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能事事如意,只愿心中自在

环球精英YOLO 2021-10-29 15:30:44

文 | YOYO

编辑 | 向南

看看朋友圈,总觉得所有人都是岁月静好,似乎只有自己的生活才一地鸡毛。生活中,哪有人不辛苦。

滚滚红尘,众生皆苦。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难,各人有各人的不容易,没有谁可以轻轻松松地过好这一生。若想有刀枪不入的本领,就做好万箭穿心的准备!

杨绛先生曾说:“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总有人喜欢将之归结于宿命,然后说一句“尽人事,听天命”,或是用顺其自然来安慰自己。

然而,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洛阳白马寺门上有副对联颇发人深省:“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人不自救,天亦难佑,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世间的事岂能尽如人意,有些事往往事与愿违。想让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发展,那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痴心妄想。

无论做什么事情,尽心竭力的坚持和努力才是首要的前提。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地放弃。

在竭尽全力之后,才能不留遗憾。当然,也不要刻意强求结果,闲看花开,静待花落。

林清玄曾为朋友题字“常想一二”,他写罢之后,朋友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了。”

后来,这位朋友又来找林清玄,说家里墙壁太大,条幅太小,想让他再给自己写点。

于是,林清玄就将“常想一二”作为上联,下联是“不思八九”,横批为“事事如意”。

不要把经历的坎坷当作包袱,要把所有的包袱都放下,不要计较是非得失。也不要在一件事上纠缠太久,想不通的就先放下,忘不掉的就先记着。

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尽力而为之后,能够随遇而安,这就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人生漫长却又短暂,这条路究竟该怎样走,每个人都有的选择,也在用各自的方式,走出一个想要的人生罢了。

再苦的生活,都有过好它的理由;再难的人生,都有走好它的办法。毕竟,是你选择了生活,而不是生活选择你。

生活与感情的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有时是身不由己,有时是因果循环,这些我们都无法预料,也无法掌控,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让自己的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之中。

面对无力改变的命运,有的人一辈子愤愤不平,郁郁而终,有的人却在认清人生的真相后,选择好好生活,获得了心灵上的自在与安宁。

人生的确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可日子到底还是需要自己来过。在生活让你不快时,有人愿意倾听你的小脾气,也是一种小确幸。

总会听到当了妈的朋友各种抱怨,说有了孩子家里总是整齐不了,害得她也又忙又累。但她也很快就说,睡觉的时候靠着宝宝小小软软的身体,就很安心,睡得特别香。

孩子去爷爷奶奶家住几天,难得的清闲却很难心安,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家小小的人儿。有时候,最让人忙碌的羁绊,也是最温暖的安然。

若是心无旁骛,坦然生活,平凡中也会开出花来,暗淡里也能星光璀璨。然后,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史学家钱穆曾说:“苏东坡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命运虽给他以悲苦,岁月却赋予他随遇而安的乐观。

苏东坡屡屡遭遇贬谪,被迫离京,踏上了饱经折磨的流放之路,但他以豁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活得痛快淋漓,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才情和旷达。

被贬黄州,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遇雨时,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喝酒归来,门童酣睡叫门不应,他干脆“倚杖听江声”,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

被贬惠州,仕途已入绝境,但苏东坡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于是就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即便因贫寒不得不自己种菜,也乐在其中,“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写得让人垂涎。

六十多岁高龄被流放海南,九死一生,他却自得其乐,吃生蚝上了瘾,还写信给小儿子嘱托:“无令中朝士大夫知”。

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但总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命中所有的失去,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无法事事如意,但我们依然可以坦然面对人生起落,做到心中无事,眼中无怨。

心宽无处不桃源,何处不是云水间。当心中自在安然时,自然能够忙时井然,闲时自然;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0 阅读:19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企业家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