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阴囊潮湿被称为阴汗,是因体内阳气不足而导致的。首先是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膀胱和三焦,使水液代谢失常;而脾胃运行功能减弱,无法进行运化湿气,致使湿邪之气运行至下焦,气血不畅,从而导致阴囊潮湿。

因此便可用萆薢通行经络,入厥阴经强化脾胃运行功能,疏通气机,调动全身津液正常运行;走阳明经可祛除湿邪,湿邪祛除了,阳气便生发,温煦膀胱和三焦,功能健全,便可使水液运行正常。
曾有位患者李先生,42岁,已有几年阴囊潮湿问题,偶尔伴有瘙痒苦不堪言,找到中医问诊。刻诊为:
1. 阴囊潮湿严重,有时沾湿衣物,还伴有瘙痒的症状;
2. 经常性腰膝无力,有些许痛感;
3. 胃口较差,大便不成型;
4. 观察舌质有齿痕,鲜少淡苔
综合辩证为:脾脏阳虚,肾精不足,湿邪侵体

拟方:萆薢,牡蛎,茯苓,浮小麦,桂枝,细辛,延胡索,石菖蒲,炙甘草。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桂枝则能滋补阳气,肾阳缺少为虚,无力运行津液,推动气机,脾脏阳虚也无法运化水湿,而茯苓与桂枝则可补充阳气,强健脾脏,使身体各项机能充分调动气机,维持水液平衡,而炙甘草合用,便可温煦整个运行过程,加强中阳之力。
细辛、延胡索疏通经络,石菖蒲温化水湿,强化于萆薢的作用;浮小麦、牡蛎两者合用,有收敛气血,固涩津液的功效。
炙甘草能加强中阳之力,而细辛、石菖蒲有同样效果,茯苓参入其中健脾益气,强健脾胃,合用延胡索可以促进经络间气血循环,亦有止痛之效。

这几味药合用,能强化药效,强阳健脾,祛除身体寒气,改善阴囊潮湿的症状。使用一个疗程,出汗减少,腰膝酸软等症状便会有减轻,再服用一疗程,强化温补效果,症状便会消失不见。去根去底,不易复发。
中医用药辨证论治,切勿盲目用药,如有需要,可私下沟通,我将为您真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