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在杨开慧去世27年之后,毛泽东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赞美爱情的感人诗篇。
六十年代初,当毛岸青的妻子邵华请父亲将这首诗重抄一遍以作纪念,毛泽东将原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改成“我失杨花君失柳”。
当时,站在一旁的邵华以为是父亲笔误,便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图|毛泽东和杨开慧画像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1920年,毛泽东与杨开慧这对倾心相爱的恋人终于结成秦晋之好。婚后的日子,两个人互相帮助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社会活动。
其实,早在五四运动刚过的时候,杨开慧便成为一个剪去长发的刚毅少女,那个时候的她,面对顽固势力对她“男不男,女不女”的嘲讽。
杨开慧理直气壮地说:“剪短发,是我的自由!”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她的头发不仅没有蓄起来,相反,越剪越短。
带着这头短发,杨开慧昂首挺胸走进了帝国主义开办的教会学校。她拒绝礼拜上帝,率队冲出校门,走上街头向旧世界示威。
不仅如此,她还写了很多文章,《向不平等的根源进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等抨击社会现象,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杨开慧早已把自己的革命思想之火掷向黑暗中。
不仅如此,在毛泽东从事党建活动没有经费时,杨开慧不顾经济困难,毅然动员母亲将父亲去世时亲友送的一笔奠仪费,捐作了党建活动经费。
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革命行为,使杨开慧成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湖南发展的第一批团员,第二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杨开慧就成为了最早的党员之一。
图|杨开慧
两个人结婚之后,杨开慧和毛泽东在板仓度过了蜜月中的十天,这十天,杨开慧陪着毛泽东踏遍了板仓的山山水水,探访亲友,实地考察。
这十天,给毛泽东和杨开慧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终生难忘的回忆。从那之后,湘江、黄浦江、珠江、长江之滨,都留下了杨开慧与毛泽东并肩战斗的足迹。
这对年轻的革命伴侣,婚后还未来得及品尝爱情与婚姻与甜蜜,便踏上了战斗的征程。在之后的几年间,杨开慧一直跟着毛泽东。
一次,毛泽东在火车上,想起杨开慧的种种,毛泽东百感交集,写下了《贺新郎·别友》送给妻子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几天之后,杨开慧收到了这首诗,“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杨开慧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封信,泪如泉涌,她知道,丈夫是知道自己的心的!
共同为革命奋斗1927年2月12日,刚在湖南农村做完调查的毛泽东奉组织之命先行来到了武汉,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二月底,杨开慧便带着母亲、保姆以及岸英、岸青两兄弟也来到了武汉,住进了武昌城北角都府堤41号。于是,这所院子随着杨开慧她们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那个时候,毛泽东白天忙于工作、讲课,晚上就着灯光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闲暇之余,陪岸英和岸青玩耍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图|毛泽东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对于毛泽东而言,这里是家人团聚的地方,更是他工作的地方。他是丈夫,是父亲,是革命者,在他的一生中,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之中。
那时,毛泽东身兼数职,还要负责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授课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繁忙,晚上回来后,常常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写作。
图|1931年大同幼稚园部分保育员与幼儿。二排左一、右一、右二分别为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
这个时候,杨开慧也临近分娩,身边又有两个孩子,但是她为了让毛泽东有充沛的精力运筹国家大事,主动帮毛泽东分担责任。
根据毛泽东写的提纲,将之前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收集的资料,认真地进行分类、选择、综合,然后再将资料整理、抄写到纸上。
