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追寻70年!热血洒他乡的志愿军遗骸,是怎么在韩国被找回的?

是百科密码 2024-12-02 11:31:49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0年冬,朝鲜半岛的战火炙烤着大地,无数少年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如今70年过去,他们中的许多人却长眠在异国他乡。

最近,中国空军的“鲲鹏”运-20再次启程,将第十一批43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接回故土。从烈士家属的深情呼唤到一代代技术人员的耐心辨认,这趟漫长的“归家路”承载了国家对英雄不灭的承诺。

感动之余,很多人也不禁好奇,整整70年,国家究竟是如何从千里之外的黄土之下,找到烈士遗骸并完整带回家的?

草木皆兵,埋骨异乡

从朝鲜战场的酷寒刺骨到炮火连天,志愿军用血肉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防线。正是凭借着这场战争的胜利,为祖国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空间。

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根据统计,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有36万余名志愿军伤亡,其中19万长眠异国他乡。

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每一个19万个破碎的家庭。湖南小伙子展志忠在出征时对妻子说,回来要一起看家乡的稻田,但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兑现承诺。

几十年后,当遗骸终于被确认身份时,只剩下满头白发的儿子手捧故乡的泥土跪地痛哭。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硬是凭借着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在零下40度同敌人浴血奋战,为了不暴露目标,无数战士被冻死在雪地中,还有许多战士即便已经牺牲却仍保持着冲锋姿势。

没有补给的志愿军靠冻硬的土豆维生,却依然击退了装备补给,都远远强过我们的敌人。

上甘岭战役更是如此,敌人动用了极其猛烈的火力,短短几天内倾泻了上百万发炮弹,将整个山头炸成焦土。志愿军战士们凭着手中有限的武器装备,在简陋的掩体里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即便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压制,他们始终没有退缩,用血肉之躯牢牢守住阵地。或许那时的军人生命比炮弹还轻,但他们用无畏牺牲铸成的精神却比长城更重。

3年奋战下来,我们凭借着顽强的精神逼着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议,志愿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终点。

战火熄灭了,冰雪消融了,可那些埋在异乡黄土下的生命,却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心头未愈的伤口。

寻找的开始

烈士遗骸的归还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尾声。

当时已经就战俘交换同美韩展开了多轮谈判。对于美国来说,整场战役打的实在太拉胯,装备和人员都占据绝对的上风,却硬生生的被志愿军打的丢盔弃甲。

美国也有大量士兵遗体遗落在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民怨沸腾,许多美国人因为无法找回亲人的遗体举行了多次示威活动,无奈之下的美方主动提议加入遗骸交换,甚至提供了详细地图,标注出飞行员坠落地和士兵埋葬区的位置,试图依此推进寻找工作。

志愿军对于美方的提议也十分重视,当即同意了美方的条件。毕竟从内心来讲,我们也想让这些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烈士能够在国内安息。

遗骸交换在停战后持续了一段时间,大批志愿军烈士遗骸被归还至中朝一侧。可惜由于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局限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烈士遗骸依旧未能找到。

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让烈士归家!

直到2013年,中韩重新建交之后,我国立马重启了寻找烈士遗骸的工作。

可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几十年,风雨早已抹去战斗的痕迹。寻找遗骸的第一步是重新定位曾经的战场。

上世纪80年代,随着韩国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偶然暴露了已深埋地下的战斗遗迹。

挖掘团队依据历史档案、战争记录,甚至参战老兵的口述,逐一确认可能的埋葬地点。但时过境迁,这些地点很多已经不准确了,许多遗骸因为战火或自然侵蚀早已散落。

真正的难题在于辨识。从遗骨到遗物,从科技到人心,每一环都需要极大的投入。韩国从2007年起组建了遗骸发掘鉴识团队,以陆军本部为基础,利用尖端设备进行分析。

第一步是判断遗骨身份,根据体型、骨骼特征,以及陪葬遗物的线索,初步区分骸骨的阵营。

志愿军的遗物种类繁多,有军服、钢盔,也有眼镜、家书。一些遗骸因保存完好,可以通过DNA比对,确认具体身份。

而对于未能确认身份的遗骸,韩国则以编号的方式长期妥善保存。

每一次挖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与整理。韩国遗骸发掘鉴识团为烈士骨骸进行开土仪式,并完成干燥、清洁、编号等流程。再由中方接手将遗骸送回祖国。

