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央朝廷为什么能控制广西,不能控制越南?重要原因在于水运

蜀山史道 2024-09-21 19:24:0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古代,中央朝廷的权力能延伸到遥远的广西,却始终无法彻底掌控近在咫尺的越南。这看似奇怪的历史现象,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而其中最关键的,竟然与水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西和越南,两地地理相近,为何一个可以轻易纳入统治,一个却屡屡失控?

是地形的阻隔,还是水路的通达性在背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古代的朝廷究竟如何依靠水运,巩固对南方边疆的控制?

越南与中国的千年纽带

在中国历史中,越南如同一个若即若离的邻居,时而亲密无间,时而若即若离。这段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

相传,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们南下,成为了百越的祖先。这个传说虽然难以考证,但却为越南和中国的渊源关系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越各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东瓯越、闽越、南越等多个部落联盟。其中,雒越就是今天的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

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开辟出一片片农田,在湍急的河流中捕鱼为生,过着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

当时的越南北部,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但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茂密的丛林中潜伏着各种猛兽,湿热的气候滋生着瘴气,这些都为后来中原王朝的统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秦汉时期的南疆征服

公元前214年,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南推进,他们的目标是平定百越。这支军队的统帅,正是一统六国、开创大秦帝国的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此次南征,不仅仅是为了扩大版图,更是为了获取南方的丰富资源和控制沿海贸易。秦军所到之处,无不披靡。

南越、西瓯越和雒越相继被平定,秦始皇随即设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越南北部被划入象郡,从此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公元前207年,随着秦朝的崩溃,曾经的南海郡尉赵佗看准时机,在番禺(今广州)建立了南越国。赵佗深谙经营之道,在越南境内设立了交趾、九真两郡,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

赵佗的统治为越南带来了不少中原文化的影响。他鼓励汉人与当地居民通婚,推广汉字使用,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举措为越南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也为后世汉文化在越南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汉武帝时期的统治困境

汉武帝时期,强盛的汉朝将目光投向了南方。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征讨南越国。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南越国的灭亡,更标志着汉朝开始直接统治越南地区。

汉朝在越南原有两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日南郡,将统治范围从越南北部扩展到了中部地区。然而,随着统治范围的扩大,汉朝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问题。越南与中国之间横亘着绵延百公里的十万大山,这座天然屏障成为了阻碍中央政权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虽然秦始皇曾修建灵渠,连接漓江和湘江水路,但这条水路仅限于广西境内,无法延伸到越南。

相比之下,广西因为有着发达的水系,反而更容易被中央政权控制。右江、浔江、桂江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便利的水路网络。这不仅便于军事调动,也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马援平叛与交通之困

到了东汉时期,越南地区爆发了著名的"二征起义"。这场起义由征侧、征贰两姐妹领导,震惊了整个汉朝朝野。为了平定叛乱,光武帝派出了久经沙场的伏波将军马援。

马援此次远征,堪称是一场与自然和叛军的双重较量。《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这段简短的描述,生动地道出了远征的艰辛。

马援和他的将士们不得不沿着海岸线前进,遇到山峰就开凿道路。这条后来被称为"伏波故道"的栈道,成为了中原王朝通往越南的重要通道。

尽管马援最终平定了叛乱,但这次经历也让汉朝统治者认识到,要想有效统治越南,改善交通状况是关键。

于是,马援在平叛之后,又主持疏通了灵渠、郁江、南流江等航道,大大提高了岭南至中原地区的交通能力。即便如此,通往越南的道路依然是山高路险。

玄武门之变与唐朝的南疆统治

随着隋唐帝国的建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唐朝初期,由于国力强盛,对越南的统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这种统治并非一帆风顺。

唐高祖时期,越南地区就爆发过"梁无月起义"。虽然起义很快被平定,但这也暴露出唐朝对越南统治的不稳定性。

到了唐太宗时期,玄武门之变的发生,虽然巩固了太宗的统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勃的父亲王福畴被派任交趾县令。王勃后来写下的《滕王阁序》,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它既反映了唐朝文人对远方的向往,也暗示了中央对边疆统治的困难。

王勃最后因为水路交通不便,在归途中不幸溺水身亡。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也从侧面印证了即便到了唐朝,交趾至中原的水陆交通依旧十分落后。

吴权起义与越南的自主之路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越南地区的独立势力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公元939年爆发了一场改变历史的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者是当地豪强吴权。他率领起义军在今天越南广宁的白藤江击败了南汉军队,建立了吴朝。这标志着越南开始了长达900多年的独立时期。

吴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越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十万大山的阻隔,使得中原王朝难以及时派兵镇压。而越南本土的山川河流,则为起义军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补给线。

吴权建立的政权虽然短暂,但却开启了越南独立的序幕。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越南相继经历了丁朝、黎朝、李朝、陈朝等多个本土王朝。这些王朝虽然在形式上仍然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但实际上已经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权。

越南的独立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过程。越南人充分利用了自己国土的地理特点,在与中原王朝的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

从秦始皇的南征百越,到吴权的白藤江大捷,越南与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从附庸到独立的漫长过程。

这个过程中,地理因素尤其是水路交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广西因水系发达而始终在中央政权的有效控制之下,而越南则借助山高路险的优势,最终走上了独立之路。

《——【·结语·】——》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政治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不能忽视地理因素的重要性。

今天的中越关系,某种程度上仍然受到这些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两国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梁志明 -.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文化交流史[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0.

李新平. "马援平定交趾及对交趾的贡献." 科教文汇 31(2010):2.

0 阅读:75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