伏案工作的她,常常忘了休息,有时候,两个孩子跑到桌子旁边,拉着杨开慧的手,要求妈妈带他们出去玩耍。
面对孩子们的请求,杨开慧总是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头,温柔地说道:“等妈妈帮爸爸抄好文章之后,就带你们上黄鹤楼看长江。”
说完之后,岸英和岸青就会懂事地点点头,然后跑到外面自己玩。
没过多久,岸龙也出生了,但随着形势的紧张,刚刚生产不久的她,便主动承担起接待各地来的同志,指导他们的工作,还要操心家里,特别是丈夫毛泽东的安全问题。
图|秋收起义画作
作为妻子、母亲、党员,她默默地做着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责任。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伏案工作的毛泽东,想着前面艰险漫长的道路,她心中也会涌起阵阵担忧。
随着毛泽东回湘领导秋收起义,杨开慧也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板仓…… 他们一家人告别了这座庇护了他们不足六个月的院落,走向了新的、更为艰苦的道路。
1927年8月,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湘领导秋收起义,在分别的前一天晚上,岸英和岸青似乎也知道爸爸要离开他们,那天晚上,他们一直缠着毛泽东,想让他给他们讲故事,杨开慧也在一旁附和道:“他们要你讲,你就讲一个吧。”
于是,毛泽东便给他们讲起了经典的“孙猴子大闹天宫”,讲完之后,毛岸英和毛岸青两个人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跳着说自己是孙悟空,一个抢着嚷道自己是孙猴子……
看着丈夫和孩子如此快乐,杨开慧却暗自伤神,明天自己的丈夫就要离开了,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离恨别愁、牵挂担忧与革命责任,双重情感复杂地在她胸中交织、翻涌。
那天晚上,杨开慧和毛泽东彻夜长谈,依依惜别,离开时,毛泽东问了三个熟睡的孩子,然后打开门,身影逐渐消失在杨开慧的视线中。
图|毛泽东和杨开慧
毛泽东离开后,杨开慧留在家乡继续革命,领导人民同反动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板仓素有“鸡叫三县”之称,那里山林多密,地形复杂,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而杨开慧利用这些地理特点,组织和领导农民革命,积极开展地下武装斗争。
因为同人民群众广泛地交往,渐渐地,杨开慧成为了农民们的知心人和领路人,为开展地下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群众条件。
在杨开慧的精心组织下,板仓人民的革命情绪也非常高涨,他们利用公开合法和秘密的形式,同土豪劣绅展开了斗争。
而地主而反动派也“毫不示弱”,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扑灭人民反抗的烈火。成立“清乡队”“铲共义勇队”,使板仓一带的革命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但杨开慧并没有被吓到,她依靠地下党,先后组织起了地下赤卫队、农会、妇女队和青年团等,四处张贴革命标语,剪断敌人的电话线,破坏运输军火的铁路线,制造梭镖大刀,并趁机夺取敌人的枪支弹药,加强革命武装力量。
图|杨开慧板仓故居
许多年后,当毛泽东在北京见到杨开慧的亲属,谈到当年杨开慧在板仓地下斗争的情况时,毛泽东高度赞扬道:“你霞姐那时是积极主张武装斗争的。”
而另一边的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之后,虽然起义军占领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但因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加上武装斗争经验不足,起义军未能实现攻打长沙的目标,部队损失惨重。
万般危机之下,毛泽东果断改变部署,最终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率领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以保存革命力量。
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为革命奋斗的同时,他们心里也都牵挂着对方,特别是杨开慧,秋收起义失利的消息传到耳边时,内心更加牵挂和担心毛泽东。
直到1928年春天,杨开慧才收到了毛泽东从井冈山寄来的信件,在信中,毛泽东向杨开慧报了平安,这时,压在杨开慧心上的重担才有所减轻。
那个时候的信件传送并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再加上毛泽东特殊的身份,所以每次两个人的信件,都需要通过各种关系,辗转好几次才能到达对方手上。如此下来,一封信大概要好几个月才能送到对方手上。
图|杨开慧手稿
特别是在敌人严密封锁、残酷“会剿”的那段时间,二人之间的书信就愈加珍贵,可谓是纸短情长,千言万语化作几句话:诚挚的祝愿,无尽的企盼。
除了杨开慧之外,周围的亲人也非常关心毛泽东的近况,当他们询问毛泽东在信里说什么时,杨开慧总是满心欢喜、满怀信心地对他们说:“润之打了胜仗了,他很好。他说他们准备打更大的仗呢。”
开始懂事的岸英也会跑过来问杨开慧:“爸爸什么时候会回来?”
这时,杨开慧抚摸着他的头说:“爸爸还问你们好呢,等爸爸打完了仗,就会回来看你们了。到那个时候呀,你们用什么好消息,向爸爸祝贺胜利呢?”