尽管如此,第一批遗骸归还时仍有烈士身份信息没有完全明晰。中韩双方只能通过遗物中的蛛丝马迹,逐渐还原这段历史。

英雄回家的路,承载了70年的等待,走过了千山万水。

接英雄回家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第十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归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对烈士的尊重和对历史的铭记。

运-20的使命:天空中最温暖的旅程

迎接烈士遗骸归国不是简单的航班或物资运输,而是一次神圣的护送。我国自主研发的运-20运输机,绰号“鲲鹏”,早已成为军迷们的骄傲。

这一次,运-20装载着43位烈士遗骸跨过千重云浪,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驾驶员庞荣奇说,每当驾驶舱内沉默的棺椁整齐排列时,他总感觉这些烈士并未离去。

和他们一同搭乘这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运输机,更像是我们这些后辈对先辈的告慰。

过去,志愿军战士靠意志穿越天寒地冻,而今烈士遗骸在祖国的“铁鸟”护航下荣耀归来。这种跨越时代的对比,让我们这代人可以挺直脊梁告诉先辈们:感谢有你们,现在我们的国家真的强大了。

接回烈士遗骸的航程还有歼-20的护航。这款同样自主研发的尖端装备与运-20同框飞行,用最高规格迎接先烈。

飞行员高中强表示,这是一种庄严的传承。他希望英烈们能够看到,他们当年浴血奋战的意义已化作我国今日的和平与强大。

烈士遗骸抵达祖国后,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国家对英雄的尊重。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专机降落后,迎接车队以最隆重的过水门仪式为烈士“洗尘”。

这是一种极高的礼遇,只有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才会享有?。

车队沿途穿越沈阳城,沿街群众纷纷驻足敬礼。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兵,也有手捧鲜花的孩童。人群中,志愿军老战士李维波挺直了背,用颤抖的手臂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曾亲历抗美援朝战场,如今迎接战友回家,老兵感慨万千。他说:“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兄弟”?。

烈士遗骸被妥善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每一具棺椁都被庄严地安放在特定位置,身份已确认的烈士名字被刻在英名墙上。

对于那些无名烈士,陵园将他们的遗骸集中安葬,并为他们设立无名碑。无论是否留下名字,他们都将被铭记。

跨越时代的承诺

烈士归国的意义不仅仅是让逝者安息,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国家承诺。70年来,我国从未停止寻找烈士遗骸的步伐,无论是在朝鲜还是韩国,无论条件多么艰难,都始终坚持完成这一任务。

这是对烈士家属的交代!许多烈士亲属苦等了一辈子,只为了能够有一块墓碑、一抔故土,能在清明节前祭拜亲人。

烈士展志忠的后人带着家乡泥土跪在陵园前,为爷爷完成了“回家”的心愿。还有更多家庭,因烈士的归来而得以圆满。

这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延续。志愿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稳定。今天的强大国防与国际地位,正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结语

烈士们的回家路也见证了一个民族从苦难到复兴的历程。从当年跨越鸭绿江的悲壮出征到今天运-20的护送回家,我国不仅完成了英雄魂归故里的承诺,更用这一过程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强大。

在这场漫长的归家路上,不仅是烈士与祖国的重逢,也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而每一次迎接烈士遗骸的仪式,都是民族记忆中一场庄严的铭刻。

参考资料:

当年出征的少年,到家了!长城网 2024-11-28

又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山东籍抗美援朝烈士数量居全国第二 大众日报 2024-11-29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统计 解放军报 2014-03-26

又一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山东籍抗美援朝烈士数量居全国第二 海报新闻 2024-11-29

0 阅读:10

是百科密码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