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塑本真北派根塑自雄强——访河北省根雕行业大师葛云飞

艺术互动圈 2021-06-30 22:16:39

  

葛云飞,1963年生于保定市满城县,1983年开始根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师从中国根雕大师黄榕国,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北省根雕行业大师、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保定市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定市云飞根雕工作室创始人、艺术总监。其作品屡获全国行业大奖,颇受收藏界好评。

根雕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承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我国的根雕艺术始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后在隋唐宋元明清均有蓬勃发展,被广泛用于宫殿、庙宇和民居。新中国成立以后,根雕艺术更是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根雕创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呈现百花怒放之势。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受人青睐。

古城保定历史文化悠久,又地处太行山一带,拥有着资源丰富的“太行崖柏”、“麻梨疙瘩”等品质优良的根雕原料,从而成为北派根雕的发源地之一。而在从事根雕行业的艺术家群体中,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云飞可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自幼承家学 根雕早入心

葛云飞,1963年生于太行山麓——保定市满城县(今满城区)一个小山村,其爷爷葛伍银和父亲葛德平是满城一带有名的能工巧匠,靠造胎雕塑、修复古家具为生。

受父辈影响,耳濡目染,葛云飞自幼就对各种树木、根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他和小伙伴们去山上捡人们废弃的老树根拿回家当劈柴,在山上他每次看到形态各异的树根都觉得十分有趣,有时会仔细对着树根盯半天,如痴如醉。天色渐黑,别的小伙伴捡满一筐树根背了回家,而他却只拿一两根树根回去。回到家里,顾不上吃饭,葛云飞又开始仔细观察树根的形态,为此,他没少遭到父母的责骂。

葛云飞说,家里一共弟兄四个,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十分拮据。初中时,父亲把葛云飞叫到跟前,说家里勉强供你哥仨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把学上好这是你的本分。小葛云飞意志坚定地说:“学费钱你们不用管,我自己想办法!”

从此,他经常到山上找些奇形怪状的“树根”,稍加修复,感觉对造型很是满意。半个月的时间,他弄了七八个“树根”,然后瞒着家里偷偷去了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寻找买主,没想到,仅仅半天的时间,全被包圆了,一趟赚了40多块钱。从此,尝到甜头的葛云飞经常去北京卖“树根”,就这样,他不仅挣回了学费,而且还能补贴家用。

中学毕业后,葛云飞到满城县文化馆学习绘画和雕刻,开始琢磨着如何利用“树根”闯出一片天地来。他经常翻遍根雕书籍,并向村里的老前辈请教,后来更是经常去外地拜师求教。

传承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葛云飞说,在学习雕刻过程中远非一帆风顺,给他印象最深的的是,父亲葛德平看到葛云飞的同龄人都已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而葛云飞每天背着画夹在村里山上乱晃悠,导致村民们说他“不务正业”时,终于坐不住了,说到底父亲十分不情愿让葛云飞从事根雕这一行业,认为很没前途于是把他叫到身边严肃地说:“你就吃树根子?指着树根子过啊?”这句话深深刺痛了他;后来在一次父子聊天时,父亲告诉他当初之所以不情愿让他学习根雕除了经济拮据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一行很苦,而且被人瞧不起看做低人一等的活儿;特别是结婚生子后葛云飞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苦衷,父亲也被葛云飞的精神所感动,并手把手把家传根雕(木雕)技艺传授给他,让他受益匪浅。

葛云飞说, “一开始,我没有任何雕刻机械,手中只有凿子、锯子、斧头等简单的工具,全靠手工来完成,手磨起了血泡,痛得要命,但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不会放弃,因为根雕是我的梦想和希望。”

最让葛云飞感动的是,儿子葛少培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写道:“我最敬佩我的爸爸,没日没夜的凿啊凿弄根雕;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多年后小有成就的葛云飞见到教他的政治老师时,政治老师感慨道:“没想到你就靠根雕吃饭了!”

艺坛孜孜求 学业无止境

为了提高根雕技艺,葛云飞除了继承前辈传统手艺外,又到工艺美术学校深造,辗转数年遍访根雕名家学习根雕艺术。从1983年开始算起,他从事根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迄今已有30多年了,孜孜以求,坚持不懈。

多年艺坛深耕,让葛云飞感觉如鱼得水,逐渐,他收获了累累硕果,在业界也崭露头角。2003年,他在保定创建了云飞根雕工作室。

活佛济癫

  

撷取自然趣 神逐大写意

走进葛云飞的工作室,栩栩如生的灵动少女、笑容可掬的老寿星、精巧可爱的弥勒佛像、技艺精湛的“飞夺泸定桥”……一件件根雕作品巧夺天工、妙趣横生。

葛云飞介绍说,中国根雕艺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以长江为界形成了南北两种风格,长江以南,以雕刻型根艺为多见,长江以北,以自然根形为主,葛云飞称他是把“大写意”手法融入其中,突出神似和韵味,借以呈现自然之美。

空巢老人

  

其作品《空巢老人》采用老朽树头为原材料,经作者精心设计巧妙的安排结合现实生活所见。真实反映出“空巢老人”的孤独与无助,这些老人守着人员越来越稀少的村庄,他们在想些什么,在盼些什么……

其作品《活佛济癫》,选取太行崖柏陈化老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心设计,把妇孺皆知的“济公和尚”的人物特征,同崖柏老料自然风化的皮壳形成了和谐的统一,把作品采用写意的创作思路,大胆粗犷地展现出来。此作品获得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

太行老人

  

其作品《达摩祖师》采用古木黄金樟瘤疤料为原材料,经精心设计,大胆取舍,把造像的表情特征和细微变化同瘤花的天然纹路巧妙结合。作品呈现出大胆粗犷的特点,造型独特,光彩夺目。此作品获得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其作品《传承》采用枫树根为原材料,以“先祖传家训,史书记事长”为创作理念,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家规家训为主线进行创作,以竹简记载传承为表现出题。此作品荣获河北省首届根雕大师现场创作奖。

近年来,葛云飞的根雕创作收获颇丰:1989年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根雕大展获得创作奖;2001年被原河北省轻工业厅、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15年,根雕作品《济公》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6年,作品《达摩祖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同年被评为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2017年获得第四届醉根杯现场创作大赛能工奖;2018年获得京津冀根石艺术精品展特等奖,同年获河北省首届根雕行业现场创作金奖,被评为河北省根雕行业大师……

葛云飞认为:“一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是自然美和创作美的完美结合。需要作者独具慧眼,去发现自然界中的物态美,随后注入精神意境,不断地去提升它、完善它。使作品在手感、观感、意蕴、形态、神态等方面,都能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效果。”

红船

  

飞夺泸定桥

  

目前葛云飞正在创作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根雕作品,目前已完成《红船》、《红色记忆》等作品。

对于未来,葛云飞有着美好的憧憬,他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把根雕艺术传承下去,他更希望,通过开办根雕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投身根雕艺术创作中,借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苏冬斌)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