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俗,父母离世,上七十岁的儿女可以不磕头,这是为何?

依依聊文化 2023-03-01 05:37:10

前段时间,我们村一个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去世了,老人有两个儿子上了七十岁,在路上,碰到人就磕头行礼,在家里,来了人也磕头行礼。

我们村一位八十多岁,精通传统民俗礼仪的老先生感叹道:“现在的村里懂礼仪的人越来越少了,按照规矩,像这种上了七十岁的孝子,就不要他们磕头了。”

老人这么一说,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规矩呢?跪拜礼早在民国成立时就已废止了,为什么乡村的治丧之中,还保留了这种传统礼仪呢?

这里先让我从父母去世后,孝子孝女给人磕头行礼的乡村风俗说起。

民间有一句俗语:“孝子头,满街流”,说的是父母去世后,在治丧期间,孝子孝女在路上碰到人要磕头,有人到家里来孝子孝女也要磕头。

孝子孝女这种磕头是不论辈分、长幼和贫富,凡是碰到人就要磕头,所以俗语才说“孝子头,满街流”,形容磕头像流水一样,不停歇。

我们家乡习俗还增加了一项内容,在下跪的同样,如果是父亲去世,要用带哭的声一声父亲(注:平时怎么叫,这时就怎叫,如爹爹、爸爸等,母亲也是如此),如果是母亲去世,则叫母亲。

被磕头的人则立即将孝子孝女扶起来,一边扶一边说句吉利之语,比如“快起快发!”,有的则说“起起起”或者“升升升”等。容易感动的人还不免落下几滴眼泪。

孝子孝女的这种磕头,大多数地方从父母去世时开始,到送到坟山后就自然结束了。

乡村将孝子孝女的这种热孝期间的磕头,称之为“行孝礼”。也就的说是“谢孝礼”。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是有一定区别的。“行孝礼”是见人就磕头,按照一些地方的说法,在路上碰到狗也要磕头。

按照民间的说法以,“行孝礼”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父母生前在人世间的“罪”,因此也叫为父母“赎罪”,孝子孝女给人磕头越多,父母的“罪”了就减得越多。

而谢孝礼则是对前来家里祭奠之人,包括出殡时前来送时,站在路边送行之人的一种表达感谢的礼节。

跪拜礼是一种古老的交际礼仪,也是旧时代社会最古老,使用年代最长,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礼节。

周代礼仪的规定跪和拜不同的敬礼形式,后来随着跪拜礼历史演变,形式有所改变,到后来,跪拜礼就是磕头礼。

磕头礼始于什么时候,现在无从知晓了,但是,磕头礼的废除则是在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这一年,中华民国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跪拜”。

现在有很多人搞不懂,跪拜礼不是废止了吗?为什么在乡村治丧中,跪拜礼还保存得比较完整。

实际上,跪拜礼不仅只在乡村治丧中保存得相对完整,在有些地方的春节拜年、祝寿、婚礼、祭祖、拜师学艺等也保存了一部分。

为什么,跪拜礼废而不止?原来民国在废除跪拜制度时,在一些具体的操作上,是讲究了一定技巧的。

当时发布文告中,只是“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

正因为如此,跪拜礼废止得最彻底的只是在城乡民众的交际方面,而在一些民俗活动方面,尤其是乡村的民俗活动中,还或多或少地保存了一部分。

至于父母去世,上七十岁的儿女可以免除磕头的习俗,主要是因为这种年纪,旧时被称为“古来稀”,他们自身也是老人了,对磕头这种体力活,已经吃不消了。

经历过种事的人就知道,治丧期间,经过数天的磕头,膝盖青肿,有的连膝盖上的表皮都蹭去了一层,整个人也变得腰酸腿痛。

因此,上七十岁的儿女可以不磕头,主要还是考虑到他们已经是年老体衰,怕有个三长两短。

在我们家乡,父母去世后,要前往娘舅家报丧,通常来说是长子去报丧,但是,如果长子上了七十岁,就可以不去,而是由最小的儿子去。其中的理由与上述相同。

七十岁以上的孝子孝女免磕头,只是对在路上碰到的人和前来家里祭奠的人而言的,对去世的父母则不能免,只是少磕一些头而已,除非身体不允许,实在磕不了头。

​俗语说:“跪天跪地跪父母”,乡村民众认为,父母去世,磕头也是对父母养育之人恩报答的一种形式,也是表达孝道和传承的一种形式。

读者朋友,你认为父母去世,孝子孝女行磕头礼这种乡村民俗,还有必要传承下去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0 阅读:0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