岸英和岸青张着可爱的大眼睛,望着杨开慧,唱起了心中的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
图|杨开慧烈士陵园
在一封又一封的来信中,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杨开慧期盼着丈夫的归来。但是,由于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井冈山失败,拿毛泽东没有办法,便把目标转向了毛泽东的家人。
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1930年7月中旬,板仓冲反动团防头目向湖南军阀何健密报:毛泽东之妻杨氏,隐居在长沙东乡板仓杨公庙一带,组织苏维埃,自称主席。
而此时的何健正急于捕捉杨开慧,便立刻下令前往逮捕,并悬赏一千大洋。刚开始,机警的杨开慧躲开了敌人的追捕。
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1930年,10月中旬,由于敌人密探得知杨开慧正在家中,八十多人当即包围了杨家大屋,逮捕杨开慧,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也一同被抓去。
在监狱里,杨开慧遭到了敌人的各种酷刑,皮鞭、压杠、老虎凳、竹签子……一次又一次昏过去,一次又一次被敌人折磨醒。
每当杨开慧从昏迷中醒过来,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回答敌人的始终是:“要打就打,要杀就杀,我什么都不知道。”
在敌人面前,杨开慧选择了牺牲小我,成功大我。面对什么都不说的杨开慧,敌人更是气急败坏:“你的丈夫毛泽东在哪里?”
图|毛岸青与邵华
杨开慧嘲讽道:“这你们还不知道吗?他在井冈山,你们不是发动了几万人去‘会剿’他吗?你们奈何他不得,还来问我?真是可笑!”
敌人见无法让杨开慧屈打成招,于是又开始劝诱杨开慧:“只要你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在报纸上发表一个启示,便可以马上恢复自由。”
但杨开慧却丝毫不动摇,在她心里,自从她选择了毛泽东的时候,就知道可能会有这么一天,她需要自由,但她更想让天下所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得到自由,她愿意牺牲自己。
杨开慧大义凛然:“要我背叛毛泽东,背叛革命,成为可耻的叛徒,你们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甚至对去探望她的人说:“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得知杨开慧牺牲之后,毛泽东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对于杨开慧,毛泽东始终是自责的,他知道,杨开慧去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毛泽东的妻子。
杨开慧去世之后,毛泽东把对妻子的思念和内疚深深埋藏在心里,多次写信关心杨家人,并且让岸英、岸青前去看望杨开慧。
图|画家傅抱石先生于1958年创作完成的国画作品《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毛泽东在给爱妻杨开慧生前好友李淑一的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以表达对妻子杨开慧的强烈思念。在杨开慧墓前有一块巨大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这首诗: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图|1959年毛泽东在长沙蓉园接见李淑一时合影
在诗中,毛泽东把杨开慧称作“骄杨”,有一次,章士钊问毛泽东:“本来歌颂女子应该用“娇”字,为何偏偏换成了‘骄’字呢?
毛泽东解释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一个“骄”字,足以看出杨开慧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跨越了时间的鸿沟,虽历经世间沧桑,却丝毫不褪其色,他们的爱情不是小情小爱,而是大情大爱。
图|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
但是在后来,毛泽东在为毛岸青和邵华抄录这首词时,却将句子中的“我失骄杨”改成了“我失杨花”。
当时,邵华以为是父亲毛泽东的笔误,便提醒他说:“爸爸,不是‘骄杨’吗?”
毛泽东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邵华这时才明白,原来这并不是父亲无意写成,此时,邵华和毛岸青才懂得:
身为一个纤弱的知识女性,面对各种酷刑和诱惑却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怎不令人钦佩?一个弱女子,能够为革命奉献出她的青春年华,怎么不胜过“娇美”的杨花?而“杨花”一词,是对妈妈年轻生命的写照,也饱含着爸爸对妈妈无比的怀念与无限的深情。
用户10xxx36
泪目!大爱、小爱、深情、小情都有!
用户10xxx36 回复 铁骑无情 02-16 20:16
伟大的爱情!我相信爱情!
铁骑无情 回复 02-16 16:58
我真哭了,这才是神仙眷侣。
用户17xxx46
真爱,就是伟大,向伟人致敬!
风华神州
感天动地,世代相传,激励后人!
渤海渔人
伟大的女性!民族的脊梁!
用户14xxx57
伟大的革命的一家人
沁雨
伟大的一家人
吉祥云
伟人爱情,感天动地!伟人革命,惊鬼泣神!
凹 凸
一家英雄儿女啊!
随风
英雄伟大的一家!
老谈
伟人,天下第一之伟人。
野石头
泪
云飞扬
伟人!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字了!
踏雪无痕
让人感动,看后泪目
雪山飞狐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