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面子”的沙漠,被中国人降服用来种土豆,产量达1万多斤!

古渡横舟楫 2024-11-30 17:55:35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沙漠在人们心中往往与荒凉和不毛之地挂钩,在中国这种传统观念却被彻底颠覆,在一片被戏称为“最丢脸”的沙漠中,沙漠治理者改变了生态,还意外收获了一份惊喜。

是什么让这片沙漠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沙漠中种土豆?

从荒凉到绿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乌素沙漠可不是现在的模样,当时风沙满天飞,沙丘漫无边际地蔓延,似乎在吞噬一切。

生活在边缘地带的人家,为了躲避黄沙不得不背井离乡,村庄、农田、牧场接连被埋没,甚至黄河都因此年年多出亿吨泥沙,毛乌素沙漠的存在成了西北地区的“头号麻烦”。

政府很快意识到任由沙漠肆虐下去,不但会威胁生态,还会让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1959年一场大规模的治沙行动拉开序幕。

这可不是简单种点树、铺点草皮的事情,而是一场真正的“生态战役”,数以万计的治沙人扛着锄头和铁锹、拖着水桶,踏进了茫茫沙海。

治沙这件事说难不难,但也绝不简单,最初的几年种下的树苗活一棵死一片,根本禁不住风沙的摧残,甚至有人戏言:“树苗种进沙里,转头就变柴火。”

失败没能打倒这些人,他们反倒愈战愈勇,摸索出了“前挡后拉”的种植方法,还挑选了一些能耐旱、抗风沙的“沙地勇士”,像沙棘、柠条这样的植物,被纷纷引种到沙漠中。

随着时间推移毛乌素沙漠逐渐有了绿意,这片从前寸草不生的荒地,现在竟然变得生机盎然。

树木稳住了沙土,还为土壤带来了久违的肥力,治理到2020年,这片沙漠中已经有80%的土地被植被覆盖,曾经的“沙暴之都”摇身一变成了“绿洲”。

沙漠的改变远不止这些,毛乌素的绿化效果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业复兴,黄河的泥沙减少了,风沙也不再侵扰村庄。

毛乌素沙漠的变绿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这片“绿洲”不只停留在植被恢复上,还创造了一项农业奇迹,在沙漠里种出了高产土豆。

这件事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沙漠原本寸草难生,怎么能变成农田呢?

科学与创新

治沙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矛盾又有趣的现象:毛乌素沙漠表层的砒砂岩和沙子,虽然是导致土地贫瘠的“罪魁祸首”,但也各有特性。

砒砂岩能保水,沙子能排水,要是能把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对头”合理利用,说不定能让沙漠“起死回生”。

科学家们决定试一试,他们在沙漠边缘设立了14块试验田,分别进行土壤配比和作物种植测试。

从最初的失败,到后来的突破,经过无数次调整和改良,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惊喜:土豆这种作物,竟然在改良后的沙漠土壤中活了下来,甚至开始逐步增产。

土豆的根系发达,能够深入沙土吸收深层水分,茎叶还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更妙的是土豆丰收后留下的植被残渣,会慢慢分解,成为天然的“沙漠肥料”。

试验成功后沙漠边缘开始逐步推广土豆种植项目,一开始农户们还有些半信半疑:在沙漠里种地,这靠谱吗?

可当第一批土豆丰收后,这些顾虑一扫而光,土豆个头大、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吃起来香糯可口。

到了后期土豆亩产甚至突破了一万斤,这样的数字在传统农业中都堪称惊人,更别提是在沙漠里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沙漠土豆”还打进了国际市场,受到欧美国家的欢迎,得益于毛乌素独特的气候条件。

沙漠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豆的口感比其他地区的更佳,俨然成了一张“沙漠名片”,许多出口商主动联系合作,为当地农民打开了新的经济大门。

土豆成功后,科学家们的野心也更大了,他们继续试验玉米和牧草,发现这两种作物在沙漠里也有不错的表现。

而且牧草的种植还能为当地畜牧业提供饲料,形成一个农业和生态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农业的突破,让曾经的荒漠逐渐变成了希望的田野。

这项创新的意义远不止经济收益,它向世界证明,沙漠化治理并非无解,与毛乌素类似的案例在国际上也有所体现。

比如以色列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水果、迪拜通过水培技术种植蔬菜,这些成就告诉人们,只要用对方法,哪怕是“无用之地”,也能焕发生机

是谁引领农户们干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又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事情成为现实?

