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无间道风云》

环球精英YOLO 2021-09-14 11:06:28

编辑 | 子木

《无间道风云》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翻拍自香港电影经典影片《无间道》。影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影片4项大奖。

波士顿南部的马萨诸塞州黑社会势力极为猖獗,其中最大的团伙要数弗兰克·卡斯特罗执掌的爱尔兰黑帮。老谋深算的他决定培养年仅14岁的科林,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与此同时,生于街区的少年比利,靠着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够摆脱贫困犯罪的生活。他从小在街头长大,性格有些暴力,进入警校后,被安排了秘密渗入黑帮组织的任务,成为卡斯特罗的得力手下。

时光飞逝,科林和比利都长大成人。精明能干、野心勃勃的科林,在歼灭黑帮团伙有功之后,很快升职为“特别调查组”的警司,在警局里有了自己的势力,却依然听命于卡斯特罗。

而街头长大、性格有些暴力的比利,虽然一心想成为好警察,却被安排了秘密渗入黑帮组织的任务,成为卡斯特罗的得力手下。

做卧底的比利要更为坎坷,他曾希望做堂堂正正的警察,但在强压之下也只得服从命令进入黑帮。在经过烧杀抢掠的洗礼后,他赢得了弗兰克·卡斯特罗的信任。

卡斯特罗的黑帮犯罪集团日渐强大,警方决定开始秘密准备将其铲除。对立越来越剑拔弩张,而一系列猫捉老鼠行动的失败,也让警方和敏感的科斯特罗都察觉到内部出现了奸细。

警方和黑帮开展了大洗底行动,一场猫鼠博弈由此展开,两个饱受身心煎熬的卧底也开始走上了无间之路。

虽然翻拍自香港版的《无间道》,不过《无间道风云》是一部完全被美国化了的影片。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的口碑呈现两极分化,有的认为美版过于粗糙,删减了很多细腻的部分,有的则认为翻拍之后的影片一样吸引力十足。

虽说《无间道风云》荣获包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但它在国内的电影评分网站上却是近几年来奥斯卡得奖电影里最低的。

先说说《无间道》,与以往香港警匪片的风格截然不同,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汽车追逐,也没有拳拳到肉的精彩打斗,但片中复杂含蓄的细腻表达、充满戏剧张力的明争暗斗和冷峻的辩证思维让这部全新形式的警匪电影,成为逐渐没落的香港电影回光返照的标志。

导演马丁·斯科西斯酷爱黑帮题材,对于他来说,翻拍《无间道》只是迟早的事。只是原本的背景地中国香港被改在了美国波士顿,主角被换成了爱尔兰黑帮,一样吸引力十足,甚至被认为是马丁·斯科塞斯继1990年的《好家伙》之后最棒的作品。

人物命运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无间道风云》中,几个主要角色变化都不大,连某些重要情节都保持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美版“韩琛”(弗兰克一角)和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警员迪戈纳姆,前者变得戏份极重,后者则是美版编导安插的秘密武器。

在马丁·斯科西斯此前执导的所有警匪、黑帮和动作电影中,人物总是沉浸在极致亢奋中,观众也跟着影片激动、兴奋。但港版的《无间道》有着层层精心的铺设,但在他的表现之下,粗放的情绪宣泄的美版《无间道风云》显得格外粗糙。

在改编上,很多能够展现人物细腻心路变化历程的片段被删掉,包括但不仅限于停车场对手戏、天台坠落的尸体、双女主合二为一、试音响等等,让电影的走向变成了一场简单粗放仅仅继承了原作情节走向的警匪对决。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和梁朝伟与刘德华相比,小李子和达蒙的表现多少有些欠火候。小李子情绪戏份有点用力过猛,日常戏的层次感体现不出来。达蒙的内心挣扎除了高潮和大结局,其他时间几乎看不出来。

当然,这部电影显然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更为注重矛盾的爆发性,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平行、交叉、联想蒙太奇来构建叙事框架,而且在人物上,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脾气都是暴戾的,人物动作幅度大,肢体语言丰富,甚至还有大段大段的污言秽语。

“无间”一词源于佛家《涅盘经》中的无间地狱,“受身无间永远不死”,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港版《无间道》中,我们能看到佛家的宿命论,还有人物的自我审视、内心挣扎,美版的《无间道风云》更能够满足基督教手中的心里轨迹,然后恶有恶报,全片在硬被拗到道德圆满状态的错愕中收场。

这部影片跟马丁其他作品对比起来,总觉得不够认真投入,而跟港版《无间道》相比,则各方面都缺一口气。当然,导演不同,面对的受众不同,拍出来的当然不会相同,如果只讨论电影本身,这当然是一出佳作,虽然表达不同,但该精彩的地方还是一样精彩。

1 阅读:338

评论列表

冻梨

冻梨

5
2021-09-16 09:34

烂片,跟港版比就是个渣

巢林一枝

巢林一枝

2
2021-09-17 15:05

比港版差远了,满屏幕的f word。马汀斯科塞斯靠这个片拿了最佳导演,自己在好莱坞拍了无数黑帮片都没有拿到。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企业家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