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即将来临,又有一大波优秀的电影即将跟观众们见面了。在国庆档期来临之前,三部作品备受热议,这三部作品分别是《隐入尘烟》《东八区》和《长空之王》。《隐入尘烟》和《东八区》遭遇全面下架,《长空之王》突然临时撤档,原因成为了一个谜团。这三部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突如其来的变动也能够反映出当下的观众的审美面貌。
《隐入尘烟》代表的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多关注现实生活,他们有一颗善良、怜悯的心,先天下之忧而忧。《东八区》代表的是日常追剧的家庭主妇群体,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们多是偶像剧的剧迷,他们追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短暂逃避现实生活。《长空之王》代表的意义比较复杂,既有流量文化的身影,也有主旋律的教育意义,喜欢这部作品的观众主要是饭圈粉丝和中老年群体。无论这三部作品经历了怎样的非议,没有任何一部正常上映的作品被下架是活该的。
主要说说《隐入尘烟》被下架的事情。这部电影从诞生之初到被全面下架,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波折。拍摄初期经费不足,只能邀请免费的农民参演,幸好有专业演员海清助阵,她零片酬出演,亲自去农村生活体验生活,只为演活她的角色。电影虽然成功拍摄完成,但这种类型的电影注定没有市场,只能在网络上播出,幸有命运垂怜,观众们口耳相传,让这部影片在民间火了起来。最终,《隐入尘烟》重新回到影院,收获了超过一亿元的票房,远超剧组人员的期望值。
九月末,《隐入尘烟》结束了上映,顺利从影院下线,但观众们却发现,网络上的资源也没有了,《隐入尘烟》彻底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没错,《隐入尘烟》遭遇了全面下架的命运,它真正意义上隐入了尘烟。舆论一片沸腾,观众们首先不理解,这样一部反映强烈的影片为什么要被下架?其次是愤怒,有一些知名人士给这部片子披上了“渲染苦难”的色彩,给该片打上了“破坏和谐风气”的印记。后者大概就是片子被下架的真正原因,一部不符合时代大环境的片子,哪怕它是无辜的,也注定要被消灭。
当《隐入尘烟》被全面下架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部片子从上映到全面下架,官博连大张旗鼓的宣传都没有过。《隐入尘烟》经历了一次撤档之后,于7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8月2日宣布密钥延长上映至9月12日,8月29日宣布密钥延长上映至9月30日。9月30日还没到,网络上已经搜不到《隐入尘烟》的售票信息和网播资源,官方账号以及导演、演员的账号也不再推送任何关于这部片子的信息。或者说,官方账号从来就没有大张旗鼓宣传过这部片子。微博账号停留在了9月10日这一天,也只是简单地祝大家中秋快乐;视频账号停留在了七月份。
跟低调的片方宣传相比,网友们的热情显然高多了,这几个月以来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视频,网红、素人纷纷发布二创作品,还有人晒出真实的农村生活,这些催泪场面令人记忆深刻,给这部片子增加了很多曝光量。一部火遍全国的现象级影片,片方的宣传力度竟然还不如网友的宣传力度大,这在历史中是很罕见的,几乎找不出类似例子。可以这样说,这一亿多元的票房,大多数是网友心甘情愿贡献的。反过来想,如果片方的宣传力度大一些,影院的排片量大一些,那么《隐入尘烟》的总票房会比现在多得多。从这一反常的现象可以分析出《隐入尘烟》被下架的真实原因,就是前文所说的它出现的不是时候。
一部悲苦的电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部讲述底层人民生活的电影赶上了喜庆的节日,一部描绘真实苦难的电影赶上了正在逃离苦难的列车。陈凯歌、张艺谋等知名大导演也是拍摄苦难电影成长起来的,他们的《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等等影片,同样展现了劳苦大众的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旧时代地社会图样。这些电影没有受到排挤,因为这些电影的拍摄时间是几十年前,因为这些电影的历史背景是旧社会。跟《隐入尘烟》类似的片子,例如贾樟柯的作品,例如郝杰的作品,例如娄烨的作品,这些导演的作品无一例外,全部无缘院线。
再回到开头那个话题,《隐入尘烟》也好,《东八区》也罢,甚至是还没有来得及跟观众见面的《长空之王》。这些作品各有各的争议,争议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都不应该被莫名其妙下架。不该渲染苦难,也不该赞美虚荣,若虚荣可以被过度赞美,苦难为何不能被过度渲染?既然拍出来了,就说明经过了前期审核,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不契合时代的风貌,甚至被群起而攻之,可观众必须有看与不看的自由。观众可以选择看,它就在那里;观众也可以选择不看,它也在那里。这就是影视作品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