英雄无畏

如果说毛乌素沙漠的绿洲奇迹是一场战斗,那么治沙人就是最无畏的战士,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石光银。

这位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小村庄的普通农民,用一生的坚持,为这片荒凉的大地带来了绿意。

石光银从小就饱受风沙之苦,小时候的一场龙卷风,把他和一个玩伴直接卷飞了三十多里地,幸好被家人找到。

可是玩伴却再也没有回来,这次经历深深刺痛了石光银,他明白了沙漠的无情,也暗自下定决心,要让家乡摆脱这片黄沙的束缚。

1967年年仅15岁的石光银开始带领村民治沙,没有技术和设备,只能用双手和铁锹挖土种树,起初的三年他们栽种了1.4万亩树苗,却因水源不足大面积枯死。

失败让很多人想要放弃,但石光银却越挫越勇,他开始引进耐旱的植物,比如沙棘和柠条,这些植物既能在沙漠中存活,还能牢牢抓住沙土,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为吸引更多人投身治沙事业,他毅然辞去公职,承包五万余亩荒沙,石光银深知治沙非一人之力可成,他组建治沙队伍,动员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还成立治沙公司,探索合作模式,在这片沙海中他和队员们日夜劳作、风餐露宿,把沙漠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治沙的路上有自然条件的考验,还有命运带来的打击,2008年石光银的儿子在运送树苗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这场变故几乎让他崩溃,但他没有退缩,石光银咬紧牙关继续治沙,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沙漠可以改变,人也可以在逆境中重生。

几十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成果,在石光银的带领下,毛乌素的土地逐渐恢复生机,草木覆盖了大片曾经的沙地,榆林市沙化地带近乎消失,风沙天气明显减少,土地重新变得肥沃。

石光银的故事得到了全国的认可,2021年他被授予“七一勋章”,成为全国治沙事业的标杆人物,他的坚持和牺牲,让人们明白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凝聚起来却能改变世界。

在石光银的带动下,类似的治沙精神也出现在其他地方,从库布其沙漠到敦煌的绿化工程,治沙人的努力一代接一代,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绿洲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机遇,而这些新机遇,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如这片沙漠绿洲的农业潜力,既然树木能成林,土豆能丰收,那么其他作物是否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它们的天地呢?

希望的田野

毛乌素沙漠的绿化堪称生态之胜绩,更开启了通往农业奇迹的大门,随着沙漠植被覆盖率提升,土地已逐步恢复了部分肥力。

科学家和农业专家将目光投向了沙漠边缘的土地,尝试开展大规模农业开发,而土豆成为了他们的首选目标。

土豆它耐旱、适应性强,而且经济价值高,专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沙漠中的特殊气候条件。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反而给土豆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从第一块试验田到规模化种植,沙漠农业迅速崭露头角。

几年时间里这片土地上的土豆年产量竟然达到了上万斤,更让人惊喜的是沙漠土豆凭借独特的香甜口感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欧美国家对其青睐有加。

毛乌素的农业开发并未止步于土豆,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灌溉技术的推进,玉米和牧草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牧草的出现还为当地畜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形成了农业与生态的良性循环,也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合作,将沙漠农场的开发纳入可持续发展计划,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并行。

类似的农业开发案例在其他沙漠地区也逐渐涌现,例如以色列通过滴灌技术在沙漠中种植水果,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试验农场也初见成效。

这些成功经验表明荒漠并非绝对的“死地”,科学技术可以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而毛乌素的成功,更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

结语:

从治沙起历经种植的发展,进而开辟农业新模式,毛乌素沙漠的华丽蜕变,无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佳例证。

沙漠不再是绝望的象征,而是希望的起点,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怀揣坚定的信念,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中工网2024-11-30发布的《毛乌素的“金绿”奇迹还在继续》

光明日报2024-11-04发布的《奇迹!毛乌素沙地治理——世界上最大面积的生态逆转在这里铺开》

新华网2024-08-17 07:14发布的《沙漠变绿地、变耕地 我国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0 阅读:0
古渡横舟楫

古渡横舟楫

古渡横舟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