没碰过钉子呢?尤其是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没有点韧劲还真混不开。提起张颂文早年的日子,那真叫一个难。他曾经自曝过,当年毕业后参加试镜,因为长相普通被导演一句话拒绝——“我们需要更帅一点儿的小生。”你瞧瞧,多伤士气!可他偏偏是不服输那种性格,他后来调侃道:“如果光靠几句话我就垮掉,那二十年前我可能连片场门槛都进不了。”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死磕到底的精神,他一步步熬过低谷期,用自己的方式证明能力才是硬通货。
再看看近几年,特别是2023年,《狂飙》横空出世,高启强这个黑帮老大的形象彻底火遍全网。他塑造出的复杂人格——表面温柔谦卑、骨子里暗藏野心,让观众又恨又爱。这么一个经典角色,自然成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新标杆。但凡新作稍微差点意思,就免不了被拉出来比较,可见成名带来的不仅仅是鲜花掌声,还有层层叠叠的新压力。我记得采访时他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高启强之所以受欢迎,其实跟很多普通人的内心共鸣有关;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有某种挣扎与不得已。而对于这段拍摄经历,他用了两个字总结——沉浸。从动作到神态,从语调到目光,全都是一次次琢磨后的产物。如果非要用俗话讲,那就是“拳怕少壮”,全凭经验积攒下来的厚积薄发。
至于如何看待表演艺术的问题,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认为评价本身带有主观色彩,有时候导演满意的不一定讨喜于大众,而真正重要的是问问自己是否尽职尽责。有趣的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竟然不是专业术语,而是一句土味哲学——“糊弄谁,都不能糊弄自己啊!”确实如此,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坚持职业操守显然更加难能可贵。从默默无闻到广泛关注,这一路走下来,每个阶段他都保持初心,用最大的努力完成每一次创作任务。这种踏实劲头,比任何宣传噱头都更具分量。
我们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争议和质疑,比如工作中领导批评两句,同事背后嚼舌根,哪怕只是朋友间的不理解,也容易让人郁闷半天,更别提像明星这样站在聚光灯下,被万千陌生人的意见包围。所以仔细想来,与其计较那些无法控制的小插曲,还不如像张颂文一样,把精力放在提升自我上。当然啦,道理虽然简单,但做到真的挺难。不过看到这样的榜样存在,会不会觉得脚踏实地慢慢走,也是条靠谱路?
人生这一趟,总归跌宕起伏,如果始终执念于短暂荣耀或者旁人的只言片语,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演员亦如此,当浮华散去的时候留下什么才最关键。在荧幕前,我们看到的是故事里的百态人生,而屏幕后,却是一颗颗坚持梦想、不轻易妥协的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